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017-01-18张君畅言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

张君++畅言

摘 要:音乐能力是指人从事音乐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及心理能力。也就是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音乐表现力是在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音乐能力;高师学生;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228-01

音乐表现能力就是我们对音乐情绪的体验能力,也就是对音乐产生的情绪反应能力。各种音乐能力都是密不可分得的,他们是互相依赖而存在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音乐的记忆能力是基础

音乐知识可划分为乐理和音乐学两个方面,乐理包括:识谱、音阶、调式、旋律、节奏、节拍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教授学生一些和声、曲式分析方面的理论,当遇到一些大型的、复杂的、音乐作品时,这些知识都会在音乐记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知识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音乐作品所属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生活经历和创作意图等。了解的知识越多,记忆能力就乐丰富。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创作的年代是1804年,在双耳失聪无法治愈的情况下,他的恋人离他而去,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他悲痛欲绝,于是写下了这部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它的调式是c小调,主题音乐是Da Da Da Dum,应用的曲式是交响曲,乐曲共四个乐章。乐曲体现了作者贝多芬的生活状态,“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过程,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这些对作品所有的了解都在第一时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二、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它的特点是为想象者创造出未曾直觉过的事物形象。想象以人们记忆中的表象为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音乐中的想象与与一般的生活想象不同,它虽然也以人的社会生活作为表象材料,但同时包含着人的精神生活。想象中的人物并不只是一个肌肤完好的身躯,而是富有思想富有感情和富有精神力量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想象的生活情景也不只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而是深含着各种社会意义、时代精神和审美意味的活的世界。例如: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他在总谱上面的文字解释是:“在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隐约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由远而近传来了马匹和驼队的脚步声,随后又响起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一支行商队伍在俄罗斯士兵的护送下穿越草原,然后又慢慢的远去。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相互融合,在草原上形成和谐的回音,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通过他的解释,听者的脑海里就会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忧郁的歌曲、马队和驼队的脚步声等等,这些在听者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课堂上我们应引导学生拓开想象的空间,根据音乐作品中音响的强弱、快慢、明暗、调式等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的表现力就是表演者对作品的表现能力,它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它是指具有创造性的表演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材料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出新的音乐形象。表现力通过演唱、演奏表现出来,它通过声音、乐器等,把音乐作品展现在欣赏者面前,也可以说是把音乐作品变为实际音响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无论怎样表现音乐作品,实质上都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行为的结果。因为,音乐中的乐谱只是记录音乐作品的符号,当作曲家把自己内心的活动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仅仅是把声音表象的某些方面记录下来,而大量的信息都在他转变为符号的过程中被过滤掉。虽然记谱法总是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任何符号体系也不可能把一部音乐作品的全部活的生命容纳进去,因此,无论你是在歌唱一首歌曲或是演奏一部音乐作品,都要创造性地发掘出蕴含在乐谱符号背后的音乐作品的灵魂,并将这一灵魂展现在具体的音响之中。我们要表现好一部音乐作品内涵和它的思想内容,就要掌握表现它的基础能力。那就是歌唱的技巧、弹奏的技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声乐教学、乐器教学和舞蹈教学。如声乐演唱要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气息控制、吐字行腔等基本专业技术,钢琴要求演奏者要进行触键运指、弹奏技巧、踏板技术等多方面的练习,弦乐演奏者要练习持琴按指、柔弦换把、弓法变换等方法。通过歌唱的表现让我们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作者要抒发的情感,通过器乐演奏让我们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大自然风光和生活情景,通过舞蹈展现给我们美丽的肢体造型的画面。如果没有丰富的表现力,我们就无从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曲家要抒发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说表演是音乐作品的中介环节,脱离了这个环节这些艺术创作与欣赏就难以联结,我们也感受不到音乐的美。而表演就是展现音乐表现力的窗口。

从情感体验到聆听音乐,从整体感受音乐到具体感知音乐,从整体运动到局部机能机制,从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到表现音乐都是音乐能力发展的正确途径。其目的是让教师、学生和音乐融为一体。我们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以情感体验、聆听音乐、记忆想象、创作地表现音乐的方式,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而努力。

本篇论文是辽宁省高教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GHYB160264。

参考文献:

[1]王次昭.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谢佳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演唱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论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琴法技能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大学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论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