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交设计法优选生血康颗粒的提取工艺

2018-05-17王俊杰张玲昂解放军第152医院药械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4期
关键词:浓缩液苯乙烯转移率

王俊杰,刘 弘,张玲昂(解放军第152医院药械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生血康颗粒由熟地黄、当归、黄芪、何首乌及枸杞子等8味中药组成,是解放军第152医院名老中医临床协定处方,具有益气生血、健脾固本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贫血及放化疗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等,疗效显著。该制剂由汤剂发展而来,关于其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的报道少见。为保证制剂质量稳定可靠,现对生血康颗粒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根据处方中药物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及药效特点,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处方中当归、黄芪及白术进行醇提,其药渣与其他药材进行水提,为该制剂的生产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PD-20M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UW120D电子分析天平,岛津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均来自日本岛津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处方中熟地、当归等药材来源于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中药房,经赵国景副主任药师鉴定,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03—201128),二苯乙烯苷对照品(批号:110844—201109),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批号:111562—200807),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醇,水为娃哈哈纯净水,磷酸为分析醇。

2 方法与结果

2.1 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V∶V=20 ∶8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316 nm[1-3]。

2.1.2 提取浓缩液的制备:称取1/10处方量的黄芪、当归、白术药材9份,按正交设计条件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约100 ml,离心,上清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7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成1 ml含202.6 μg的对照品贮备液,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7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2.1.2”项下浓缩液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70%甲醇定容,摇匀,离心,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1.5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2、4、8及16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再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阿魏酸进样量为横坐标(X),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6 563 872X-410 029,r=0.999 9,阿魏酸在0.081~1.297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V∶V=16 ∶84);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320 nm[4-5]。

2.2.2 提取浓缩液的制备:取1/10处方量的药材与当归、黄芪及白术醇提后的药渣共煎,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二苯乙烯苷对照品适量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成1 ml含285.5 μg的对照品贮备液,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稀乙醇定容,摇匀,即得。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2.2.2”项下浓缩液1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稀乙醇定容,摇匀,离心,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2.5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2、4、8及16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稀乙醇定容至刻度,再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二苯乙烯苷进样量为横坐标(X),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 313 789X-36 226,r=0.999 9,二苯乙烯苷在0.114~1.827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 多糖的含量测定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适量溶解,定容,摇匀,制得每1 ml中含无水葡萄糖0.121 6 mg的对照品溶液。

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0.4、0.6、0.8及1.0 ml,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加水补至2.0 ml,分别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5 ml,摇匀,放置10 min,置于40 ℃水浴中保温15 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25 ℃)。精密量取水2.0 m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5 ml,摇匀,放置10 min,置于40 ℃水浴中保温15 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作为空白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90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A=8.888 9C-0.014 6,r=0.999 8,线性范围是3.04~15.20 μg/ml。

2.3.3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2.2.2”项下浓缩液1 ml,加水至5 ml,加95%乙醇使含醇量至80%,边加边搅拌,离心,弃去上清液,残渣加适量水溶解,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定容,再精密量取1 ml,置于具塞试管中,加水1.0 ml,分别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5 ml,摇匀,放置10 min,置于40 ℃水浴中保温15 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精密量取水2.0 m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 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硫酸5 ml,摇匀,放置10 min,置于40 ℃水浴中保温15 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作为空白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90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供试品溶液中含葡萄糖的质量(mg)。

2.4 正交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

2.4.1 醇提工艺正交设计:生血康颗粒中黄芪、当归、白术的主要有效成分易溶于乙醇,故以一定浓度乙醇作为溶媒。结合相关文献[6-9]和预试验结果,浸泡时间(预浸泡0.5 h)对提取影响较小,乙醇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影响较大。采用L9(34)正交表,以阿魏酸转移率和干膏得率[转移率=提取液中指标成分含量(mg)/药材中指标成分含量(mg)×100%,干膏得率=干膏质量(g)/药材总质量(g)×100%]为考察指标,乙醇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因素,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1 醇提工艺因素水平表Tab 1 Factor levels of 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表2 醇提正交试验结果Tab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of 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注:综合评分=阿魏酸转移率/最大阿魏酸转移率×0.8×100+干膏得率/最大干膏得率×0.2×100

Not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ransfer rate of ferulic acid/maximum transfer rate of ferulic acid×0.8×100+ obtain rate of dried paste/ maximum obtain rate of dried paste×0.2×100

表3 醇提工艺方差分析结果Tab 3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注:F0.05(2,2)=19.0

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是D>A>B>C,最佳提取方案为A3B3C3D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次数(D)有显著性影响,乙醇用量对结果影响最小,乙醇浓度60%与70%相差不大,基于节约时间与降低能耗考虑,最终确定A2B2C2D3为最佳提取工艺,即以8倍量60%乙醇提取回流3次,每次1.5 h。

2.4.2 醇提工艺验证实验: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处方量的黄芪、当归和白术3味药材,共3份,测定阿魏酸转移率和干膏得率,结果显示,阿魏酸平均转移率为94.6%,RSD为1.76%;干膏得率为26.2%,RSD为1.83%(n=3),表明最佳提取工艺科学、合理,能保证提取质量。

2.4.3 水提工艺正交设计:根据生血康颗粒中熟地黄、枸杞子及何首乌等药材所含成分的性质和特点[10-13],采用加水回流进行提取。取“2.2.2”项下浓缩液,以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和干膏得率、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因素水平见表4,正交设计结果见表5,方差分析见表6。

表4 水提工艺因素水平表Tab 4 Factor levels of 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

表5 水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Tab 5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of 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

注:综合评分=二苯乙烯苷转移率/最大二苯乙烯苷转移率×0.5×100+总多糖含量/最大总多糖含量×0.3×100+干膏得率/最大干膏得率×0.2×100

Not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ransfer rate of stibene glucoside/maximum transfer rate of stibene glucoside×0.5×100+ content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maximum content of total polysaccharide×0.3×100+ obtain rate of dried paste/ maximum obtain rate of dried paste×0.2×100

表6 水提工艺方差分析结果Tab 6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aqueous extraction process

注:F0.05(2,2)=19.0

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是C>A>B,最佳提取方案为A1B3C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次数(C)有非常显著性,加水量有(A)有显著性,提取时间(B)无显著性,综合3种因素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总多糖含量和干膏得率的影响,确定A1B3C3为最佳提取工艺;因素B从直观分析看出,提取时间增加但总的指标并未显著增加,从节约能耗和保护环境考虑,最终确定A1B1C3为最佳提取工艺,即以12倍量水提取回流3次,每次1.0 h。

2.4.4 水提工艺验证试验:按优化的水提工艺条件提取所得3份样品,测定二苯乙烯苷转移率、总多糖含量和干膏得率。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二苯乙烯苷转移率为87.5%,RSD为1.28%;总多糖含量为27.3 mg/ml,RSD为1.32%;干膏得率为31.4%,RSD为1.34%(n=3),表明最佳水提工艺重现性好,工艺稳定。

3 讨论

生血康颗粒方中当归、熟地黄共为君药,当归甘辛、性温[14],补血活血,其主要成分为阿魏酸;熟地性甘、微温[15],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多糖为其补血作用的有效成分;何首乌苦甘涩、微温,补肝肾,益精血;熟地黄、何首乌补阴,何首乌为阴中之阳药,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二苯乙烯苷为其主要成分。故选择阿魏酸、二苯乙烯苷、总多糖为主要指标优选工艺参数。

文献报道阿魏酸、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时流动相采用乙腈-磷酸溶液系统,通过预实验发现,该方法测得杂质峰对目标峰干扰较大,光谱分析显示目标峰不纯,通过不断调整比例,最终目标峰分离度好,基线平稳。通过二苯乙烯苷结构分析可知:在苯环的2、3位是邻位酚羟基,易于脱氢形成分子内氢键。且酸性、碱性、高温及光线等因素促使苷元发生化学变化,结合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水提工艺不宜长时间加热,可进一步考察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醇提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提取回流3次,每次1.5 h;水提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回流3次,每次1.0 h,该工艺科学、稳定并可靠。但本研究仅对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下一步应对其制粒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剂开发申报提供数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33.

[2]陈君,何婧,李志浩.HPLC法测定当归黄精膏中阿魏酸的含量[J].中医药导报,2015,21(1):53-55.

[3]钟露苗,彭艳梅.醒脑通络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发法学研究[J].中南药学,2010,8(2):135-138.

[4]李洪泽,齐骁勇,韩风雨,等.HPLC法测定六味首乌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19-221.

[5]周涛,江维克.HPLC法测定益视口服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9,20(6):450-451.

[6]靳瑞婷,陶永华,李雪峰,等.芪白平肺颗粒中人参和黄芪提取工艺的优化[J].中成药,2016,38(4):795-800.

[7]蔡璇.响应面法优化当归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3):100-104.

[8]饶丽明,朱岳鑫,吴立蓉.白术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6):36-38.

[9]戚志华,徐媛,张琰,等.归辛胶囊中当归,川芎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11-1813.

[10] 雷鹏,刘韶,李新中,等.正交试验法优选熟地黄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485-1487.

[11] 杨红莉,葛珍珍,孙振晓.何首乌药理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13,36(10):1713-1717.

[12] 杨冬萍,俞洋.枸杞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19-21.

[13] 马红玉,章军,陈莎,等.动态优化方法在何首乌提取工艺优化中应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5,27(3):52-55.

[14] 李曦,张丽宏,王晓晓,等.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6):1023-1028.

[15] 张副兴,裘生梁,祝雨田,等.熟地黄多糖提取技术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2):153-154.

猜你喜欢

浓缩液苯乙烯转移率
中药醇沉前浓缩液质控指标的完善及标准建立——以党参醇沉为例
广义Markov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无源控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全球苯乙烯行业或面临重组
血液透析浓缩液保护盖的制作与应用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处理工艺探讨
多级物料膜处理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的工程应用研究
洛阳石化1.2×105t/a苯乙烯项目开工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