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视域下湖湘文化的优势与劣势

2018-05-14曹桂芝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湖湘文化创新

曹桂芝

摘要:“动漫湘军”作为湖南改革创新的一张名片,经历了一个兴衰蜕变的过程。“动漫湘军”潮起潮落的背后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内在牵引,透析其兴衰蜕变过程中湖湘文化所产生的内在影响,可以大致梳理出湖湘文化对湘人“创新”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济世为民”的精神特质有利于湖湘人创新志向的形成;“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内在品质有利于湖湘人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有利于湖湘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特质有利于湖湘人走向创新成功的彼岸。然而,湖湘文化中,“官本位”的人才培养观不利于现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对保守和单打独斗的游击思想不利于形成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局面;霸蛮好斗的文化基因易造成固执、缺少包容、不懂妥协甚至窝里斗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形成允许容错试错的良好团队创新氛围。

关键词:“动漫湘军”;湖湘文化;创新;内在影响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8)06-0070-08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以来生活在湖南这片土地上的历代湖南人所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精神,不仅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而且进一步积淀凝固成了独特的湖南人性格。性格支配和控制人的行为,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决定人的行为和动机的过程中,文化是一种比本能更强大的力量。“动漫湘军”作为一个新型产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无疑是产业创新的弄潮儿,同时也是湖南改革创新的一张重要名片,它的兴衰蜕变必然打上湖湘文化的烙印。那么,透析“动漫湘军”兴衰蜕变过程中湖湘文化对其产生的内在影响,也就可以“一叶知秋”地大致梳理出湖湘文化对湘人“创新”的内在影响。

一、 “动漫湘军”的兴衰历程及其内在原因

(一)“动漫湘军”的兴衰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从国外大量引进动画片,中国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动漫热潮。受动画片深受国人尤其是少儿喜爱之影响,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开始谋划基础教育科辅类读物动画片化。湖南广播电视广告艺术中心王宏抓住机遇、“敢吃螃蟹”,率先涉足国人尚处陌生的动画制作,于1993年承担国家教委下达的我国第一套全动画配套录像教材之任务。2000年,王宏成立有限公司,朝动漫产业纵深推进,推出的上千集《蓝猫淘气3000问》科普动画片,一举改写改革开放后洋卡通占踞中国荧屏的历史,《虹猫蓝兔七侠传》更是以”首部武侠动画片”创下央视动画片收视新高,一度被视为中国动漫界阻击日美动漫的生力军。在其带动下,湖南动漫产业迅猛发展。在国家文化部首批认定的18家全国重点动漫企业中,长沙占三分之一;认定的35个重点动漫产品中,长沙有13个上榜。[1]一时间,长沙成了动漫原创制作大本营,享有“原创动漫之都”的美誉。被誉为“动漫先行者”的“动漫湘军”也由此得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在国家大力倡导和发展文化产业并实施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如杭州,虽然动漫產业起步未占得先机(直到2004年动漫原创作品产量还几乎为零),但在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各方的大力配合下却迅速后来居上,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联动协作的产业基础,使其迅速成为发展动漫产业的一方热土。 “到2009年,全国原创动漫的约1/6,优秀动漫的约1/4产自杭州。”[2]在此期间,湖南却错失了转型升级的良机。“动漫品牌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并与其他产业捆绑发展,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发展。”[3]而湖南动漫产业却未能及时形成这样的合力。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湖南相对闭塞,经济基础、人文环境、政策水平都相对滞后,产业链发展不完善,难以实现动漫品牌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并与其他产业捆绑发展。二是由于相关人员对市场反应不够迅速,不仅没有意识到动漫品牌只有与产业、资本相结合才能走得更长远,而且在外省手机游戏产业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传统动漫产业生存空间时,依然固步自封,守着传统动画制作公司的身份不变。更重要的是,迫需转型升级之时,龙头企业因自我膨胀、盲目扩张和管理层内部矛盾导致分裂而遭受重创。种种原因,导致“动漫湘军”的影响力节节后退,动漫人才大量出走,湖南动漫从业人员不足高峰期的五分之一,曾经拥有上万名员工的龙头企业更是衰落到只剩下几十人。一时间,湖南“动漫”溃不成军,甚至沉寂得鸦雀无声。

可正如鲁迅先生说,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不服输的湖南人面对挫折,开始逐渐反思自己,并最终走上融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大背景下,湖南整体政策不断向好,那些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更是卧薪尝胆,另辟蹊径,推动动漫与游戏相结合,依托差异化竞争重获竞争优势。在2018年5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湖南企业推出的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再刮“湘风”,被誉为“动漫先行者”的长沙,再次享有了“原创动漫游戏之都”的美誉!湖南动漫人以“漫游湘军”的姿态再次步入引人注目的复兴之路。

(二)“动漫湘军”潮起潮落的背后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内在牵引

透过“动漫湘军”从兴起到衰落,再到蜕变成“漫游湘军”的历程,已大体可以看出导致其兴衰蜕变的主要原因,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笔者看来,我们固然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剖析其具体原因,但湖湘文化对其产生的内在影响更值得深思和剖析。

人是文化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脱离文化而生活。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些积淀在民风民俗和老百姓精神心态、行为习惯中的地域文化,有着很强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基因会影响后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心态和行为方式。湖湘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地域文化,以忧国为民、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吃苦霸蛮等独特精神著称。这些文化基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湖南人的精神心态和行为方式,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当代湖南人,在推动湖南社会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打上湖湘文化的烙印。

透过湖南动漫产业经历从辉煌到沉寂再到华丽转型的过程,不难发现,湖南人所具有的那种心怀天下、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吃得苦霸得蛮和单打好斗的性格特征展露无遗。一方面,动漫湘军之所以兴起,并能从挫折中再创辉煌,既得益于先人一步捕捉到了市场巨大的需求信息,并抓住机遇、抢得了先机,也是他们勇于冒险拼搏、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的结果。而这些原因的背后,蕴藏着的是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吃得苦不服输的湖湘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动漫湘军之所以遭遇挫折,一度由盛转衰,表面看,是由于政策扶持不力,动漫产业投融资环境不佳,人才流失、短缺,转型不及时,内部分裂,等等,但这些原因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缺乏协作意识、唯我独尊、安于守成、霸蛮好斗等消极的湖湘文化因子。因此,“动漫湘军”潮起潮落的背后,离不开湖湘文化的内在牵引。

二、湖湘文化在现代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无论是“动漫先行”,还是“原创动漫游戏”,都离不开“创新”二字,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行为。如此,湖湘文化对“动漫湘军”潮起潮落之内在牵引,归根到底也可以说是对湖南人“创新”活动的内在牵引。湖南动漫产业的曲折发展,较充分地凸显出了湖湘文化在现代创新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满足社会需求是创新之本,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济世为民”的精神特质有利于湖湘人创新志向的形成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运用已有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动。“满足社会需求”“有价值”既是创新活动的目标指向,也是衡量创新与否的首要标准。真正创新的人,他一开始想的是“我做这个东西有什么价值?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因此,创新首先考量的是人的情怀或境界。只有心怀造福社会的美好愿望,高度关切民生发展,具有忧国爱民情怀的人,才会真正迸发出创新的内在欲望。

而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一直是湖湘文化的主旋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屈原的“长叹”、贾谊的“痛哭”,到近代杨度写在《湖南少年歌》里的“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呐喊,无不体现出湖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特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历来,湖湘儿女对家国命运的关注程度和改革社会的意识远较其他地区突出,尤其在近代中國每一个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湖南人总能起到“开风气之先”或“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这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湖湘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而上下求索。

这种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同样被当代湖南人所秉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申请专利而使自己成为世界首富时说:“我只想让全中国人民吃饱饭。”只想让全中国人民吃饱饭!这就是对当代湖南人爱国爱民情怀的最好诠释和责任担当。同样,改革开放初,“动漫湘军”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怀下,面对国内动漫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国家的大力倡导,抓住机遇,成为了国内动漫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开拓者。

2.实践是创新之源,湖湘文化中“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内在品质有利于湖湘人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

如果说“忧国为民”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实践就是创新的发力场与突破点。实践与创新的关系,也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突破原有的指导实践的旧观念、旧思想,形成面向未知实践的新思想、新理论;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创新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只有通过指导人们新的实践活动,才能推动实践创新,从而达到改造社会、造福于民的目的。所以说,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发力场与突破点。

湖湘文化中“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内在品质契合了创新的这一实践性要求。所谓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所谓经世致用,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经邦济世。湖湘学派既重义理思辨,又重躬身实践,提倡“学”必须“致诸用”。明体是为了致用,致知是为了力行,这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湖湘文化的核心。

在经世致用和身体力行思想的熏染下,湖南人大都有不尚空谈、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勤勉务实的精神品性。近代以来,大批湖湘士人承续经世之学,投身实践,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才成就了无数匡世济民的伟大创举。如果毛泽东仅看到了马列主义的真理性,而没有将其与中国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奋力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毛泽东思想并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面对1960年全国罕见饥荒而立志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让中国人民都吃饱饭的袁隆平,如果只是从遗传学的角度了解和掌握了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而没有迈开双腿,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在茫茫原野中去寻找那从未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并不断进行试验、选育、试种,就不可能解决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样,如果“动漫湘军”的开拓者当时仅以媒介人的慧眼,洞察到了国内动漫市场的广阔前景,却没有紧握时机,率先转向动漫业,并进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就不可能有湖南动漫产业的异军突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躬身实践,才能成就梦想。

3.创新需要勇气和担当,湖湘文化中“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有利于湖湘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因此,需要创新的勇气和冒险的精神。首先,创新意味着改变,推陈才能出新,这必然会触犯一些“权威”,遇到一些“禁区”,承担一些“非议”,只有充满创新勇气与激情的人,才敢于质疑、敢于对权威说“不”。其次,创新意味着风险,做前人未做之事,没有现存的经验,加上各种内外因素的牵制,成功或失败皆有可能,这就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在湖湘文化的在内精神品质中,就蕴含着“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强烈冒险精神和创新勇气。湖湘人自古以来不仅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而且以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见著。尤其是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因子得以大力传承,其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对近现代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在鸦片战争之后面对中国之衰弱,魏源力主变法,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开向西方学习的先河;谭嗣同呐喊“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亡则中国亡”,认为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的,而今中国没有人敢为变法而流血,此乃中国变法未竟之原因,因此他振臂而呼:“有之,请自嗣同始!”充分体现了其敢为天下先,不惜流血牺牲的求变创新的大无畏勇气和担当精神。同样,作为我国原创动漫先行者,湖南动漫人率先涉足国人尚处陌生的原创动漫制作,并率先实现动漫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也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敢为人先、勇于求变创新的湖湘精神。

4.创新需要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精神,湖湘文化中“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特质有利于湖湘人走向创新成功的彼岸

如前所述,创新充满各种阻力和风险,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挫折甚至无数次的失败,尤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当代,创新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相当困难。因此,创新除了需要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胆识,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困难面前不退却、遭遇挫折不气馁,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的非凡意志。

而“坚韧执著、百折不挠”正是湖湘文化的突出品质之一,也是受湖湘文化浸染的湖湘人传承已久的一种精神特质。据考证,它源自湖南昀早三苗先民身上本就具有的勇敢好斗之血气;也源自“江西填湖广”后众多移民身上具有的勤奋创业、自立自强、开拓进取之精神;还源自地处内陆、山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使湖湘人在长期艰难生活中所形成的强悍刚毅、勇武好斗之习性。在三者融合共振下,坚韧执著、吃苦耐劳、霸蛮好斗便成了湖湘文化的一种精神特质,“吃得苦、霸得蛮”也成了湖南人的一种性格标签。历代以来,正是这一性格成就了无数湖湘志士。如王船山在年轻时举兵抗清失败后,誓死不降,虽“窜身瑶峒” “席棘饴茶”,却专心修研重振明朝河山的法门,终成大思想家;曾国藩为首的湘籍将士屡败屡起、百折不挠,“扎硬寨、打死仗”,最终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佳话。

流动在湖南人血液中的这种“坚韧执著、百折不挠”的文化传承或性格基因,无疑也会有助于当今湖湘人在充满艰难险阻的各种创新活动中走向成功。“动漫湘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历了从辉煌到沉寂的潮起潮落,在因多种原因而陷入沉寂后,并没有丧失信心就此沉沦,面对融资难、人才流失、市场低迷、产业融合不佳等各种困难,他们不断反思,调整策略,寻求突破,凸现出了湖湘文化“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气质。

(二)劣势

湖湘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现代创新视域下,形成于农耕社会的湖湘文化也是瑕瑜互见,存在的一些历史局限甚或缺陷对现代创新具有阻碍作用。

1.“官本位”的人才培養观,不利于现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湖湘文化具有极强的政治伦理特色,历来侧重人与社会的关系,轻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强调经世致用、注重践行,但“致用”“践行”的主要是儒家“修齐治平”那一套,甚少关注和涉足经济等其他领域。如此传承教化年深月久,便逐渐形成了湖湘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官本位”文化,使得心怀天下的历代湖湘人特别注重“学而优则仕”,把中举做官,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作为最大的、首选的人生目标。直到近现代,这种观念都没有多大改变。这也是导致湖南近代以来实业科技人才寥寥,工商业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虽然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湖南人的这种文化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已经深入致骨髓、凝固成性格的文化观念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湖南人尤其是湖南乡村人的行为选择,教育上重文轻理更轻工,职业选择上重仕途轻专技。其结果,一方面造成湖南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大众科学技术知识素养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已有科技人才也容易实现学术与政治的结盟,难以做到真正潜心学术。

如果说,在社会动荡、国破家亡的历史时期,这种选择尚可视为社会需要的反映,那么,在和平时代,当发展成为第一要务时,创新已不只是、甚至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政治制度、国家治理方略上的创新,而是全域性的创新,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这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创新人才和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显然,“官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已不利于现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动漫湘军”的沉寂,与创新人才缺失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在原有创新骨干被挖走、流失后,因缺少后备人才导致补位乏力;另一方面,企业转型和产业融合,还需要创新型的营销管理、投融资管理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可正如贺梦凡后来在反思宏梦时所说“目前,动漫行业里主体还是文化人居多,做一个动漫作品驾轻就熟,但做一个产业还有很多问题”[4],“在创意产业和零售两个业态的融合上,宏梦似乎一直没有找到感觉”[4],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一一缺乏相关人才。若聚焦于当时相关政策为何支持不力的深层原因,其实归因之一也与当时政府部门缺乏真正既懂经济、懂市场,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有关。

2.湖湘文化中相对保守和单打独斗的思想与开放融合、海纳百川的创新要求相悖

地理特征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天然的影响。湖南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并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内陆省份,自古以来与外界的接触有限,犹如“大陆腹地中一座紧闭的城堡”。闭塞阻障了人的视野和心胸,山多路险地不平造成的分散居住和劳作也养成了人们单打独斗、事事靠己的习性。因此,湖南人既有敢为人先、“霸得蛮”有拼劲的一面,又有封闭保守、缺少开放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的一面。这种矛盾意识可称之为“城堡意识”。在自己生活的“城堡”内,敢为人先,霸得蛮、有拼劲,争强好胜,但对城堡之外的陌生事物却有着强烈的抗拒和排斥心理,更缺乏冲出“城堡”的开拓之心;在自己的“城堡”出现危机、身临绝境时,往往能挺身而出、以死相拚,但和平时期,则易滋生守成和虚骄之气。由此孕育出的湖湘文化必然具有顽强自我、排斥开放、安于守成的特性,不如沿海文化那样富有开拓扩张的内在活力。

而现代视域下的创新,已然不是前科学时代“作坊式”的个体攻关,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现代创新需要多学科交叉,需要不同主体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企业、投资金融、法律等不同领域支撑,是多方参与、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创新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往往一项创新成果推出没多久甚至来不及推出,就会被更先进的创新所替代。因此,走创新发展之路,需要开放融合、海纳百川的合作精神,既要面向全国甚至全球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又要走出去,把自己不会做的让会的人去做,走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之路。

显然,湖湘文化中相对保守和喜欢单打独斗的文化基因,难以满足现代视域下的这一创新要求。湖南动漫产业当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方面没有继续从内容上创新,尤其是当省外手机游戏产业兴起之际,湖南动漫企业却安于守成,错失这一创新升级的良机,甚至抱着传统动画制作自我膨胀、盲目扩张而受重创;另一方面没有实现资源整合,企业内部、相关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投融资市场与企业之间以及产学研之间,没有实现有效协同,未能像杭州那样拧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3.湖湘文化霸蛮好斗的文化基因容易造成固执己见、缺少包容妥协,甚至窝里斗,也与需要团队合作、开放融合的创新要求相悖

“霸蛮”是湖湘文化的又一个精神特质。“蛮”是湖湘文化之源,“四塞之地”的湖南,民性多流于倔犟。正如粟戡时所说,湘人平时毫无异人之处,一遇压抑,则图抵抗,每以生命为孤注。这既是优点,也是缺陷。一方面,表明湖湘文化具有强烈的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湖南人只要是自己认准了的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锲而不舍,敢于“扎硬寨、打死仗”。但另一方面,却也表明湖湘文化缺少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有一种认死理不拐弯的“霸蛮倔犟”特质。而这容易使人性躁气盛,不能虚衷求益,也容易使人往往为了坚持一己之见而缺乏大局意识,不懂得必要的包容和妥协,甚至因各不相让而出现“窝里斗”。

这种根植于湖南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显然有悖于团队合作的创新要求。如前所述,現代创新是团队合作、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式创新,每个参与主体都有独立的自主意识、利益诉求和创新见解,不同主体间不可能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会有冲突。这就需要相互之间良好的沟通、善纳、包容和妥协。若一味地坚持己见,一言不合就一拍而散,甚至斗个你死我活,这样的团队是绝无可能创新成功的。湖南动漫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之际,因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就凸显出了湖湘文化基因的这一劣势。

三、结语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撑。所谓创新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中形成的乐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崇尚和鼓励创新的行为,激励和奖励创新结果的价值导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5]。这种文化涵养着一种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社会意识,一种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社会氛围,一种尊重个性发展、去除浮躁心态的社会环境,一种鼓励创新、协同创新、共担风险的社会机制。它能唤起社会成员无穷无尽的创新欲望、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湖南要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也必然需要这样的文化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对传统湖湘文化进行深入反思,正确认识创新视域下传统湖湘文化的优势与局限,对有益于创新的优良文化传统,要深入挖掘、积极改造,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对不利于创新的消极面要深入剖析,努力加以克服。另一方面,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创新要求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传统湖湘文化毕竟是历史的产物,不可能完全适应现代湖南创新发展的要求,必须根据新的时代、新的湖南、新的历史任务,增添和培育新的湖湘文化基因。这种新的湖湖文化,应该是吸取了传统湖湘文化优良传统和体现湖湘特色的、能适应现代创新发展的崭新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华峰.200余家公司博弈长沙动漫游戏展[EB/OL].( 2014-07-14) [2018-07-12]http://book.sina.com.cn/compose/2014-07-14/1615 650011.shtml.

[2]江南.动漫节点燃杭州创意引擎[EB/OL].( 2010-12-31)[2018-06-08]http://zj.people.com.cn/GB/13634899.html.

[3]蔡旻旼.年添二十余家企业,动漫湘军回来了[EB/OL].(2017-07-16) [2018-08-11]http://news.163.com/16/0716/09/BS38Q4NJ00014Q4P.html.

[4]张宁.《创酷》宏梦的反思[EB/OL].(2011-03-29)[2018-06-08]http://www.iceo.com.cn/chuangye/60/2011/0329/213479.shtml

[5]眭平.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撑[J].科技导报,2013 (18):11.

猜你喜欢

湖湘文化创新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浅谈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