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的课堂:基于学生视角的思考

2018-05-14徐振伟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生视角道德与法治

徐振伟

摘 要:打造“适合的课堂”是发展“适合的教育”的重要落脚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应从初中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和个体差异等视角进行研究,探寻课堂高效的心理学依据,建构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视角;适合的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思想可追溯到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它主张教育要立足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激发出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多元智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打造“适合的课堂”是发展“适合的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初中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急剧变化时期,其成长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认真研究这些矛盾特征,遵循其成长规律,思考学生心理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找准契合点,定位导入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尝试从初中生的情感、认知、行为及个体差异等多维视角探寻“适合的课堂”的建构路径和教学策略。

一、适合学生的情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内心敏感,生活的点滴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自控力弱,情绪特别容易波动。针对初中生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学时要营造真情实景,用充满激情的感人素材润泽其灵魂,触动其心灵,激活其情感。如讲授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时,可播放深圳卫视的“千山万水寻真情”栏目之《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视频讲述了颜世伟老人苦苦寻找好友刘元江的感人故事, 60多年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重逢。5分钟的视频让满场观众热泪盈眶。类似感人素材让学生对纯真的友谊认识并感悟得更深。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用真心真情滋养心灵,才能使课堂、使孩子焕发出更强的生命活力。我们要把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寻找情感的共鸣点,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体验。

初中生面对学习压力、生活挫折、人际交往、理想追求等问题,开始感到迷茫惶恐,烦恼逐渐增多。有的初中生甚至善恶不明,道德认知缺失。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加强道德素养培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品格,《道德与法治》教材自然就成为学生建构良好品性、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如讲授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时,教师可把该框题当成主题班会课来上,通过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异性交往分寸,认知早恋的危害,在尊重异性中學会保护自己。讲述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时,可播放少年犯“现身说法”的视频,用同龄人触目惊心的经历警示学生要防微杜渐、遵纪守法。条件允许也可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活动,将课堂延伸到法庭现场。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搭建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体验感悟,明理践行。

二、适合学生的认知

初中生正处于从直觉经验型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其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直观性,带给学生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用好多媒体,课件精美生动,画面唯美;运用各种道具,营造形象、生动、逼真的情景;列举鲜活新颖的生活实例,创设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不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参与兴趣。如讲述八年级上册“关心国家发展”,可用我国最新科技成就(如造岛神器、歼-20、高铁、探测卫星、射电望远镜、国产航母等)的图片制作微视频。学生在震撼的音乐声中欣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一定会萌发出奋发好学的责任感。

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如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关注自我;喜欢张扬个性,好表现自己;在乎别人评价,希望引起关注;有的还争强好胜,爱走极端等。教师要针对其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如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启发点拨,不断点燃学生激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针对其自尊心增强,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成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信心;针对其“好出风头”的心理,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开设思维碰撞的擂台,营造比拼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充分展现;针对其批判性增强的特点,要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引入辩论活动、训练辨析试题,引导其全面看问题,澄清思想。

三、适合学生的行为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陌生的事物容易感兴趣,喜欢探索创新。教师备课时要丰富新颖素材,增添新鲜点,抓住趣味点,聚焦兴奋点;教学时要灵活变换方法,让课堂保持新鲜感,不断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初中生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容易兴奋,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和活动。教师要多设置娱乐性强的多彩活动(如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情景表演、辩论赛、读说写练、视频欣赏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只要能吸引学生全体参与、充分体验、尽情展现,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高潮不断。如讲授七年级下册“我与集体共成长”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片彩色的纸树叶,让其写出愿意为班级做的一件事情,然后再鼓励学生将树叶张贴在黑板上的“大树”上。学生们会怀着庄重虔诚的心理,在音乐声中轮流上台,将小树叶贴在大树上。每片小树叶就是一份承诺,只有人人尽责,才能让集体这一大树枝繁叶茂。该仪式让学生懂得热爱集体,懂得感恩奉献,不仅陶冶了情感,也强化了主体意识 。

同伴关系是初中生的主要人际关系,他们更愿意与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在一起,所以初中生易受同辈团体的影响。教师可运用群体性影响效应,加强班集体建设。课堂教学时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同伴交往、培养合作意识。作为发展中的人,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成功的模式参照以完成建构理想自我的任务,所以中学生更容易“追星”、崇拜偶像。教学时可以利用其崇拜英雄、追求明星的模仿心理,多引用名人素材,以名人事迹正面示范,引导其向善向美。同时,教师也要增强自身魅力,举止优雅充满激情,板书规范语言生动,教态自然阳光自信,让学生仰慕崇拜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由于学生对教师关注度高,教师可挖掘自己身边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化我入境”的过程中感悟道理、升华情感。如讲授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时,可用教师本人的系列成长照片“出生时、上学时、 18岁时、参加工作时、结婚时、获得荣誉时……”一一对应宪法条文来制作微视频导入。学生在欣赏图片、聆听优美音乐中,不仅体验到成长过程中的快乐,难忘美好的幸福时光,更能直观感受到个人与宪法的密切关系。

四、适合学生的差异

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学习兴趣、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差异性教学。一要循序渐进。遵照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基于学情助力引领,让每个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桃子”。授课流程要有逻辑性,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教学难度要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可能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关注对象还要有层次性,立足个体差异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获得感、满足感。二要顺学而导。“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课堂,把目光聚焦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关注其表情,倾听其发言,观察其讨论,了解其收获,“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张日昇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灵活驾驭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让课堂充满灵动智慧和动态生成。三要多元开放。“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都是潜在的天才”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有平等的思想,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设置问题要有适度性、开放性,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选择性,课堂评价要有层次性、多元性。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青春的情绪”时,教师可设置“色彩对对碰”体验活动:教师先制作好关于色彩和情绪微视频,提前给学生普及色彩与情绪的对应理论。课堂先让学生回顾近期的学习生活,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情绪彩虹线条,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情绪体验(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全程配音)。绘制结束后开展交流,讲述自己的情绪故事,彼此分享色彩体验。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帮助,看法一致的色彩可以保留;若看法不一致,則写下建议更换的色彩名称。随后让学生重新画出自己的情绪彩虹,再次开展交流,分享情绪彩虹的“前世今生”。该活动让学生自我观察,学会内省,强化情绪管理,也有利于学生感知情绪的多样性,尊重差异,包容共长。

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性格特征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创造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初中生这一特殊教育群体,教学时要遵循其心理需要,迎合其认知需求,充分地“投其所好”,才能充分调动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高效率的学习体验融入其身心发展,助力其青春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生视角道德与法治
学生视角:文本教学解读的起点
基于学生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义
从学生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