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2018-05-24柯婉秋

教师·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教学培养幼儿教育

柯婉秋

摘 要:音乐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失的课程,所以对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作者认为充分为幼儿创造条件,在带领幼儿欣赏、感受音乐的同时,满足和发展他们的表现欲,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表现力;教学培养

幼儿由于年龄小、音乐经验有限,他們对音乐的感受是处在比较笼统、单调的水平上。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嗓音条件好、节奏准,演唱却“不够味”,有的幼儿音色一般,演唱却能打动人,这就是“表现力”。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是教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寻找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要让幼儿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表现音乐的美,教师就要了解幼儿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从他们的日常兴趣入手,渗透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中教师最难掌握的,如果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片引入到音乐欣赏的课堂上,那么可以把索然无味的音乐欣赏教学变成一件幼儿非常喜爱的事情。

例如,在音乐欣赏《瑞典狂想曲》的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让幼儿听音乐感受什么叫三段体,还根据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精心挑选了一个动画《狗狗减肥记》,让幼儿视听结合感受音乐三段体的变化,“狗狗”瘦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很轻便,所以第一段音乐欢快活泼;后来“狗狗”吃太多又不爱运动,越来越胖,做什么事情都笨重不方便,所以第二段音乐是缓慢又较低沉的。“狗狗”下定决心减肥后,又恢复到之前瘦瘦的模样,所以第三段音乐又变回欢快活泼。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动画片情节的变化与音乐的转变,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不同的音乐性质,欣赏完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用身体动作表现“狗狗”灵活的样子、笨重的形态和减肥后运动的方便,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利用教学时机,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力

教育手段的新颖多样是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条件。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1.情感熏陶,达到共鸣

幼儿的情感很丰富,当其心里的喜怒哀乐需要抒发、宣泄与寄托时,音乐课就是其增强表现力的最好契机。

例如,母亲节那一周班上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餐前准备笔者给幼儿们讲了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幼儿们都沉浸在了故事的“爱”里面,听完故事幼儿们也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他们的,大家都似乎对“母爱”有了更深的感触。第二天上《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课时,笔者以《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情节为切入点,再次唤起幼儿心灵深处最真挚的爱。因此,班级幼儿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能更好地与歌曲里表达的内容达到情感的共鸣。在演唱歌曲时,哪里需要唱慢一些,哪里需要唱柔一些,哪里要表现得焦急一些,哪里要加上什么样的动作等,幼儿们都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来,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提示,适当引导

积极巧妙的语言或动作提示能让那些反应较慢的幼儿很快跟上大家的步伐,避免了尴尬的场面。有一次笔者在教幼儿们学习歌曲《种瓜》后,便分角色做起了音乐游戏。笔者扮演瓜农,一边给“西瓜籽们”(蹲着的幼儿)浇水,一边唱着“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全体幼儿应该边唱“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并站起来做出各种大西瓜的姿势。可是,浇水浇到烨楷小朋友时,他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副不大想参与的模样。笔者对着这个顽固的“西瓜籽”眨眨眼给他暗示,可是他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笔者灵机一动,一边用洒水壶给他“浇水”,一边说:“这颗西瓜籽一定是没喝饱,现在我给它多喝点水,它一定会长成一个特别大的西瓜!”话音刚落,他有点腼腆地站起来,一边唱着“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一个大西瓜”,一边使劲地做出最大西瓜的样子,其可爱的动作、表情把大家都逗乐了。

除此之外,幼儿也要适当掌握一些表现的手段,如演唱歌曲时注意音量大小、表情运用等。比如,学习歌曲《爱护小树苗》前,如何让幼儿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在活动前,笔者请幼儿们先讲述自己焦急、高兴的心情及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在学唱歌曲时利用经验迁移,幼儿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会产生相应的形象思维。

3.渗透活动,表现音乐

结合班级特色主题“家乡的民间表演”的开展,笔者会给幼儿们欣赏一些惠安女舞蹈、拍胸舞等表演视频。记得一次歌表演活动中,笔者播放音乐《好朋友》请幼儿自由发挥,边唱边跳,在唱到“我们都是好朋友”时,一个幼儿用拍胸舞中拍肩、跳的动作来表达对好朋友相见时的喜悦之情,虽然动作不是特别标准,但是可爱之处令人感动。瑞士音乐学家达尔克罗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一样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幼儿的这一举动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经过一定的发展和感受而表达出来的。因此,教师将舞蹈表演渗透到音乐教育是可以当作一种新的手段来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比如,以舞蹈的快慢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感情,在歌表演《柳树姑娘》中,舒缓的音乐加之柔美的舞蹈动作,幼儿很容易感受到这首歌的抒情,唱歌时自然放柔声音。

三、创设教学环境,提供各种材料,提高幼儿表现力

为了满足幼儿的唱、跳、演奏、欣赏、表现、创造的欲望,笔者为他们创设了一个音乐区,并和幼儿一起为之配备了相应的表演工具,如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自制表演服装等。幼儿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首先讨论今天要做什么?是舞蹈、唱歌,或是节目演出……然后在相应的节目单上,进行填写,根据计划自由结伴去音乐区开展自发的游戏,从而为那些有表演欲望的幼儿提供了一个表演的空间。

幼儿年龄小,但接受能力却强。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每个环节播放不同的音乐,不仅建立了生活常规,还让幼儿的一日活动充满音乐。例如,在用餐之前,教师为幼儿播放优美、抒情的轻音乐,让幼儿在安静、舒适的音乐中等待用餐;在幼儿午睡时,为他们播放催眠曲,让他们更快地进入梦乡。另外,在选取音乐教材时,教师必须注意教材内容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而且要经常换音乐,避免幼儿产生审美疲劳。

四、利用校外资源,提供表演空间,发展幼儿表现力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幼儿园不是幼儿唯一的活动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民间、社区资源,共同为幼儿的表演创设一个有利的机会。在城市里,每天在不同的角落里都会上演着精彩的表演节目:元宵时,别样的踩街活动,有趣的表演;晚上,公园里潇洒飞扬的广场舞;早上,小区楼下爷爷奶奶打着太极……幼儿即使没有参加表演,在环境影响下也会听着音乐走几步、跳几下,幼儿的表演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家长应带着孩子外出,多看、多听,给孩子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与表演素材。

总之,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具有音乐表演能力使幼儿充满自信,感受喜悦。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游戏化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充满好奇与探究,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周素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S1):60-61.

[3]唐立英.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初探[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102-103.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教学培养幼儿教育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