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8-05-14章永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实实训技能

章永曙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训练中领悟理论知识,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训,由此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要有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合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与理实一体化相对应的教材,能更好地反映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方式。

[关    键   词]  电子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32-02

我校创建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过程中,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中职毕业生。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部分核心课程推行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理实脱节的现象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承担,各自独立备课,相互之间也没有联系,各上各的课程;二是有的课程虽然有理论部分和技能实训部分,但却是各自独立,没有相互融合。这种“理实分家”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构建和技能的形成。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对实践技能操作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多数学生感觉这些课程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厌学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中职教师应根据中职专业课程知识的难易程度,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教师、学生共同融入教、学、做之中,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训练,积极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实训项目和相关技能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理实一体化教学还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并予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学生今后就业、深造学习等奠定基础。

二、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建设能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偏多,缺乏的是有实践经验和实训教学能力的教师,而实施理实一体教学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合格的教师。(1)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转变,中职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还要通过实训让学生获得进入企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转移时所需的继续发展的能力,例如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2)培养“双师型”教师,即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擅长实践教学的教师。我校电子专业的教师多数担任理论课教學任务,他们对技能掌握不精,常常无法正确地指导学生实训,而实训指导老师对于理论部分又无法讲透,这就需要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将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指导学生解决实训过程和生产中的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我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法:(1)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掌握各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相关的职业能力。(2)让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参与实训教学、共同制订理实一体实训方案,互相交流,补上各自的短板。(3)加大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聘请多位技术骨干等到校担任电子工艺、家电维修、电气安装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聘请专家召开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高超的实操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带进课堂,教师在向兼职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

(二)编写符合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相应的教材将实训过程中的相关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融入各个实训任务中,但现阶段,很多教材是以各自的学科体系来编写的,无法作为理实一体化教材用,有的虽是理实一体化教材,但教材中的设备与学校的配备设备差异较大,教师教学时就需要不断地修正,这类教材用起来也就不能得心应手。这时,就需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在编写之前,要先研究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罗列所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必须练习的技能、该行业岗位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及现代电类企业所使用的与这门学科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制定该课程的教学标准,然后按教学标准开发符合本校设施的“教、学、做”一体的校本教材。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时,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例如,我校电子专业课程——电子装配、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等,原教材是以各自的学科体系编写,教学内容相对独立,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专业组研讨后,根据实践需求,以项目为形式,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电子技能实训》,将这几门学科知识打散,通过项目中的任务将它们关联起来,学生完成任务时,也就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种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打造符合实践需求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场所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是要有符合它要求的实训室,所以要加强电子专业实训教室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根据课程配置相应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如电子工艺实训室、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或电子产品生产实训基地等。理实一体实训室或实训基地中至少要有教学区和操作区,条件允许时还可设置专门的资讯查询区和物料区等。教学区是教师进行原理讲解、操作示范、技术研讨的区域,应配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具有实训所需图像、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设备或大屏幕一体机,通过实操视频,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要领,让学生更快掌握操作技能;或播出安全注意事项和错误操作视频,对学生进行警示。如果实践操作区具有与企业相近的生产设备,类似的生产环境,学生在企业工作时将能更快熟悉相应的工作岗位。

(四)建立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因为技能考核主观性较强,缺乏简单易行的评价标准,实行起来也较麻烦,所以实训教师往往不愿花较多的时间进行考核,即使考核也更多的是注重结果的评价,这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样不正确的评价方式也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大多数学生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对中职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应常态化,对理实一体的每个项目都要评价,要重视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体现的素养进行评价,要从多种角度多元化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成效。评估学生学习质量的人可以是学校指导教师、实习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小组互评,评价内容除了理论掌握情况外,还应包括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完成項目时学生体现的专业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组织能力、相互协作能力等。

三、结语

理实一体化是培养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但在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理论知识和实践不能很好的融合,教师代劳过多而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教师理论认识不足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停留在表面上,课堂中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多次切换,致使学生的纪律和教学秩序的掌控较为困难等。在实施教改的初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是难免的,但教师要充分研究理实一体教学方案,认真实施,收获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与思考,找出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持续下去,让中职学校不断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金慧.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243-244.

[2]申凤琴,孟宪芳.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70-71.

[3]刘苹,周冠生.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65-66.

[4]俞艳.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理实一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21-24.

[5]于博.浅析中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J].电子制作,2016(4X):59.

[6]王剑.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实施[J].亚太教育,2015(23):46.

[7]刘文霞.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115-116.

猜你喜欢

理实实训技能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农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讨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拼技能,享丰收
《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的体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