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型研究: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载体

2018-05-23杨春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注意点操作内容

杨春方

[摘要]课型研究既涉及教学理论的运用和检验,又涉及教学经验的提炼与规范;既落脚于单个课例的研究,又着眼于学科教学体系的更新,在感觉经验与反思提高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平台。

[关键词]课型研究;内容;操作;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0602

佐藤学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课堂的变革是缓慢而持久的过程,要从我们能够做到、能够改变、能够尝试的地方做起。课型研究在感觉经验与反思提高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平台。

一、课型研究的内容

在教学界,课型有两种理解。一是课的类型,是指按照某种标准把不同的课进行划分后所得到的不同类型。二是课的模型,是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方法的归纳提炼。这两种理解实际构成了课型的两层内涵,从课型研究内容确定的视角来审视,两者缺一不可。

课型分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很重要,而对各类型的课进行“怎么教”的研究,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操作范式的归纳与探索来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益,这才是课型研究最主要的内容,才是课型研究的重心所在。

二、课型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课型分类

课型的划分标准是多样的,不同的标准形成不同的体系,但划分的标准必须统一,划分出的类型须互不相容,否则会造成方向和体系的紊乱。课的本质是师生的活动,活动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因此在众多标准中,以“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划分是比较合理的。总的说来,学科基本课型分得越细,操作性越强,指导价值也越大。

例如黄厚江老师归纳了共生写作的十二种基本课型,其中最基本的课型有四种:师生共生写作、生生共生写作、自我共生写作、他者共生写作。余映潮老师提出,目前大面积的课型运用还远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要求。新的教材体系和体例需要我们努力进行这样一些课型的思考与实践:朗读课,学法指导课,语文活动课,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专题研讨课,综合性学习课,探究性学习课,名著阅读指导课,高中语文选修课,等等。

(二)课型建构与实践

语文学科课堂范型的提炼与创新,离不开大量优秀课例的梳理甄别,离不开不同教学情境下的借鉴运用。优秀课例的范型归纳首先要对围绕某一个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进行梳理,然后进行学习流程、活动方式的归纳。笔者认为,画课型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简洁而实用的方式。

佘乐老师的课例《让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该课荣获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中的学习活动可以作下面这样的梳理:

1.情境导入——教师点课题。

2.读习作,发现问题。

出示样本,互动评点,归纳小结。

3.抓特征,联想写。

讲授知识——经典范例——互动评点——课中练笔(改写习作)。

4.设场景,烘托传神。

讲授知识——经典范例——互动评点——课中练笔(续写习作)。

5.抒感受,点染情思。

讲授知识——简例描述——课中练笔。

6.展示全文。

浏览修改——朗读习作。

7.课堂小结。

在以上梳理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一步归纳创新出一类课堂范型。

“五步式”作文能力训练课课型范式

借鉴课型范式来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学,是其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检验,这是课型研究的必由之路。课型实践要求教师既要遵循范型的策略和程序,又要以更成熟的思考精心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设计进入课堂系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

教师在实践中要善于举一反三,在范型运用的基础上生发变式,努力实现课型的丰富化。课型丰富化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范式,既有阅读和写作等学习内容的新授课型,又有练习讲评课型、专题复习课型等,从而形成丰富的语文学科课型群;二是在具体面对不同学生和不同学习内容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不同的变式运用。

(三)课型反思

课型反思,即运用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对课型范式进行完善与调整。课型研究的反思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的推敲,而且要注重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考量。

语文学习目标的表述要做到具体可评估,时限可实现,多维紧联系,努力形成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的动态螺旋自我矫正的校本化的学习目标体系。

语文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精当。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习内容的选择更需要“教所当教,教所能教”,语文课堂应该教学生真正的语文学科知识和培养真正的语文学科智慧。

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精致。要注意大板块里学习活动的多层次,活动设计有推进。优秀的教师对一些重难点的教學内容,会巧妙地进行三个由易到难的学习活动层次切分设计,往往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习活动设计的知识是语文学科知识的核心之一,要特别关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知识的积累、开发和运用。

反思没有终点,语文课型研究的过程就是“课型提炼→课型实践→课型反思”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如此反复,课型研究才能“立得起”“传得开”“留得下”。

三、课型研究的注意点

(一)去伪存真,开放而严谨地淘洗各种课例

语文学科课堂范型提炼实践和创新离不开教学理念视角的审视,离不开大量课例的淘洗。学术界教学理念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类课例更是眼花缭乱,良莠不齐。切忌“博采众花”杂乱拼凑,抑或“整盆移植”盲目照搬,需要结合校情、师情和生情寻找乃至培育出符合实际的“那一枝”。说到底还是要夯实备课,要把内容备厚,研究教材,广集资料,汇聚的可选的教学内容要丰厚,展现学科研究的广度和厚度;要删繁就简,基于学情选择好教学内容,恪守“教不会的学生,教学生不会的地方”这个班级授课的基本原则;要关注教学结构的安排,时间是课堂的常量,不可改变,教学设计要有课堂节奏意识,做好学习活动与时间的分配。无论是先学后教、边教边学,还是先教后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备好课一定要做好师生角色的互换,多想想,如果你是学生,学什么内容才是最合适的,用什么样的方式学才是最合适的。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课堂必然会呈现游刃有余、和谐融洽的样态。

(二)锤炼教学风格,实现范型运用的个性化

语文课堂范型的研究,不是为了统一而存在,而是为了兼容并蓄,进而使课堂充满张力和活力,充满效能和润泽。教学风格锤炼和范型运用个性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自然会在课型范式的运用中融入个性化的特质;发挥个人特长来个性化地运用课型范式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风格锤炼的过程。语文课堂范型的研究其题旨就是从教学法层面汇聚他人智慧,自我实践反思,掌握更多的课堂教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如果博采众长,将众人之长融入自己的课堂之中,将课型范式的精髓融入自身的教学之中,就能利用综合优势使自己的教学形成整体最佳特色。教学有法,是先得“一法”后兼及“他法”,先学“一家”后师法“百家”,然后融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对今天语文课堂变革的深层处境,以课型研究为抓手来推进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累计进步,有所作为,不失为一种务实和智慧的选择。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注意点操作内容
促进小学生阅读困难转化的个别化辅导策略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的注意点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