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ESP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21吴筱萱
【摘 要】本文论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将ESP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运用内容教学法突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特色,运用交际教学法构建真实职业情境,并以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块和以“Reception(接待)”主题构建真实情境为例,探索ESP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 ESP(专门用途英语) 内容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141-03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为了满足学习者特定的学习要求而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学习。ESP除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外,因为在内容方面与特定职业或专业相关,所以更具有专业内涵性和实际应用性,例如商务英语、机械英语、计算机英语、工程英语等。通过ESP教学模式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一定的交际能力并运用英语展开工作。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交流。公共英语课程侧重教授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属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的教学范畴。在我国,ESP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关注。学者们集思广益,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ESP模式展开讨论,以满足世界经济一体化、职业全球化快速发展条件下国际人才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ESP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索ESP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积极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一、應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将ESP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ESP目标的设置是以分析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的,学习者需求的分析即目标岗位的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岗位的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待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高职公共英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其将来工作岗位上能够借助英语完成工作任务,即以岗位所需英语为基本目标。从这一角度看,将ESP的教学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近年来,高职英语的教学一直尝试沿着以应用为目的的方向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许多院校除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外,还增开与其专业相关的实用英语选修课程。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其中用于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照搬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公共课+选修课”的分阶段英语教学不现实。此外,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特点等使高职院校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中融入ESP教学法,引入专业学科知识,以职业情境为导向,在使用中学习,在学习中使用,坚持把学习和运用统一起来,促进学生把英语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及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应用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英语能力,才能切实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二、ESP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虑,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与学科内容或职业活动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通过构建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与ESP教学中的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理念不谋而合。
(一)运用内容教学法,突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特色
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的教学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广泛关注,语言与内容整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和语言届广泛关注的现象。倡导内容教学的语言教学专家威尔逊成功将内容教学引入双语教学之后,又将内容教学放到特殊用途的语言教学(ESP)中,从而有效地证明了内容教学法的可行性与时效性。
ESP教学活动应具备的四个必要因素之一是“课程内容必须与某个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以内容为依托(CBI)的英语教学是指将语言教学建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需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以达到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以学科内容为核心,将语言学习融入学科知识学习,摒弃了人为地将外语教学孤立起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融合ESP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对学科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以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将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围绕专业学科知识和职业活动展开,让学生在既定的学科知识环境中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等核心技能。
1.词汇(Vocabulary)。在公共英语词汇教学中适当加入计算机相关名词或动词词汇,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对英语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以下是两组相关专业词汇(名词、动词)的短语配对练习举例:
A
(1)Hardware a.调制解调器
(2)A modem b.显示器
(3)The hard disk c.硬件
(4)A monitor d.硬盘
B
(1)Assemble a.用螺丝拧紧
(2)Screw b.替换
(3)Upgrade c.升级
(4)Replace d.组装
2.语法(Grammar)。语法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一直被视为难点。高职学生由于中学时期语法知识基础不牢,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仍需弥补和加强。在基础英语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加入相关学科知识,既为创设职业境景提供了载体,又使学生掌握英语时态、语态等基础语法知识,是ESP教学中将语言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的典型表现。以下是两组语法练习设计举例:
A
Re-write the following active sentences into passive voice.(将以下句子由主动语态改写为被动语态)
(1)We use different Internet browsers.(我们使用不同的浏览器)
(2)I protected my computer using a good flrewall.(我設置了防火墙保护电脑)
B
Write sentences using the passive voice.(用被动语态将以下句子补充完整)
(3)All old components .................................. (removed) after upgrading.(电脑升级后所有旧的配件都被移除了)
(4)Then the processor ....................................... (insert) into the socket.(把处理器嵌入槽内)
3.听力(Listening)。融入ESP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听力教学,尤其应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特点进行选择与特定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的听力材料。在与专业教师充分合作和沟通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软件,整合ESP教材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听力材料内容的主要途径。此外,可对听力材料进行拓展和延伸,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以适应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教学需求。鉴于高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从降低难度的角度考虑,听力练习的设计应着重于对词汇的理解。如在观看完一段关于“如何安装个人电脑主板”的英语网络视频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词汇进行词汇翻译配对练习,或在视频中英文字幕的提示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关于安装过程的问答练习。学生在该模块的教学内容中要求掌握诸如“processor(处理器)”“socket(插孔)”“motherboard(主板)”等相关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设计的两组问答练习举例如下:What type of processor is she using?(安装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处理器?) What kind of hard drive is she using?(安装使用何种硬盘驱动器?)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听力能力,又了解了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内容流程,从而实现语言形式与功能的融合。
4.阅读(Reading)。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公共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融合ESP教学的公共英语阅读教学是集中考查词汇和篇章结构理解能力的综合载体。阅读材料内容的选择应考虑专业或学科相关、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语料,并设计相关词汇和理解能力练习。如选取一篇关于如何设置宽带路由器的产品英文说明——“Broadband Router User Guide”,要求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完成如“default IP address(默认IP地址)”“network settings(网络设置)”“subnet mask(子网掩码)”等词的中文翻译练习;此外,学生在已有相关动词词汇的提示下,完成旨在考查篇章理解能力的书面问答练习,实例如下:
Giv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the following actions.(指出以下设置动作的操作指南)
(1)Obtain an IP address manually.(手动获取IP地址)
(2)Obtain an IP address automatically.(自动获取IP地址)
(3)Install the TCP/IP protocol in Windows 2000.(在WIN2000系统中安装TCP / IP协议)
(二)运用交际教学法,构建真实职业情境
ESP的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LT)的兴起从理论上为ESP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交际教学法注重经由互动而达到学习如何以目标语言沟通,在学习情境中使用真实生活中的语料,提供让学生专注在语言及学习过程的机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合ESP教学的优势,主要是通过构建工作情境,确定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将来的发展。情境创设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构建实际情境,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情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交际教学法注重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结合,引入职业境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改善高职英语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学习情境中使用真实生活语料,构建职业情境,是交际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区别于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强调专业和学科内容知识的体现,交际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在听说课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以学生为主题设计情境进行交际,强调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语言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使英语听、说能力得以相长。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高职学生将来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的普适性,即是否能普遍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就业需求,尤其是涉及职场礼仪、人际交往、客户接待等交际场合。以“Reception”(接待)主题为例,首先,给学生预设一个“合作关系的美国建筑公司客户来华洽谈”的情境,要求学生完成“去机场接外国客户”的接待任务。其次,进行情境热身,即教师先对预定的相关句型表达进行相关解释,解决疑难生词等,以降低难度。接下来是融入情境阶段——采取模拟反面示范案例、激励调动法等激发交际活动,学生先是分组讨论、指出并纠正在模拟情境中涉及英文表达和接待礼仪禁忌等方面的错误,再通过情景对话、片段模拟等方式总结和示范正确的接待用语和涉外接待礼仪。最后是深化情境阶段,即将模拟情境过渡到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和创造,如在原来模拟情境的基础上继续把国外客户接到下榻酒店后,到前台订房间、交代第二天洽谈安排事务等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的模拟场景表演并拍摄微视频。这样在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符合高职学生更侧重于形象思维的智力特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英语“有用”且“实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设想
第一,融合ESP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组织形式的实施和实践性教学实验的开展,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进行所需空间、资源等基础要求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层面的支持。此外,因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科的严谨性,得到高职院校专业系部的积极支持、与专业教师的交流探讨显得尤其重要。
第二,寻找适合学生水平和职业实际需求的公共英语教材。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一些语言与专业內容知识紧密结合、符合学生职业特点的ESP教材作为公共英语课程中引入职业情境和学科内容的主要来源,并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进行对教学材料的补充和扩展。
第三,教学师资的构建。教授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师多数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或翻译专业并从事教学法方向的研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无疑将成为开展项目研究的一大难题。改善这种局面,要加强师资培训,鼓励、引导和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积极改善自身结构知识,提高ESP教学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s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张雪红.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戴庆宁,吕晔.CBI 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吴筱萱(1981— ),女,广西贺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