APP下载

基于全语文视角下构建有趣有效的阅读教学

2018-05-31孙忠心

东方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孙忠心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全语文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几点构建有趣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上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写出表达力,以求更好地提高效阅读的同时创设语言语言的情境,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动机和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全语文教育;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的内涵是什么?那就是情趣、语趣和理趣的融合。所谓情趣,大家不难理解,可以这么讲,绝大多数的教材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特别是新课程教材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学生通过自学基本都能有所感受。何谓语趣?就是语言的趣味。但就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讲,我们更需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动机和趣味。这就需要全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全方位全学科全时空的表达中学会表达,运用中学会运用。“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

一、全语文教育的定义

其实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单单是语文学科的任务,母语的天然属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何谓全语文?“全语文教育”是一种借鉴母语习得理论,采用跨学科全方位全时空的教育方式开展的新语文教改思路,确立“语文教育无所不在,学校各门课程和活动都具有语文教育的属性”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各种真实语境中“轻松、自然”地发展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学语文的目的是要学会用恰当的言语进行表达,工具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之一。但对语文来讲,工具也不应该是无情物,语言是有趣味的。那么理趣是什么?理趣就是文本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人生哲理,同时,学生语文的发展又将促使各学科教学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是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从语文本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二、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

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课文还没读熟,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进行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欲速则不达”。 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在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必须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忽视整体感知,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肤浅,泛泛而谈,造成学生难以和作者、文本进行很好沟通。长此以往,自然影响了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影响了学生整体阅读、系统阅读的习惯培养。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语文在小学阶段是核心课程,因此也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吸引着太多的目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语文课程改革的效率总还在不断地受到质疑。就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来讲,我们一些语文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和人文感受,片面地追求的是语言形式的积累、掌握和運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造成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如何上出语文的趣味?对阅读教学来讲,就必须找准情趣、语趣、理趣交融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可能就是课文重难点、语言的亮点、读写结合点

(一)找准生长点

例(诗):《七律·长征》(新教材五年级上册),毛泽东的这首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要充分感受诗情,揣摩写法,教学的点就是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难”和“闲”的强烈对照,突出了红军的豪迈气势,也串起了全文的各个场景,更凸显了全诗写法上的特点。

例(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年级下册)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所写,全文融叙事、写景、说理、抒情于一体,娓娓道来,耐人寻味。本文的生长点就是课文的重点语段第三自然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所营造的美丽的花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作者凝练的语言风格都蕴含其中。

(二)品出语文味

引导学生亲历其中,自主实践。品味一词是很笼统的,它包含了听说读思诸多密切相连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抽取其中一项单独操作,但根据文本的特点,在操作策略上应该有所侧重。

1.以“读”为侧重

例:《七律·长征》(新教材五年级上册)

在学生对这种磅礴豪迈的气势有所感受的基础上,可以紧紧围绕首联来展开教学,紧扣“远征难”和“若等闲”的强烈对比,串起全诗内容和写法上的深入领会,以读为主要手段,不再作传统的逐句分析体会。于是,整首诗在学生脑海中化成了一幅幅雄壮豪迈的画面,在教师的引领下,品读、感受、想象、吟诵。学生既感受到诗人毛泽东的情怀,又品味到诗人语言的魅力,还充分感悟到长征的艰辛和不易。

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生读得津津有味,琅琅的书声也因此充溢着整个课堂。这样的读书过程,不仅辅助了学生阅读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学生语言学习,是“合二为一”的过程。

(三)写出表达力

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文学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

如《西门豹》第10——12自然段,写了西门豹用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经过。其中惩治其他巫婆和官绅的场面在学生脑海里的形象是空白的,教学中可设计写话训练:

①西门豹接着会怎样惩治其他巫婆和官绅?

②那些巫婆和官绅会怎样磕头求饶?

③岸上看他惩治官绅和巫婆的老百姓会有什么神情、举动、议论?

这一填补,使空白中隐含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通过填补,那个妙趣无穷的场面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西门豹用计惩治首恶分子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学生的语言得以运用 ,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是这么上出来的。

四、结束语

阅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低阶段犹为重要,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朗读习惯正处于养成阶段,一旦他们朗读的好习惯形成了,到高段乃至以后,在学语文上,都将终身受益,语文味就从好的读书习惯开始。

参考文献:

[1]付燕,基于“文体分类”的小学阅读教学重构[J]教育科学论坛.2017(35)

[2]于强,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再认及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7(35)

[3]黄顺赢,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