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练习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功劳

2018-05-14陈佳秋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平均数全班变式

陈佳秋

练习课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可借此反馈信息、诊断评价、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故此练习课劳苦功高、不容无视。下面结合自身体会、谈之愚见。

一、基本练习

此类练习,作业量适当,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初步解题技能。同时帮助中下生“补差”、“补缺”,防止“差生”产生。下面就以求平均数应用题作练习内容出示:

1.小明买来一些白菜,第一天吃了20千克,第二天吃了30千克,第三天吃了40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2.求16、10和20三个数的平均数?

目的是通过口答、提问、集体订正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关键是总数量、总份数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总数量÷总份量=平均数。

二、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是改变新知的表达形式而本质特征不变的练习。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清晰程度和稳定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作业量可以较少,可贵在精,针对学有余地的学生而言。下面三个方面来讲:

1.改变形式

(1)原题:18的约数有__________

(2)变题:

①18能被__________整除

②__________能__________整除18

③18是__________的倍數

上面三题变了叙述形式,但其约数本质:必须整除未变。此类型题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排除变式的非本质性的干扰,正确答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2.改变条件

原题:服装厂30天生产服装1500套,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变题:服装厂六月份生产服装1500套,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

上题表面看只改变了一个已知条件,粗心的同学思维受阻,会错误地认为条件不够而无法解答。倘若教师提示找到另一个蕴含的条件,问题就解决了。

3.改变问题

第九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

解比和分数的联系,可做以下练习,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题:五年级有男生25人,女生30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变题:①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多少?

②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③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多少?

④男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⑤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

⑥女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⑦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

通过从上练习,拓宽了解题思路。把比转化为分数应用题。

三、综合知识

新旧知识综合练习,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三年级倍数关系应用题教学,针对慨念模糊的学生,可以做以下练习题:

①甲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②甲数是20,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③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2,乙数是多少?

④甲数是20,比乙数的2倍多2,乙数是多少?

⑤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的2倍少2,乙数是多少?

⑥甲数是20,比乙数的2倍少2,乙数是多少?

由于在二年级已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倍数用乘法来计算”,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学生易错,通过以上对比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课,教师可以科学地安排,针对不同的学生取得的作用也不一样。总之练习课在小学数学中能及时反馈信息,并及时向不同类学生作出积极的反映;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鼓励和满足、给学有困难的学生以善意的点拨,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而,重视练习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课,劳苦功高。我们今后将继续科学地安排、设计练习课,让它发挥更大的余热。

猜你喜欢

平均数全班变式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不一样的平均数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例谈基本不等式的变式应用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