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开展

2018-05-14邓燮娣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邓燮娣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强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发展其数学思维,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科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以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观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想品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

2.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认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够顺利开展,作为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就应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数学学习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导入情境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题上对新知识的引入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了本堂课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一整章知识的学习兴趣?课题引入不仅要能够对学生起到了“知识预热”的作用,让他们对即将所学的知识有个大致的感受,也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对课堂新知识的引入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创设恰当的情境以引入新课,在课堂伊始便给知识注入了趣味的成分,甚至能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为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奠定基础,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很大作用。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利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来测量其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和各个内角的角度。经过自己动手和体验,学生沉浸于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自主探索中,不仅很快对其性质有了直观的了解,还通过自主探索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奥妙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过三点的圆”时,就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在它们之间修一个水厂,使得这三个工厂到这个水厂的距离都相等,此水厂修在何处?这问题一提出,立刻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猜测。由于正在学习圆,因此学生就联想到:此水厂应修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这时教师提出,该圆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这样追问揭示问题的本质,既导出课题,又使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促使他们画图、思考、讨论并仔细阅读教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概念、公式以及理论、推理等都是人们通过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总结和提炼而来,而且人们总结这些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数学同时用集抽象性、逻辑性和理论性于一身,不仅使得学生感觉到学起来困难、枯燥乏味,而且还让学生产生“数学知识脱离实践”的错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重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观象多加观察。

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性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一位毕业生想利用教鞭与卷尺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该如何进行测量?”这时,部分同学表现出了惊讶的神情,而部分同学陷入了思考。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晴朗的日子里,在旗杆下会有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影子。”教师继续问到:“除了旗杆的影子外还有其他影子吗?教鞭立在地上是不是也有影子?”这时,部分同学想出了办法。最后,教师再将教鞭、旗杆以及投影形成的直接三角形示意图绘出,进而引出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解决多种数学教学问题,如创设土木施工生活情境解决直角三角形性质的问题、创设寻找宝物的情境解决一次或二次函数的问题等。

4.创设讨论情境

初中生活力十足,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极强的探索欲望,而且好胜心强,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夸奖。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易错点和竞争性问题,为学生创设讨论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重难点和易错点来创设讨论情境,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限时抢答,并给予答对的小组以奖励,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而且会认清易错点,学会发现新问题,促使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情境教学,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具体的情境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彦会.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1(4):95-95.

[2]张荣兵.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26-26.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