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微”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14吴铭丽
吴铭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及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媒体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的学情后,借助新媒体,以微项目为引领,建立形式多样的微资源库,从而构建“微”教学模式。同时将构建的“微”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基础课中进行实践探索,提出该模式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微”教学模式;微项目;微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及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们借助互联网、自媒体的强大功能,通过网络搜索资料,甚至作业答案。借鉴国外学者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通过微课、慕课,成功地将课堂搬到网络上。这些新媒体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有部分老师在思政课、外语课等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会计课一直是大家公认的学习枯燥的课程,因此,笔者以高职会计基础课为例,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探索另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会计基础课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理论知识点多,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而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面对大量的条条框框、枯燥乏味的原理规则和单调呆板的凭证账簿,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随着网络与数字信息的发展,微信、QQ等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交流工具,学生也经常是机不离手。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战。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首次提出了“微学习”概念,他认为“微学习”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模式。
微教学模式是在“微学习”理念下,借助智能手机,IPAD、微信为微媒体,以教学中广为使用的微课、视频、图片等为微内容,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移动信息化教学方式,其实质是将数字化学习与移动学习进行有机地融合。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以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等为主要的“微”载体,通过手机、电脑等可接入网络的通讯设备随时随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显性或隐性教育的“微”教育方式已开始显露尖角。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陆续推出支持微课堂教学的应用平台,大学课程中的思政课程、语言类课程纷纷开始尝试“微课堂”教学,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庞大的网络资源,灵活、高效、个性化的新媒体技术,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微技术把课堂内容做得更个性化、趣味化。同时又如何把这些课堂内容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常用的媒体传播,于是尝试着对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会计专业基础课进行微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展开探索和实践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新媒体的“微”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以数字电视、计算机、手机等为媒介,向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新媒体不仅是获取大量信息的工具,更是沟通交流的平台。新媒体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翻。新媒体还有便捷、随时、随处,既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任性学习,更方便学生与教师间通畅地交流、答疑解惑。
(二)“微”教学模式
“微”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微博、微信、微群等软件平台,进行互动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文研究的“微”教學模式是指以微项目为载体,以微视频、微课件为主要教学资源,通过微信、QQ群、超星学习通APP等微平台,进行信息化、交互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会计基础课的教学探索实践中,我们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经济业务处理、会计报表等几大主要项目化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把这几大项目各自拆分成若干个小项目,由这些小项目组成微教学模式中的微项目。并对每个小项目制作PPT、录制视频、制作动画等。这些PPT、视频、动画、图片素材及练习题库等形成微教学模式的微资源库,投放到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QQ、微信、超星学习通等微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端等媒介,选择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教室、寝室,甚至在家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三)“微”教学模式特点
1.以微项目为引领,重构教学内容。微项目下将教学内容拆分成独立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更符合当下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微项目的特点是小、短、精,微教学模式中,如何选择、设计微项目是关键。微项目设计时既要考虑它保持独立又完整的知识点,又要考虑视频、课件的时间不宜太长。
如我们把会计账簿作为一个大项目,按照会计日常记账的操作流程,把这个大项目拆分成认识会计账簿、启用账簿、登账规则、登账方法、对账、查找错账、更正错账、结账、账簿更换与保管等9个微项目来完成。这些微项目既是独立的知识点,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2.以微资源库为载体,形式更具多样化。会计基础课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理论知识点多。在微资源库中,学生可以观看图文并茂的微课件,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各种会计资料,如支票、发票、会计凭证、账簿等,把抽象转换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微视频,聆听老师上课,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多次反复学习同样内容,直至真正掌握知识。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微资源库里选择自己所需的微资源,通过直观、灵活多样的形式,使自己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完成自主学习。
3.以微平台为媒介,学习交流更便捷。微平台首先要创建课程学习微信公众号或QQ学习群等微媒体。微信号、QQ群能按教学进度及时更新课程相关资料,同时还能进行师生问的实时、互动交流。微平台的特点是便捷、随时、随处,既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地任性学习,更方便学生与教师间通畅地交流、答疑解惑。
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的功能,给学生的表现点赞、发奖励红包等,调动学习积极性。尽量以轻松、活泼的表扬、奖励方式吸引学生,以及时的反馈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微”教学模式实施
“微”教学模式分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学习状况进行课后的跟踪辅导,我们以会计账簿这一项目为例来阐述微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1.课前,了解后续上课的基本概念及内容,布置思考题。教师通过分析当前学生的学情,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计教案,细分项目,设计制作课件,发布到微平台。如认识账簿微项目,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在微平台中可以学习什么是会计账簿,认识会计日常工作中常用的账簿。这些内容学生根据微平台的微课件和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微平台,身临其境地看到会计工作中实际使用的账簿,以图片、视频代替老师枯燥的说教,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课前学习一般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任务等基础性的内容为主,以明确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为目的。课前,也可以设置相关的思考题,如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有什么区别,为后续的课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埋下伏笔。
2.课中,教师针对共性问题重点讲解和示范,针对性地布置实践项目,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展示和总结评述。如课前的共性问题中,学生可能会问,这些账簿从外表上看非常相似,操作中怎么来区分它们,它们各自又有些什么用途。课堂中,老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通过任务的处理,引导学生区分账簿的异同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不同账簿的用途。对于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重点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引入下堂课要讲的内容——登账规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中,是学生与教师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是老师解决学生学习中各种疑难杂症的时候。基于新媒体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只发现自己出错的地方。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出错最多的知识点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掌握知识要点和操作要领。比如在登账过程中有些学生出现文字写错,有些是数字错误,也有粗心的学生会出现跳行跳页等重大错误,这些常见常犯的错误如何去补救。有些同学比较认真仔细,依照视频或课件中的示范,一点错误都没有出现,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只能说会依样画瓢。因此,课中是整个微教学模式的关键,需要老师把课前及课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评述,强调要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提炼注意事项等。
3.课后,利用微平台进一步复习巩固课中的重点内容。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平台继续为学生答疑解惑,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更新微资源库。对教学重点、难点可以适当增加练习,学生可以在微平台上进一步复习和巩固知识。当学生完成一个大项目时,可以利用微平台进行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利用微平台,展示学生会计账簿等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间的差距。
课后的微平台,更多的是一个评价、衡量、交流学习心得的工具。利用新媒体的点赞、评论、回复、转发等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在线测试系统,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學习程度:利用群聊、实时沟通技术,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延展思考。
我们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微教学模式对课前和课后的辅助教学作用更为显著,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多样的微资源库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便捷的交流工具畅通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
三、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微教学模式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微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媒体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传播知识,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新媒体用语音、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这些知识通常是以知识小点出现,因此,这种模式下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微平台无法控制不自觉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
微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自觉学习,而高职大部分学生存在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习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在观看视频或课件时,容易开小差,比如看其他视频或者打游戏等。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等,及时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而微平台上,老师是通过远程、网络等与学生沟通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容易忽视对学习不自觉学生的教育。
(二)碎片化学习容易造成知识的不连贯
碎片化可以指的是学习时间的随时性,也可以指的是知识点的独立性。因此,学习时间的随意性,会加大知识的遗忘率。学生们更关注一些操作性的视频、动画等,很容易遗忘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而微项目是以独立的知识小点的形式设计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概括能力差,不会将独立的知识点连贯起来,进行融会贯通。比如,学生在学习经济业务处理时,单个销售业务会处理,单个采购业务会处理,如果把企业一个月发生的所有类型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处理,部分学生就会思路混乱,不会分析这是什么业务,该怎么去处理。因此,对那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涉及到综合运用知识的项目时往往表现较差,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