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微课的有效整合

2018-05-23瞿春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整合道德与法治微课

瞿春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学形式已经深入课堂教学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与微课的有效整合能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微课;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5502

微课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课堂模式,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某个知识点集中教授,配上视频、音频,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适当加入微课,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掌握好使用微课的时机,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围绕教材,设计条理清晰的微课

微课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将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围绕着教材内容,有条理地将知识点展现出来。一般而言,一个微课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基本都是五六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必须简明扼要地呈现知识点。

例如,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学会与人合作》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明确该课的内容;其次,要清楚其主要的学习目的(讓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明确与人合作的作用与重要性);最后,要让学生感悟团队合作比个人独立完成的效益更大。针对以上要求,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围绕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合理分工,将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充分发挥,先将有关的团队合作的视频呈现给学生,然后切入主题。可以播放视频“取玻璃球”:1.邀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出手,分别谈一下每根手指头的优势,并请其他同学补充。2.将装有5个玻璃球的玻璃杯拿出,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有本事的那根手指从杯子中将玻璃球取出,每人只有1次机会。3.用另一根手指与之前那根手指合作,取出全部玻璃球。4.用所有手指将全部玻璃球取出。5.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通过视频观看,学生深入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了合作的重要作用,明白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他总有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可见与人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针对微课主题明显、内容聚焦等特点,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时,不仅要围绕主题,还要使用真实、生动的素材,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围绕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微课

要使微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首先就要提高微课资源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在不冲突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选取更为形象的图片、视频,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例如,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第六课《做守法公民》第一框“建设法治国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法治国家的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资源设计微课,如视频、图片等。教师在上课时,可先用一组关于违法犯罪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播放关于歹徒犯罪的视频,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案例,让其明白,一个国家,无法不立,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社会中具有法律约束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接着教师再播放关于法律约束的视频,展现社会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场面。最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视频画面写一篇关于建设法治国家的作用的文章,将自己的所看所感以文字形式描述出来。这样,利用形式多样的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还能让其在欣赏微课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所设计的微课就必须要合理、清晰,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用简洁的文字将主要的知识点阐述出来,此外,还可适当添加一些声音,将与学习容无关的背景去掉。只有精于设计,才能使资源得到优化,最终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三、通过微课助力教学效率提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使用微课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在教学中运用微课,选取适当的时机是极为重要的,这关系到教师能否将微课的辅助作用发挥好。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点燃,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预习,或者在授课的关键环节,引入微课,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促进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

例如,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第八课《拥护党的领导》第一框“辉煌的历史篇章”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祖国历史,在进行预习时,首先展示微课,将祖国的历史以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去了解和感受。然后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通过“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通过“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外,教师还可播放一些历史视频,如虎门销烟、港澳回归等视频,让学生可以在视频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历史,将这些画面深刻记忆在脑海中,激发其爱国之心,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将课本内容与微课资源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课本知识点,并且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通过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利用微课资源开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使用网络下载微课资源,这样,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全一册第十课《共同富裕道路》第三框“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该课的相关微课资源,然后让其进行思考:“通过观看微课,你们认为,中国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地方?中国经济繁荣后对世界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找寻近年来表现中国经济繁荣的相关视频,收集好相关的素材。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视频,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明白了中国经济繁荣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这样直观的视觉观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激发其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封闭的课堂,让学生发现原来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课后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微课作为时下最为火热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合理地使用、设计,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使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波. 牵手多媒体,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7(8).

[2]王永丹.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中常见问题及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31).

[3]马建文.走出思想政治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J].中小学电教,2005(12).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整合道德与法治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