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课堂的有趣度,也是教师核心素养的体现

2018-05-31谭学武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数学科知识唱歌

谭学武

近日,一个兰州理工大学高数老师课间唱《吻别》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视频中,一位年轻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手机和话筒,忘情地唱着,而背后黑板上还留着整齐的高数板书。网友纷纷留言说“别人家的老师”,还有学生表示,老师不仅自己唱歌,还会随机点名让同学上台唱歌。该老师表示,因为高数比较难,上课也比较累,想通过唱歌让同学们换一下脑子,放松一下。

目前,大學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甚至逃课都已是普遍现象,如何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成为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根据学习规律,一般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大多只能坚持10至15分钟,如果这之后教师在课堂上仍然只是一本正经地讲知识,学生则很容易开小差,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方式活跃课堂,将学生重新拉回课堂。

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拉回课堂呢?僵化的说教恐怕是达不到效果的,此时,就需要教师拥有学科与学科之外的功夫,虽然不一定是唱歌,但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形式来调节课堂,而这也是对教师核心素养的一种要求。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2017年12月,学科核心素养编入高中新课程标准并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走进中小学。如今,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学习,迈入素养自培阶段。

首先,教师要有学科素养。课堂首先应该是呈现学科知识的课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试想,如果老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又怎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游刃有余,让学生体验到专业学科之趣呢?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扎牢专业知识基础。

其次,教师要有生活素养。生活素养就是要将生活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习。兰州理工大学的张老师用歌声为学生解乏,让学生在欣赏中活跃思维就值得提倡。虽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随时高歌一曲,但这位教师的做法却给了我们新的思考——把最常见的生活缓压方式搬进课堂,用“生活+学科”的形式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具备这种生活素养。

最后,教师要有大学科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到学生的目光,还应该具备全科学习的观念与素养,这样就能够在讲授学科知识时旁征博引,进而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作为一名新时期有素养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增加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善于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有趣度,从而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而不是一上课就觉得枯燥无味且无趣。

猜你喜欢

高数学科知识唱歌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新媒体视角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性分析
好书
唱歌猪
基于适应性教学的高等数学网上第二课堂建设初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不会唱歌的蝉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