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美、日职业教育匹配产业结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8-05-14闫妍张学英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闫妍 张学英

[摘要]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的职业教育,始终与之匹配性发展,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以及日本的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文章通过对这些国家实践经验的梳理,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完善职业教育立法、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塑造。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 产业结构演进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闫妍(1978-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张学英(1975- ),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16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创新驱动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及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VESP3002)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课题“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服务于滨海新区的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K14-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1-0078-07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移对接……基本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的职业教育,如何匹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成为亟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章拟通过对德国、美国和日本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匹配性发展实践经验的梳理,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匹配性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德国

“二战”后的德国经济迅速复苏,以最短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中,职业教育不断为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提供匹配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功不可没。

(一)“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

“二战”后,战败国德国启动了以滿足内需为主要目的的战后经济重建工作。至20世纪60年代,德国采取第二产业带动型的产业结构模式,快速发展第二产业。“1960年,德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5.5%、53.5%和40.9%,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的特征;到1970年,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57.6%,超过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总和。”①此间,百废待兴的德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了功利性与实用性的特点,较研究型大学以理论见长的毕业生,社会更加渴求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熟练工。因此,德国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建立职业进修学校,提升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并将工程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升级成为应用技术大学,重点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1964年,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将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正式命名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并在1969年颁布的《联邦德国职业教育法》中确立了其合法地位。在德国,“接受‘双元制培训的人约占同龄人的70%,技术员与技师占比30%,工程师占比17%”。②事实证明,经由“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训出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二)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之后,电子工业和生物技术取代能源工业、钢铁工业、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成为德国重点发展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加大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力度。此间,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导致大量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外迁,从而使德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国际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示,2001年,德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3%、30.1%和68.7%。伴随着以服务行业、信息技术及高新技术行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仅掌握一门手艺的工人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兼具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此外,产业结构的改变,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德国逐步形成了学徒工培训、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并逐步向高等职业教育转移。20世纪70年代之后,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大学)迅速发展,到90年代初,其数量已占据了德国高校的“半壁江山”,输送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了适应技术水平进步的需要,也进行了现代化革新。“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企业,提升了培养专业的综合性。随着2005年新《职业培训条例》的颁布,企业的培训方式依据“过程导向”的要求使培训内容更具适应性、动态性和个性化。“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另一元”——职业学校,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例如,在1996年颁布的《职业学校职业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中,“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以在工作中完成的典型任务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建构,通过学习以工作任务性质不同划分而成的相关学习领域,学生对于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三)“工业4.0”时代

工业IT和软件技术的嵌入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2年10月,德国提出制造业进入“工业4.0”时代。“工业4.0”概念的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也进行了重新厘定。以智能联网系统开发和制造为核心的工业界需要大量的具有跨学科经验的优秀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师,他们是具有信息化素养、具备多学科专业能力,能够理解全局、领导和负责一个复杂技术系统开发的多元技术人才。

“工业4.0”对德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先,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德国针对技师培训的内容和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项目,包括生产流程优化、参与新开发产品投产的投资与成本评估、工艺改良等,要求技师同时具有新技术产品的组织生产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及电子数据处理软硬件的应用能力。其次,向继续教育敞开硕士课程的大门。例如,东威斯特法伦·利普应用技术大学针对电子工程、信息技术、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机电一体化工程师或电气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开设了硕士课程——信息技术,经过6~8个学期的英语授课,使进修人员深刻了解智能技术系统的工业信息技术。

二、美国

美国产业结构在向着现代化、高级化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其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历了“学徒制—实科教育—社区学院”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从STW(School to Work)向STC(School to Career)、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进行了匹配性的演变,职业教育始终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一)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后期

在农业主导阶段,第一产业在美国产业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约90%以上的美国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884年后,工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提高。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发展,具有娴熟手艺的工匠成为社会炙手可热的人才。此外,为了适应美国西部开发时期对于轧棉、纺织,以及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拥有相关技能的技工也受到热捧。农业、手工业的兴盛,使美国职业教育的雏形——学徒制逐渐发展起来。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徒可自愿或出于政府的要求接受7年的技能培训,在学成后成为工匠、师傅。学徒制区别于学校教育,被视为教育制度之外的一种获得职业技能的途径。为了填补美国西部开发对于轧棉、纺织、冶金等人才的缺口,1820—1821年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批农业学校与技工学校。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

工业化阶段,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19世纪末至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近40年被称作工业化早期阶段。这一期间,美国基本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从事工业的人口数量超过了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的地位日渐突出。从20世纪20年代至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近30年被称为工业化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配又进行了调整,第一产业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渐渐变为主导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逐步提升。伴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同时在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勞动分工思想的影响下,拥有单一技能的廉价技术工人在当时成为强势需求。此外,产业革命引发的分工细化,致使美国在经济发展中对于初、中级技术人才严重渴求。

此间,职业教育的匹配性变革如下:其一,带有中等职业教育性质的文实中学建立与发展。文实中学的培养方向定位于兼具升学与就业两大职能,其办学目标就是为了适应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1751年,美国第一所文实中学在费城建立,开设有商业、航海、贸易、机械等课程,学制为6年。在19世纪中期,文实中学的数量已由早期的不到1000所增加到了6085所,学生人数多达近30万人。”③其二,赠地学院与初级学院的创办。在美国国会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中规定,各州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知识”的学院,即“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辐射范围涉及28个州。赠地学院的创建与发展为美国农工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紧缺的人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首次提出将四年制大学划分为两个“两年制”的构想。在第一个“两年”中,即在初级学院中,学生接受大学的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在第二个“两年”中,即在高级学院中,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并可获取学位。初级学院多为私立学院,入学门槛低,课程设置多样,既服务于继续求学者,同时也帮助求职者获取谋生的职业技能。“1901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即社区学院的前身,1924—1926年,美国203所四年制学院中已有28所改为‘两年制的初级学院。”④初级学院的建立与发展,促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无缝衔接,打通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其三,为了应对美国经济发展对初、中级技术人才的“用工荒”,1907年和1912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戴维斯法案》和《佩奇法案》,要求建立职业学校,以满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颁布并实施,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20世纪50—80年代

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主导产业。“1986年,美国第一、二、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2.2%、26.4%和70.7%,超过半数以上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三产业中。”⑤ “二战”后,各国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改变了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内涵与水平,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就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单一技能的廉价劳动力逐渐被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取代。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拥有学术水平与就业能力同等重要。

在苏联人造卫星升空的第二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旨在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1963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强调通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应获取个人就业所需的技术。1974年颁布的《生计教育法》强调教育与劳动实践的结合,教育机构与企业、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为学生就业做好充足准备。1994年颁布的《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拉开了“学校到工作过渡”(STW)教育革命的序幕。通过技术准备计划、生计学校、学校到学徒计划、合作教育、青年学徒制、校企合作等STW实践模式,促进各州、地方教育部门、学校、雇主、政府、社区组织、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以及培训机构多方展开合作。该法案得到了学校与企业的积极响应,“来自3600多所学校的近1800万学生接受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所提供的教育,并从中获益。”⑥

(四)20世纪80年代至今

新技术革命给美国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国民经济的重心向第三产业进行转移。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稳定保持在1.5%~1.9%。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自20世纪60年代后缓慢下降,基本稳定在20%上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在美国的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且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美国的第三产业逐渐脱离了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领域,取而代之的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范畴。另一方面体现在制造业的重心转移。高级技术工业在制造业中的产值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政策,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装备线和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旨在通过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端科技产业,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由于制造业向高级技术工业的转移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工艺被采用,使得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当时的美国爆发了比较严重的“技工荒”。就业者身上“理论腿长、能力腿短”的缺陷日趋明显,因此培养从业者的实践技能,让他们“零障碍”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

为了尽快填补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引发的“技工荒”,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高级制造教育国家先进中心项目,率先投资500万美元,以辛克莱社区大学为试点设立高级制造教育项目,采取由39个模块构成的制造工程技术学位课程体系,并且由企业确定对学生培养技能的达标要求。该项目的推广使学生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大推动了美国高级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21世纪技能合作计划,旨在为21世纪人才培养提供多元支持。该计划提出了21世纪毕业生应具有六个方面的技能,即缜密思考并做出决定的能力,解决复杂的、多学科的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的利用知识、信息和机会的能力,个人经济、健康的管理和公民责任意识。在这一时期,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宣布就任之际,就提出了在10年间投入120亿美元,用于资助社区学院的建设发展。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社区学院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培养适应某一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进入21世纪,STW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从加拿大引入的职业技术教育CBE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强调以培养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整合了教育机构、工商企业的资源,加强彼此间合作,从而保证职业能力的获取,形成了包括针对短期培训、正规学历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三、日本

“二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战后恢复、快速发展、转型至泡沫经济破灭后缓慢复苏四个阶段。在从“二战”的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道路上,伴随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为不同经济时期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支持。

(一)“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

战后的日本为了恢复、重建经济,提出了产业复兴政策和产业合理化政策。一方面,日本内阁在1946年的《增产煤炭非常对策》中提出,政府将重点恢复和发展煤炭、钢铁的生产;另一方面,在重点扶持钢铁、煤炭、电力和造船四大产业的同時,进行技术提升,改造老旧设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倾斜式”的生产方式使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由战时的以军事重工业为主调整为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日本经济的发展依托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1955年,日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18.1%、21.2%和60.7%。战后的日本将恢复和稳定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工矿业和农业,倾斜生产方式与以钢铁、煤炭、电力和造船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当时的日本对具有初、中等水平,以及单一技能的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有所提高。在1947年颁布的《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的指导下,日本将战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实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业专门学校改制为新制高中和新制大学或短期大学。1951年,日本颁布《产业教育振兴法》,强化职业教育,为农业、工业、商业等行业领域培养熟练技工。

(二)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50—70年代的20年,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夯实基础产业、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实施,使这一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明显下降,1972年,日本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例较1955年的16%下降了11个百分点,只有5%;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从1957年23.5%提高到1972年36.4%,而且第二产业中的重化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稳定发展,其中公共服务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良好,仅次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重化工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涉及机械、化工和石油等理工科的中高级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中,日本政府预测,由于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大约需要17万的科技人员。此外,商业、服务业的稳定发展导致对该领域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有所提升。

根据“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中关于产业发展将出现17万科技人员缺口的预测,加大了理、工科的招生人数,并且新设理工科院系。“1965—1968年,日本新设立的理工科院系56个,改组扩建大学20多所,理工科新生人数占新生总数的45.3%。”⑦1964年,日本修订《学校教育法》,通过《部分修改学校教育法的法律案》,使短期大学的制度永久化。通过企业投资,短期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包括家政、人文、教育等,旨在塑造学生的职业能力,保证了日本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为了满足重化工业发展的需要,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立了高等专门学校,只开设与工业相关的学科,旨在满足发展重化工业战略转移的需要,培养重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20世纪70—9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日本的产业结构由重“量”调整为重“质”,以技术密集型加工装配产业为中心,以汽车和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90年代的20年,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继续下降,1989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2.6%,较1974年下降了2.2%;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略有上升,1989年第二产业占比较1974年提高了1%,达到了37.4%;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在1989年达到了60%。随着知识、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的兴起,为了促进尖端产业的发展,各种高级专业科技人才与掌握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抢手货。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相关服务领域内具有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1976年,日本创建了新型的以工业类课程为核心的技术科学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满足了高层次的专技人才的需求。同年建立的专修学校,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又一重要机构。专修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开发学生在职业和生活中的实践技术,在教学上注重实用性。“1979年,专修学校已经多达2253所,学生40万。”⑧自此,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构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三者在教育功能与专业领域上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此外,为了配合主导产业由重化工业、汽车制造业向电子通信、生物工程、医疗保险和新能源等产业的转型,各职业学校也相应地开设新专业,“1978年的学科种类由1966年的218种增至251种,其中涉及工科117种。”⑨

(四)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这一时期,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呈下降趋势,在1997年下降到了1.7%。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继续减少,1997年只有37.2%,除汽车制造业外,在日本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化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冶金工业,其占比都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旧保持上升态势,1997年的比重达到了61.1%,其中保险业、房地产、通信业等发展势头强劲。⑩“高科技大国”国家发展战略一经提出,为了加快尖端技术领域的开发,日本提出了重点发展包括海洋生物技术、新制造技术、信息电子技术等15个产业领域,使得日本对于优秀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的培养需求更为渴求,这些人员不仅需要具有多元化、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日本职业教育每年新专业的开设从1985年的67个增至1991年的247个,每年旧专业的废止从1980年的88个增加到1991年的230个。短期大学减少了家政、文学类的专业课程,增加了医疗类的课程。高等专门学校加强了信息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了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与信息处理、各种实务处理及护理医疗辅助等相关的专业和学科迅速增加,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与文化教养的综合培养,保证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

四、启示与借鉴

结合国外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匹配性发展的经验性分析,产业结构发展需要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来推动和支撑,同时也倒逼区域内职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进而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的需求。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为了保证产业协同发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匹配性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国外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匹配性发展,为了能够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職业教育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第二,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现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以及日本的专修学校,均是紧扣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此外,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专业的设置也是确保和市场需要相吻合,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废止老旧专业,减少或停止该专业的招生,设立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只有具有前瞻性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才能保障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需的人才供给。

第三,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塑造。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塑造,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美国的CBE教育模式,还是日本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能力培训,都体现出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兼顾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双提升”。此外,针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对于就业者的创新能力更为看重。因此,很多国外职业院校对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有效提升就业者的创新能力。

[注释]

①刘永涣.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4(1):32.

②占小梅.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OL].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19[2017-05-2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402&filename=1013262717.nh&v=MDE0MDB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lWnVab0Z5emtWTH

pBVkYyNkhiRytITmJOcUpFYlBJUjg=.

③④顾金玲.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兼析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19,20.

⑤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OL].长春:吉林大学,2004:67[2017-05-2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9908&filename=2004101

909.nh&v=MTgwNjExMjdHcks0SDlqTXBwRWJQSVI4ZVgxTH

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yZVp1Wm9GeXpsVXJyUFY=.

⑥方华明.从STW到CBE——美国洲立大学校长谈美国职业教育特点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1):95.

⑦梁丽华.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地位[D/OL].济南:山东大学,2009:14[2017-05-21]. http://www.doc88.com/p-7844338580252.html.

⑧姜金秋,杜育红.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教结构改革的影响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88.

⑨高严明.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石油教育,2007(6):40.

⑩吴征.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D/OL].重庆:西南大学,2009:20[2017-05-21].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09&filename=2009105660.nh&v=MDYzNjU3SzRHOWZLcjV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JlWnVab0Z5e

mxVcjdMVjEyN0Y=.

11桑凤平.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2(6):151.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