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朦胧诗的教学
2018-05-31罗曼
罗曼
摘要:谈到朦胧诗,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与朦胧诗派联系在一起。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关键词:朦胧诗;意象;知人论世
谈到朦胧诗,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它与朦胧诗派联系在一起。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形成了朦胧诗派,后继者有海子等。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对朦胧诗都有收录,比如舒婷的 《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食指的《相信未来》,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虽然在考试中对这些现代诗的考查很少,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朦胧诗的教学一直来说晦暗不明,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弃之不讲,或者轻描淡写,不做重点,实则只要把握好一些方向,朦胧诗的教学还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浅谈几点教学心得。
一、以意象为突破口
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诗人在陈述自己观点前,用了几种典型的意象来否定以往的爱情观,如“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凌霄花”的攀援是依附性人格的体现,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女性似乎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人格,“三从四德”被看作女性的至高美德,这是像舒婷这样的新时代女性所不齿的。“痴情的鸟儿”的“痴”实则是一厢情愿,是一种讨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泉源”送来的“清凉的慰藉”实则是一种牺牲奉献,但这种牺牲奉献是单方面的,没有你来我往,“险峰”增加的高度、衬托的威仪使得女性没有了自己,矮化了自己,活在男性的光环下。“日光”“春雨”也是只求舍予而不求回报,舒婷通过这些意象告诉我们,她在爱情中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就是:人格平等,个性独立。
二、把知人论世作为深入点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是浓缩的精华,更是诗人人格特质和人生经历的写照。所以了解诗人以及知悉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解读朦胧诗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本来这首诗是无题,是后世截取诗歌首联前两字为题,本来诗歌的题目是主旨中心所在,这就导致了对《锦瑟》主题的多重解读,有爱情说,有悼亡(悼念亡妻)说,也有政治理想说,更多人倾向前两种,然而政治理想说有没有可取之处,笔者认为结合李商隐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晚唐的政治社会,党争倾轧,而李商隐正是党争的受害者,卷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漩涡中,一生落魄不得志。牛党成员令狐楚父子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他有被李党成员王茂元招为东床快婿,这使得他“两头不是人”,牛党成员觉得他忘恩负义,李党成员对他猜忌怀疑,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抑郁寡欢。所以岂可武断地认为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是在怀念和感伤逝去的爱情和爱人呢?
再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如果光从字面上解读,很容易把它与古代的闺怨诗划等号,似乎是一位思妇在等待归人,在等待浪迹在外的游子,然而容颜老去,却没有等到归人,“达达的马蹄声”造成了妇人的错觉,这是一个伤感的“错误”。可我们翻看郑愁予的生平,不难发现,他与余光中一样,都是在1949年从大陆迁往台湾的,郑愁予也曾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①他所谓的“打江南走过”表达的也可以是一种怀国的故园之思,因此守候者等待的就不仅是“爱人”,也可以是“儿子”。甚至于,这个等待者也可以不视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对因为历史政治的分割而不能团聚,身在故国的守候者群体的抽象;或者说,这个等待者,其实就是祖国母亲,此诗是母亲对不能回归的游子的呼唤,也是游子对家国深深的乡愁。考虑到郑愁予的年龄和经历,考虑到和他同时代从大陆去台诗人所共有的乡愁情结(余光中就有《乡愁》《乡愁四韵》等);也考虑到诗无达诂的原则,这也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理解。②知人论世,对我们多角度地解读朦胧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
三、通过横向比较准确解读诗歌主旨
再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这首诗难道是女权主义的宣言吗?女权主义强调的两性平等、女性解放、自由平等,但我们仔细分析,舒婷绝不是那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如果我们通过横向的比较阅读,比如舒婷的另外一首代表作《神女峰》,就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诗人的用意。神女峰的传说被视为贞洁的典范,神女是古代男权社会中妇女膜拜的对象,然而这个传说的背后实则是残忍的,是封建社会中女性牺牲自由快乐和幸福换来的。诗人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诗人尖锐的批判和真诚的呼吁,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鞭挞。而《致橡树》强调的仅仅是这些吗?“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笔者认为诗人更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爱情观,既不是男权社会中的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也不是激进女权主义者所表达的对男性价值观的否定,男女平等追求的是互利互助,男女爱情讲求的是同甘共苦,给自己自由的空间又能携手前行。
四、提炼抽象涵义突破定势解读
一首诗如果能从多角度解读才能使詩歌熠熠生辉,魅力不朽,“文似看山不喜平”,朦胧诗尤其如此。所以对于朦胧诗的鉴赏,我们可以只提炼出一个基本涵义,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和思考,能让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多样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锦瑟》,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典,分别化用了四个典故。这些典故联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一个抽象的主题,“庄生梦蝶”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梦一样缥缈,然而梦醒后却是一场空,“杜鹃啼血”是把满腔热血寄托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后,然而希望破灭后的悲伤、怨愤、凄凉,“春心”枉付,“鲛人泣珠”则是为自己曾经的追求失败后留下的泪,泣泪成珠,哪怕没有成功也觉得那些追求如珍珠般美好,“良玉生烟”是因为蓝田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说明当初的追求已经跟自己渐行渐远,只可远观,再也无法把握和亲近。通过这样抽象的提炼后,多重主题就很好理解,因为这个追求的美好事物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婚姻和爱人,也可以是政治理想。
总的来说,朦胧诗是诗歌宝库中一块多彩缤纷的瑰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多种方法,来增进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走进朦胧诗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郑愁予透露《错误》一诗的创作来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7
[2]陈培浩.文本细读和文化批判的缝隙——郑愁予《错误》新读[J].中国文学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