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讨①

2018-05-14李莉张燕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所有制产权混合

李莉 张燕霞

[摘           要]  通过对混合所有制的内涵进行阐述,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提出目前混合所有制办学正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引发大家思考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使学校、企业和学生效益最大化。

[关    键   词]  混合所有制;产权;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241-01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校企合作由此衍生并发展,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办学主体多元化被提出并被多个利益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2014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第一次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

一、混合所有制的内涵

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主要应用于经济领域,也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它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股份制经济或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济,其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融资和整合各类资源,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混合所有制又被引入职业教育领域。

二、混合所有制办学运行机制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专业和成立二级学院等。订单式培养也可以理解为“按需定做”,这种合作模式只涉及培养内容,与学费分成、设备投资等无关。校企共建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与订单式培养类似,但学生的学费会比普通学生高出差不多一倍,双方按协议进行学费分成,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二级学院模式主要由校企双方按协议确定投入比例和分成,参照企业运营模式,成立“类股东会”,设置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整个培养过程主要由企业承担,并负责推荐学生就业。

三、混合所有制办学面临的困惑与难题

(一)混合所有制办学面临认知上的偏差

筆者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考察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人群甚至是个别学院领导对混合所有制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只要是企业参与教学,企业对教学有投资,就是混合所有制办学,而忽略了产权界定等多个方面。关于产权的界定是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核心,但也是难题所在。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属于公办,若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必涉及国有资产的处置,但这一环节又缺少法律依据,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不敢轻易尝试,能做的就是打擦边球,不考虑产权。说到底,目前不管是校企合作订单班、共建专业还是二级学院,这些都是多形式化的校企深度融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办学。

(二)混合所有制办学运营模式该如何选择

目前,最接近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是校企合作二级学院,但就实际情况来讲,现有的二级学院只是实现了日常管理的独立,若涉及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就要考虑未来是采取股份制、理事会,还是独立法人单位的模式进行运营,各模式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如何解决,还要考虑高职混合所有制办学与三本的区别、与社会培训机构的区别在哪里,它的性质该如何界定。

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校企双方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培养过程是企业从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等一条龙管理比较好,还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较好。共同参与的话,校企双方有些方面的理念不同,学校的方式方法会约束企业;若是企业一条龙管理,有没有弊端,学校的责任和功能又如何体现,这些方面都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实践和探讨。

(三)混合所有制办学各省的基础条件不一

一般情况下,校企合作专业的学费都会比普通专业高一些。通过考察调研,目前大部分的校企合作专业收费在9000元左右,但省份不一样、学校不一样,分成比例也不一样,有的是对半分,有的是企业多、有的是学校多一些,没有统一的标准。另外,校企合作学费的确定有些省份是审批制、有些省份是备案制,涉及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等多个部门,部分省份的校企合作学费审批有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专业的招生。再有就是关于招生计划方面,有些省份招生计划是从总盘中切分,有些是单列。通过调研,部分校企合作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校企双方都想要扩大招生,但若不单列,从总盘中切分就有些困难。

四、结论

混合所有制办学正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正在进行积极的实践试点,无论未来以何种方式运营都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最终目的是多赢,站在政府的角度、企业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大家所寻求的利益点该如何平衡,这是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关键考虑因素。学校教育是公益性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企业看中的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学校看中的是企业的专业技术和就业岗位,二者怎样结合能让效益最大化,需要大家深思。

参考文献:

[1]库向芳,张晓飞.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特征和效率[J].现代企业,2007(4):32-33.

[2]董圣足.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内涵、样态及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6(3):52-56.

猜你喜欢

所有制产权混合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运算大篷车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产权
混合咖啡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