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实践

2018-05-23曹丰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曹丰泽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 “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研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问题研究;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9001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夏季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为了避暑,人们会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这是为什么呢?

一、提出问题,搜集、整理资料

学生预习教材必修1第51~52页的“问题研究”内容,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城市下垫面、交通、工业生产、绿化带布局及城郊环境对比等方面的社会调查,查阅、搜集城市热岛效应资料。建议按以下思路展开研究:读图2.33,认识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结合图2.34和2.35查阅、搜集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结合图2.36讨论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各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制作成知识卡片。

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按小组各就各位,教师按研究思路逐一展示问题,各小组提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学习成果,然后实物投影展示,师生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

活动一: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投影展示各小组对图2.33中气温曲线分布特点的描述,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城市和郊区之间,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在郊区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较小;在以水泥建筑物为主的居民区,气温相对高于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地区;在有高大建筑物的城市中心区,气温变化较大。市中心在郊区的衬托下,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这一岛屿代表着气温较高的城市建成区,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而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这种现象,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活动二: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图2.34和2.35,投影展示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从下垫面特性的影响看,城市建筑物与街道由砖瓦石、沥青、混凝土等热容量大的建材构成,白天城市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郊区小,导热率和热容量比郊区大,形成巨大的蓄热体。夜间城市密集的建筑群对红外辐射相互吸收,彼此反射,也具有较强的蓄热能力。地表、建筑物、大气三者之间的多次吸收与反射形成了城市建筑的辐射截获效应。这些均导致城市下垫面的储热量显著高于郊区。城区建筑物密度大,通风效果差,不利于散热,加剧城市气温的上升。 从大气环境污染情况看,城市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产生大量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粉尘等物质,导致太阳光反射次数增加,并且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却散发不出去,大气的保温作用比郊区强,所以气温高。从人为放热和吸热方面看,城市人口集中,机动车多,工业发达,大量消耗能源,产生很多人工废热,居民生活等人工热源释放废热多,这些都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活动三: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

读图2.36 ,投影展示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其不利影响有:工厂排放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笼罩在城市上空,并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将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帶入城市,造成二次污染,致使城市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其有利影响有:有利于市区污染物的扩散,对城市规划和工业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针对热岛环流产生的影响,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三、学以致用,服务生活

投影展示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政府: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城市布局,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局在环流圈外,避免城市遭受二次污染;降低建筑物密度,主干道和夏季盛行风向一致;增加绿地面积;加强立法监督。

企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人工废热的排放。

市民:提高环保意识;绿化自家阳台,保护绿地,植树造林;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减少高耗能电器的使用频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真正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核心思想。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高中地理教学实践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