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孝悌思想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8-05-14张俊英严凯邹璇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张俊英 严凯 邹璇

摘 要: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其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在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塑造、人际关系的建立、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孝悌思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1-0004-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是中国家庭、家族、社会、国家日常伦理关系的精神基础。一直以来成为中华民族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是民族的未来,在我国当下,对广大青少年普及中华传统美德,以孝悌思想为切入点,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性格的塑造。

一、传统孝悌思想的内涵

“孝悌”思想,源远流长,在秦汉时期《孝经》就提出了:“孝为百行之首”[1]。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要求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讲求长幼有序,人性博爱。孝悌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孔子对其特别重视,认为“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2]指出“孝”是人的基础,不孝的人不能博爱。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在《论语》中,就有19次提到“孝”,5次讲到“悌”(本作“弟”),可见“孝悌”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孝悌”作为整词出现,首见于《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4认为孝悌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正因为如此,其弟子有若进一步总结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3]2的论断。孔子对孝悌之道的主张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3]4。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4]348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246传统孝悌思想经由孔子、孟子的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先秦以来治国济世的孝悌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孝”,指善事父母,孝敬老人;“弟”同“悌”,指兄友弟恭,和睦兄弟。到了宋代,大学者朱熹对其注解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4]70-71从此以后,朱熹的注解成了对“孝悌”的标准释义。

孝悌思想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广大的包容性、源远流长的影响力,不仅是家庭内部的伦理观念,更是解决家庭家族内部关系,解决父兄之间、夫妻之间、长幼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还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服务于政治的社会公共道德。从传统和现代角度来说,孝悌思想包括了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正直无私、廉洁自律、文明礼貌、尊师敬贤、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家庭和睦、礼谦宽恕、扶危济困、勤俭朴实、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

二、当代中国青少年思想道德面临的困境

(一)亲情观念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一些青少年在家庭被过分溺爱,宠爱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敬老爱幼、尊老行孝的观念日益淡薄,不懂得照顾父母和兄长,甚至把父母兄长的关怀照顾和服务视为理所当然,不能承担起家庭的义务,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不知回报,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父母,完全不顾及父母長辈和他人的感受。

(二)伦理情感缺失

一些青少年,甚至青年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置个人责任和父母期待于不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追求刺激享受,玩物丧志,虚度光阴,学无所成。当没钱花的时候才想到给父母打电话,才想起父母,将父母视为“提款机”,孝悌观念淡薄。

(三)人生理想迷茫

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和侵蚀,部分青少年理想失落、信念淡漠,学习松懈,心态浮躁,并且互相攀比、贪慕虚荣,物欲逐渐膨胀。人生理想世俗化、功利化倾向严重,丧失人生责任感和道德感。

三、传统孝悌思想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一)传统孝悌思想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对广大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孝心,从他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从家庭中最基本的尊敬、孝敬、关心、关爱祖辈,听父母的话,尊敬关心父母,不淘气、不惹父母生气,关心关爱兄弟姐妹等做起,处理好家庭关系。在传统孝悌思想的基础上培养青少年要学会“爱”,要明白正是因为接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天地万物的滋养才得以成长成才。要学会知恩图报,对父母要懂得知恩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兄友的扶持。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的修养和处世哲学[5],更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这样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然后再由感恩并延伸到人性博爱。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246将孝悌思想和人性博爱推而广之,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扶危济困,将家庭孝悌伦理上升为家国责任,济世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253-254。这样,以孝悌思想文化为途径对广大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的效果即可水到渠成。

(二)传统孝悌思想是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的重要依据

《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4]4即儒家对理想人格所提倡的“内圣外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修身(修己),将自身道德修养、心性修养提高,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人格完美的人”,形成内圣;这样才能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天下太平,建功立业,彰显人生价值,从而达到实现“外王”的目标。孝悌既是修身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当代广大青少年现代人格的重要依据。

认真践行孝悌思想,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格自我完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青少年内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意义重大。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弘扬孝悌美德的现代价值,将传统与现代结合,除了制度规范、行为规则之外,还要依靠文化征服、道德洗礼和社会的感召,培养青少年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现代人格。

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在教育过程中,当注重青少年的内心修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胸怀世界、开拓创新,服从真理、勤于学习,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精神,以及懂得心怀感恩,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自律自省等综合素质和良好品质,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孟子提出将“内圣”和“外王”统一,把个人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担当结合,培养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均衡的、健全的理想人格,达到全面发展[4]448-450。正如荀子所言,“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之道全美者也,是悬天下之权称也。”[6]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传统孝悌思想是建立青少年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遵循“孝悌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崇尚孝悌、忠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4认为孝悌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具备的基本品德。对广大青少年来说,从最基本的尊敬、孝敬父母,关心、关爱兄弟姐妹做起。并由此推而广之,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253-254也就是儒家倡导的“忠恕之道”,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帮助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118 ,时时处处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64。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以儒家思想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集体观念,互助精神,通过情感认同,宽以待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372

(四)传统孝悌思想是形成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准则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广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时期,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挑战与机遇并存。对青少年加强以传统孝悌思想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立场,把握前进的方向,使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

(五)传统孝悌思想是培养青少年诚实守信的需要

诚信是忠诚信义的概括,子曰:“民无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8],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修德之本,立人之道,表现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心口一致,要立足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不做违背规律、违背公序良俗、违背良心的事。真诚待人,博济于民是人们为人处事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追求的美德。加强传统孝悌教育是培养广大青少年诚信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竞争,讲求职业道德,讲求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对广大青少年来说,通过学习和自我约束,可以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诚信,这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四、结语

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是中国家庭、社会日常伦理关系的精神基础。渗透于人们生活、交往、社会活动的各领域、各阶段,在当今社会依然保持恒久的存在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在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他们理想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塑造、人际关系的建立、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皮锡瑞.孝经郑注疏[M].吴仰湘,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7):3-5.

[2]陈士珂.孔子家语疏证(卷三)·弟子行[M].上海:上海书店,1987:75-80.

[3]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4]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3).

[5]孙拥军.加强感恩理念教育推进和谐院校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09(20):85-86.

[6]荀子[M].杨倞, 注.耿芸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210.

[7]潘剑锋.论孝悌道德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09):64-65.

[8]沈善增.孔子原来这么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4-6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