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合
2018-05-14吴丽娜
吴丽娜
【摘要】随着音乐乐器逐渐进入课堂,口风琴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不同,学习程度将不一样;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吸引孩子的兴趣。为此,本文将分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以口风琴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口风琴教学;小学音乐;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音乐教学在小学素质教育的方式飞速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音乐教育也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孩子往往拥有较好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养。而口风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乐器,看起来小,却能独自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以及与其他乐器相结合共同演奏。因此如何将口风琴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十分关键。以下将从学习环境、夯实口风琴基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造表演平台四个方面出发阐述。
一、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
虽然口风琴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乐器,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随心所欲用它演奏出美妙的声音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老师指导下循循渐进,让他们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老师能把学生带入音乐意境更易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带引导式的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逐渐走进老师所教学的那个音乐情境下,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对口风琴的学习。
二、夯实口风琴基础
口风琴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学习,但是想要演奏出动人的旋律,需要扎实的基础。犹如盖楼建房一样,只有下面地基坚实牢固,上面的建筑才那么耀眼。因此,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口风琴基础能力,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能快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训练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专门的提升训练。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以及理解能力不同,老师不能一开始就进行提高性教学,这样会揠苗助长。在进行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掌握吹奏技巧方面。众所周知的,吹奏口风琴离不开手指的控制和吹奏时气息运用,这两部分影响因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才能使吹奏的效果更加完美。在重视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要指导他们掌握乐谱,熟悉乐谱能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乐感,拥有良好的乐感有助于了解这首曲子的整体结构,顺其自然地明白它的难点。只有掌握好口风琴的演奏技巧和拥有良好的乐感为后面的提高性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与乐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可以通过乐器演奏表现出来,而乐器也只是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当孩子们通过学习接触乐器,不仅对其本身进行了解,更是对音乐的一种体会感受,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认知。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按不同歌曲的类型与口风琴相结合的方式。当学生已经拥有坚实的演奏基础,能完美的吹奏出一首歌曲时,就可以更加注重口风琴与人的演奏风格相结合。学习歌曲的过程,将口风琴作为辅助工具,将歌曲的灵魂融入演奏中,不仅可以丰富音乐的内容,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使音乐课堂不再是枯燥单一的唱歌。比如荷塘月色这种歌,小学生可以通过口风琴演奏出它的灵魂,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在吹奏的过程中,把握歌曲音律与口风琴风格相映衬,不断体会学习,发现两者之间的缝隙,由于口风琴的音阶有限,某些歌曲不能完全的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自己融会贯通。当老师开始讲解乐谱时,孩子们应该全神贯注,虚心求学,这样才会走进音乐世界的大门,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四、提供表演平台
小学生处于心智开始发育、自我认识的一个关键时刻,他们十分渴望被家长们认可、宠爱。他们往往为博得大家的认可、表扬而努力。希望自己的努力被肯定、被夸奖,而口风琴这个简单的乐器恰好能实现他们的愿望。口风琴可以有助于建立孩子们与音乐世界的桥梁,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美好。因此,教师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能提供广阔的口风琴表演平台,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建立自信,落后的同學向优秀的表演者学习,优秀的孩子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帮助,这不仅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有能促进对口风琴的学习,更能提高音乐水平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能动性,让孩子们能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歌曲用口风琴演奏,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既可以在表演平台上展现自己,获得自信,提升自己能力,更能从平台上收获学习的快乐,体会感受音乐的强大魅力。
总之,只有将学习环境、夯实口风琴基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造表演平台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从能让孩子们快乐有效地学习口风琴,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钱淑萍.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口风琴教学[J].启迪与教育(智慧),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