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8-05-15陈龙
陈龙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被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现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本文从微课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出发,详细阐述学生如何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和高效学习,并归纳了微课的应用时机.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它的优势,努力发挥它的正能量,使其在学生学习中得到普遍应用,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高效学习;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教学手段日趋丰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而微课同样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据调查,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而微课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制造出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练,使学生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能重复使用.这样,微课就可以起到“解惑”“巩固”的作用.“微课”的主要方式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录制一段10分钟左右的视频课程,可以是PPT演示过程加上配音讲解,也可以是在白纸或者黑板上书写加上讲解,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某一个时间进行自学,回到课堂后对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再不懂的教师进行小范围的讲解,最后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说微课是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再现.
今年初,学校为了让教师们制作出更优秀、实用的微课作品,请电脑教师给我们专门做了培训.于是,各种录课软件的使用、制作方法一下子冲进了教师的头脑,同时也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活泼.“微课”的观看学习,使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高效的自学,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与情感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微课”学习,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一种教师所认可的教学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对于“微课”的使用,笔者觉得有以下优点供我们在教学中应用:
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
教师可以把录制的视频从班级群内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成绩,自由确定预习新课的时间,不必像传统课堂上那样只能跟着教师的进度走.同时,学生在利用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播放视频的进度,简单的、会的内容可以选择快进,没学会的,可以重复播放.这种学习方式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識
在“微课”学习的思考环节,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够不被打扰的进行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拥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广阔的研究空间,允许学生“另类思考”.爱因斯坦曾说过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积极争议.既有小组讨论,又有集体评议.这样不仅使一些平时胆小、害羞、怕错的学生能在小组中展示自己,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通过质疑和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思维向多向发展.在交流后,综合了小组的乃至全班的不同思路,这样的效果是其他方法无法做到的.
三、“微课”的学习工具正在向着大众化发展
我们刚刚接触“微课”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利用电脑或者平板进行学习,可是电脑的缺点就是不方便,一般只是在家里的一个固定的空间,而平板电脑使用灵活,但是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的确也是一项新的投资.如果学校要求家长额外出钱买设备,很容易造成家长不满,如果学校给学生配发,也是很大的投资,也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智能手机进行观看.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两部智能手机,并且现在的智能手机配置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俨然就是一个掌上电脑,可以很流畅地播放各种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同时,有的教师利用“微信”中的公众账号进行学习,也进一步扩展了“微课”学习的空间.
通过课堂观摩、调查与思考,笔者发现“微课”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微课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到来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笔者相信,精心设计与实施微课教学,把握微课的应用时机,它一定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上是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带来的一些感受.笔者相信,这一股悄然集结的“微力量”,必然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孙琴.数学微课的且行且思[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4(3):34-35.
[2]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10):259
[3]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