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入感恩教育 成就健康人格

2018-05-29崔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感恩教育

崔暴

【摘 要】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大感恩情怀,感恩对象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还应该教育他们要心怀祖国,懂得感恩社会和整个民族。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让他们知道现在好好学习和不断努力,将来学有所成,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大的感恩。

【关键词】 感恩;健康人格;教育

曾在课堂上问,有没有你的父母忘记你生日的?没有举手的,有个别的说开始忘记了,后来都补上了,再追问,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一小半学生举手,还不能很准确说出,这样的小问题暴露的是学生人格的大问题,对于父母,他们的所有之举都是应当,感恩之情离他们很远,而我们一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不能缺少感恩之情的。因此,在教学中渗入感恩教育对于健全学生人格是很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让他们懂得: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管你是怎样热衷于单枪匹马做“孤胆英雄”,或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你终究摆脱不了你所处的环境,你的每一项成功都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自然的,种种力量的合力所致,都是在亲情、友情、爱情烘托下取得。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呢?

一、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找准切入点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孩子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实际影响他们行为的目的。高一政治教学中,第一单元的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要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教学任务完成时,就很自然地转到赚钱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家长辛苦工作,辛苦赚钱更多的是为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由此设计话题:我看到的父母的辛苦;我家的经济账;挣钱不容易;对于内容的选择,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容易的话题进行。

二、在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在教学中,总用孩子身边的事做文章有时会让孩子无所触动,甚至会心生厌恶,不妨用远些的例子。例如近年的钓鱼岛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国家主权及安全问题时,自然就联系到钓鱼岛,爱国的问题,学生很有想法,在疏导学生的想法时就从爱国联系到爱家,爱父母,这种由远及近的做法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节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现在的学生对节日都很热衷,尤其是外国的节日,我们就可以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进行感恩教育,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了解老师、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老师、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送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写一篇赞美老师、父母的文章;说一句感谢老师、父母的心里话;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妈妈洗一次碗,帮忙打扫房间,与父母一起做饭,唱一支歌给父母听,发奋学习,还老师、父母一个心愿——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孩子。天长日久,感恩之情这颗美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已经知恩,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亲身体会辛苦,感恩之情也就自然而生。

四、重視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实施感恩教育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想让学生懂得识恩、知恩、感恩乃至报恩,教师自身在品格和学识上都要做学生的楷模。

1. 首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学生。教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己教师的培养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同事的协助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并把这些感恩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做一个努力工作、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老师的感恩之心。

2. 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时刻牢记“学生的事情无小事”,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辛苦的付出,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激教师的培育和关爱之情,进而将这种感激换化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动力,以优异成绩来回报教师的辛苦付出。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中,请你回答,谢谢你的回答,谢谢你的配合,多谢你的展示等语言就是在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抱有感恩之心,这种氛围对学生就是良性影响。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大感恩情怀,感恩对象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还应该教育他们要心怀祖国,懂得感恩社会和整个民族。要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让他们知道现在好好学习和不断努力,将来学有所成,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这是最大的感恩。心怀感恩,才能成就健康人格,成就社会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佟丹. 基础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探析[J]. 人生十六七,2017(26).

[2] 潘静. 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2017(3).

[3] 项福库,祝国超. 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感恩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