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做好生活化教学
2018-05-31周小珍
周小珍
【摘 要】 數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数学知识与环境相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增加数学学习中的熟悉度、缩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等。让学习通过对知识的求知欲作为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数学;数学实践
老师若将学习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那么就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数学那么生活就会有许多不便,学生便会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一、将“生活情景”融入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有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经验,我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较难懂的数学问题进行替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来替换较为难懂的知识,首先要对学生家庭住址的情况进行统计,然后让学生用小红星标识自家的位置,再统计周围的家庭数量,让学生通过条形图主式将数据进行表达。通过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使一些较为难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数学因素无处不在,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将“生活经验”融入数学实践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当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解决下面这道数学题,“一堆水泥有55吨,使得一辆自重10吨的汽车去承载,通过几次我们可以将水泥全部拉完”。我让学生通过相关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学生得出的运算结果是六次。让学生在得出结果后互相讨论彼此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学生讨论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哪怕只有一两顿,也需要一辆卡车来运载,通过分析最终得出运完所有水泥需要运六次。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连系,有利于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用“数学情境”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解决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生活中若我们拥有审视数学的眼光,那么学习数学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有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增强数学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获得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总结出,学习数学的主要作用:将课本中的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举各种各样的例子,让学生明白、领会,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根据上面我们所分析的问题可以知道,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强调引用更多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3.
[2] 王晴晴.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