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成及对策研究
2018-05-14韩旭
韩旭
摘 要:当前,高校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分工,使其承载的压力较大,一些辅导员逐步显现出工作热情渐趋淡化、人际关系步入低潮、价值取向黯然失色等职业倦怠现象,这与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出現偏差、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以及投入与回报呈现反差等正相关。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国家、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形成合力,多方面多角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寻找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良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缘由;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1-0019-0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指导者和实践者,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建设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劣,关乎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高低。然而,现实中辅导员在工作地位、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倦怠的科学内涵及表现
“职业倦怠”(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首次提出的,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在心理健康领域使用。后来,他用这一词汇描述在助人行业中因工作时间超长、劳动量过大和工作强度过高而经历的一种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高校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使其易于陷入职业倦怠的漩涡,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工作热情逐渐淡化。“辅导员工作职责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外,已经延伸到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学习督导以及繁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方面,贯穿于新生报到、注册、军训、体检以及平时课堂纪律和出勤督查考核、考纪教育、宿舍卫生安全检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文明离校等全过程。”[1]辅导员充当多重角色,既是管理者、服务者,又是教育者,压力来至多个方面,特别是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和工作强度过高等,使辅导员经常出现乏力感、烦躁感和焦虑感等不良情绪;另外,一些高校的部分辅导员由于年龄过大,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更是大打折扣,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时常出现紧张、焦虑、无助和压抑等异常心理,出现排他性。这些现象往往导致辅导员失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失去对学生的关注,逐步厌恶该项工作和疏远学生等,从而出现消极怠工,得过且过,职业倦怠渐趋形成。
(二)人际关系步入低潮。伴随工作热情的淡化,有些辅导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日趋紧张,易于与同事、领导等发生纷争,与学生产生对立,等等。进而越来越减少和同事的接触,逐步封闭自我,久而久之,即便是原先开朗活泼者,也会慢慢地走入自我的圈子,掩盖自我,形成郁闷、孤独、偏激和消沉等不良情绪,致使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到家庭和睦与人生的发展。
(三)价值取向黯然失色。辅导员工作繁琐,既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又要组建良好的班集体和进行奖助贷的评选,等等。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难以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认同。另外,部分学校对辅导员生活上关心不够,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比比皆是,只看到辅导员的工作结果而忽视日常管理。再者,在工资、待遇和晋升等方面与一线教师有差异,存在不公允的现象,致使辅导员无法看到工作能力和结果与工资绩效的正比关系,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荡然无存,任职时的抱负和诺言不见踪影,离职或转岗现象凸显。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成缘由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其深层次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是辅导员的普遍心理。“辅导员社会认同感是包括其本人在内的社会成员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认同、肯定、积极的偏向”[2],辅导员积极主动工作,希望能得到他人、学校和社会的肯定,从而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但事实并非如此,仅就职称评审来说,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相比就相形见绌,职称与专任教师相差甚远,逐步产生与专任教师的心理隔阂和心理差异。加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联络员(各类通知)、消防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指挥员(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推销员(学生就业)、咨询师(学生日常提问)等多种角色”,[3]其有限的精力与其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格格不入,缺乏进行科研写作的时空,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伴随而来,造成工作上的懈怠和不满,诱发心理疲劳和精力耗竭。
(二)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学校和国家的重视,但是,辅导员的成长和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原因在于:一是岗位要求。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并努力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些高校有关职能部门不能相互协调,辅导员要完成各部门交给的同一繁琐任务,工作量必然加重。另外,高校辅导员大多比较年轻,工作经验少、阅历浅薄、素养准备不足和个人主观努力欠缺等诸多因素,使辅导员在工作中逐步暴露自我能力的不足、成长速度迟缓等现象,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乃至焦虑情绪的出现。二是自我要求。对辅导员来说,参加工作之初都怀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而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与能力逐步弱化,必然造成他们理想与现实相脱节,入职后的现实无法达到他们预期目标,导致心理无成就感,从而助长他们的职业倦怠感。
(三)投入与回报呈现反差。作为引路人和管理者,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的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高低,这里的劳动的价值即投入。简言之,就是投入多少决定回报的大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回报的大小应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是一个变数,而不是常数。现实生活中,高校辅导员获得的实际报酬比专任教师所获相对普遍偏低。从各个高校可以了解到,辅导员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永无止境的日常管理、安全责任和多头领导,让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时间和空间释放自己长期积累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而劳动报酬却与专任教师不能相提并论,致使辅导员逐步陷入低成就感的区域,刚入职时的热情和抱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悔恨和自尊受挫,从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迷茫和不解,进而逐步失去往日的激情和憧憬。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消解对策
辅导员队伍建设关乎着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承载着千万中国人的殷切期望。为此,如何更好地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课题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客观方面
1.优化工作环境
在《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曾记载,“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应证了中国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环境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人是环境中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好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斗志,积极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差的环境,则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意志消沉,甚至堕落。高校辅导员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作支撑。
其一,创设宽松工作环境。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能使辅导员拥有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服务和管理学生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同时,宽松的工作环境,能够减少工作中的压力和不安,有助于辅导员大胆创新,积极进取,为其发展创设空间,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积极引入“优抚政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辅导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予以扶持,进行合理分工和工作职责细化,鼓励他们走出去,积极参加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支持辅导员有效完成学校各部门交给的任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經费支持和物质保障。在职称评审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辅导员专项政策,“应当采用单列指标,独立评审的模式,评价标准应当与辅导员的工作实绩相结合。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和科研项目,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理论研究和交流活动。拓宽辅导员的成长渠道,让辅导员成为高校党政干部的‘蓄水池。”[4]
其三,高效化解心理压力。学校应建立辅导员心理档案,定期和不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学校可依托专门心理辅导机构,“密切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动态,在职业发展倦怠期尤为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的指导,及时解决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缓解职业倦怠情绪”[5]。
2.完善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理念和机制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关键。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从而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其一,坚持公平选聘的原则。在选拔辅导员时,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原则,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把那些思想政治好、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和能发挥模范作用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使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其二,坚持培训制度的常态化。通过不断强化培训,让辅导员树立“以德树人”的思想,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要适时安排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来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其三,坚持因势利导原则。根据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对辅导员因材施教,实行分类培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这既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人才优化的具体表现,从而更好地保持辅导员队伍的动态稳定性。
其四,建立科学评价制度。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评价制度,明确他们工作的重难点,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其工作进行实际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多角度、多方位考察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做到实事求是,能者上、庸者下,切实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主观因素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缓解,亦或根除,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培养健康心态和完善自我管理等主观因素是解决其职业倦怠的关键环节。
1.培养健康心态
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拿破仑·希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学家,他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关键,而消极的心态则是其失败的根源。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课程,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秘笈,学会情绪转移、归因训练和应激训练等,对工作中的不愉快、不顺心学会自我消解、自我调适和矫正,不断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
2.完善自我管理
其一,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新时期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呈献给辅导员的问题层出不穷,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接二连三,要求辅导员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能力。一是要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班集体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组织活动策划能力;二是要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在面临突如其来的问题或事件时,辅导员要有自我判断能力,对事件快速处理的能力,等等。“通过全方位自我学习和培训,辅导员不断拓展视野,获得专业发展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更好地激发起他们投身学生工作的热情,从而消除职业倦怠”。[6]
其二,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体育锻炼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提高人对复杂事务的应变能力,也可以调节人体紧张情绪,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减少疲劳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使个体在融洽氛围中获得和谐发展。辅导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其三,加强沟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常言道,“把你的快乐分享给朋友,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把你的忧愁诉说给朋友,你会减少一半的痛苦”。辅导员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其摆脱困境,营造自身成长的氛围,提高工作质量。辅导员在“与同事协作、沟通中学会找寻认同感,增强归属感,并且将寻到的乐趣同正能量反馈至整个辅导员群体,激励群体的工作热忱和主动性,为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做出贡献”。[7]
参考文献:
[1]陈选华,严凤雅.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及其缓解路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胡金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65-77.
[3]宋美娴,苏亚玲.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重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92-93.
[4]裴慧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干预策略[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5):34-36.
[5]祖磊,张炜,律晶晶.基于人格特质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61-65.
[6]董慧.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自我预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74-76.
[7]温永慧.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