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8-05-14孙丽君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孙丽君

【摘要】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已经跨入了强化核心素养时代。在“发展核心素养”主题的引领下,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许多“跟不上时代脚步”的问题开始显现。针对这种尴尬的现状,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应对,采取何种策略,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大事。本文将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简单的策略分析和研究,旨在与一线音乐教师共同讨论交流,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学;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

“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在国际上出现是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一份报告中,虽是雏形,但也有了“核心素养”观点的具体体现。到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概念框架的具体阐述,2005年正式推向实际应用。目前,欧盟国家的教育一直围绕着“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发展。并且“核心素养”这一主题,日益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趋势。

当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本国课程改革中,推广运用“核心素养”理念之时,在我国“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才刚刚被提及。在“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至2016年2月,中国教育协会才首次公开具体阐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的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核心素养”理念仍旧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的理念似乎占据了我们整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大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核心素养”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更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领域,需要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主动深入地学习,并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實践。

二、简介“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也被称为“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发展、交流以及工作等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态度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目前,每个国家界定“核心素养框架”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素养、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全球意识、解决问题的素养和技能等设置。譬如在苏格兰,围绕着使所有年轻人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有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效的贡献者等四个方面,分别设定了四大核心素养框架的内容。根据这些不同的内容又制定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标准,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三、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自2001年进行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收效显著,因袭陈规的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已有了极大改观。特别是对“双基”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体,重结果、重成绩等教学陋习都已经被素质教育取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素养的培养方面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

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中,自主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有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才能逐渐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当自身应变能力提升了,才能从容、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成就精彩人生。但是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弱的,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更加无法完成自主学习,更无从发展自我的个性。

(二)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培养方面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一改往日“双基教学”的模式,大都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但是在许多优质课的比赛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误把音乐课设计成了一节热热闹闹的游戏课,或者为了进行道德教化的思想品德课,看似活泼生动的一节音乐课,却把音乐本体的东西忽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音乐本体知识缺失,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更无从谈起。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

音乐本身是一门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也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实践育人的价值。在我国新课标中,也大力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予以重视。但是事实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形同虚设,学生思维处于闭塞状态,创新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得到保障。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前行,没有现成的捷径可以复制。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

针对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弊病,作为一线音乐教师不能尸位素餐,现根据自身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一)唤醒音乐感能,提升自主学习素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只有唤起学生学习的本能,对音乐的本体产生兴趣,才能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主动学习,接受音乐的途径是诉诸于感觉器官的感知觉(听、动、视、触等联觉)。小学音乐教师在此环节中,要改变以往以“双基”为主的旧的教育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差异的存在,以发展个性为宗旨,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年级欣赏课《狮王进行曲中》,聆听音乐用对比的音乐手段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强弱,乐曲中狮王吼叫了几声,如何模仿的,学生站起来主动模仿狮子走路,并在吼叫中加入身体的摇晃,对音乐的联觉反应完成得非常棒。

(二)以兴趣促教学,提升创新能力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音乐课成为小学生喜爱的课程,需要教师花一点心思,进行一些教学创新。以人教版《老爷爷赶鹅》一课为例,课堂开始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表演歌曲《咏鹅》,在欢快律动的带动下,学生会饶有兴趣的进入音乐课堂的学习状态中。从激发兴趣着手,设计了“与大白鹅互相问好”的环节,让学生先读准节奏,再唱准旋律。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了“问好”的轮唱练习。由于只有四小节旋律,所以他们很容易就初步掌握了轮唱的要领,为本节课的歌曲轮唱做了铺垫,并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解决了难点。在学唱歌曲时,运用分句唱、分段唱、分组唱、模仿赶鹅的律动唱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欲望,进一步熟悉了歌曲的主旋律,以帮助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增强了学生的读谱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经验,带给他们丰富的内心感受,享受探索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具有不可指向性特点。在低年级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可利用各种人生、打击乐器、发声物体等,探索自然界的各种音乐响,探索日常生活中的音响,探索音乐作品中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和高低,并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创编。又如在《声音的强弱》一课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先从贴近儿童生活的自然界声响入手,通过课件大雨和小雨、狮子的吼叫声和小鸟的叫声等听辨声音的强弱,再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声音对比的音响,接着借助三角铁、响板、铃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让学生在演奏中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与弱。最后教师出示力度记号P和f的卡片,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看力度记号边选择打击乐器演奏,接着引导学生分别用拍凳子、拍手掌、跺脚等动作表现不同的力度,感受声音的变化。

这种将感受、认知与运用渗透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关注实践体验,提升情绪感知能力素养

小学阶段的音乐创编教学绝不能按照专业院校的标准要求,要把音乐创作教学融入到平时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再有探索性、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顺带学习音乐创作方法。音乐课堂要学生实现自主情感体验,是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和唤起自己的情感。作为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我们要诱发、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感情体验,而不是把老师的情感体验简单地教授给学生,甚至代替学生情感体验。学生在进行有意义的音乐活动的全过程中,自己唱、听、动、创是最好的音乐体验手段,也是通过自主情感体验积累、丰富和增强感性音乐经验的过程。

五、结论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历时十几年,其理念对教育教学的渗透远远超过“核心素养”理念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对于我国一线音乐教师来说仍然非常陌生,其实施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与时俱进的学习各种新理论,多渠道寻求解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一线音乐教师加入到对音乐核心素养的研究中来,最终实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