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NG动画中点线关系的应用
2018-05-14周峻伊
周峻伊
摘要:本文以点线MG动画为切入点,分别举例分析三个经典的MG动画中对点线元素的应用,进行了对流行的极简主义点线构成MG动画的解读,从而分析出点线MG动画在哪些方面能带给观众怎样的视觉冲击、镜头语言以及构成美。引导我们如何借助这些案例的成功,学习其中的精髓要害,创新出更多优秀的极简主义点线风格作品。
关键词:MG动画;广告;极简主义;点线风格;构成美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2-0080-02
MG动画是介于平面设计与动画片之间的一种创作形式,在视觉表现上使用的是基于平面设计的规则,在技术上使用的是动画制作手段。侧重点是非叙述性非具象化的视觉表现形式。随着这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MG动画以它独特新鲜的新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眼球,并且为动画市场的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MG动画中构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中出现的几个mg动画退去了传统动画中的丰富的色彩形式。仅仅靠着黑白与基础点线构成支撑着整部影片而独成一派,去繁为简,强烈的对比与冲突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耳目一新。
1 MG动画的概念
Motion Graphic简写MG或者Mograph。通常翻译为动态图形或者MG动画,通常指的是视频设计、多媒体CG设计、电视包装等等。1960年,美国著名动画师约翰-惠特尼(John Whitney)创立了一家名为Motion Graphics的公司,首次使用术语“Motion Graphics”,并使用机械模拟计算机技术制作电影电视片头及广告。MG最根本的概念,就是一个字“动”。让静态的元素动态化,或者给予静态的图片新的生命。广义上来讲,MotionGraphics是一种融合了动画电影与图形设计的语言,基于时间流动而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今它更广泛用于电影片头、视觉标志(logo)、网页、手机APP、广告,MG动画几乎无所不在,它以其简约型、灵动性、趣味性、包容性和互动性存在着,它的吸引力远远大于静态文字和图像的信息传达。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信息和屏幕包围着,动态图形在这些媒介中无处不在,可以承载它的媒介数不胜数,几乎任何能使图像运动起来的媒介都有动态图形的存在,动态图形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 试析经典MG动画中点线的应用
2.1 苹果公司MG广告
2013年,苹果发布了两条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系列广告。自从在WWDC大会上首次现身之后,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系列广告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苹果的官方YouTube频道对此的解释是:“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简单的短语配上精美的视觉动画,而这就是打造每一款苹果产品的精髓”。在开场概念广告“Designed by Apple - Intention”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全程只有圆点与线条这些基本元素,却通过组合、变幻又一次诠释了苹果简约不简单的理念。
在影片中,通过圆点与线条不同的排列组合,加以简短的语言,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斷的给观众带来深思。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点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康定斯基曾将点比作零,隐藏在零里面的是各种各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本质上都是“人的”。在此片中人物形象最简化,用圆点替代。而这些圆点运动的轨迹产生了线,这些线条自然也象征了片中人物的生活轨迹。这些点的轨迹进行一个圆周运动,形成一个圆圈,象征着完美(如图1)、(如图2)。
紧接着,影片中出现了大小不同的圆点,相互堆砌、分散、连接、撞击……这些点由于大小和位置的不同,各自发出的声音也就各不相同。它们不停的变幻,相互组合,诠释着每一段文字的含义。有时,它出现在句子的结尾,作为一个属于沉默的标点符号,同时它又在一个存在与下一个存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就这样一则长度为一分半钟的开场广告,全程仅用黑白的国点、线条以及少量的单词组成,它的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字——“简”。苹果试图用最“简”的设计带给用户最棒的体验,这种“简”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简单又如此触动。
2.2 谷德设计网发布:understand music by finally studio
这是谷德设计网发布的一个极简作品。至简线条,知你所知,懂你所懂。影片中依旧采用了传统的点线面构成以及少量的单词组成。如果说上一则苹果公司的开场动画是点为主,线与面为辅的一则动画。那在谷德设计网发布的这个MG动画中,线条就是当之不愧的主角了。康定斯基曾这样对线进行概述的:“存在着一种从点的外部发展而来的力量。这种力量将点按其形成点的方式挤向平面。将它拉开,向着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推动着点。点的中心张力立刻被毁坏了,结果导致了点的消亡。一个新的实体产生了,引向另外新的事物的产生,根据自身的规律产生的独立的生命,这就是线。”线是点的运动轨迹,是点产生的,线产生于运动,这则动画中很好的诠释了线条的动感。
understand music by finally studio中主要讲述了对理解音乐独到的见解,众所周知,一般的乐器都有线的性质,各种乐器固有的音高相当于线的宽度:小提琴,长笛,短笛等发出的音形成极细的线条,中提琴,单簧管则形成略粗的线条。如果说钢琴是点的乐器,那么风琴可谓典型的线的乐器。在音乐中,线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共鸣的手段。五线谱更是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如图3)五线谱微妙的颤动,线与点构成的乐符在五线谱之上穿梭,加以欢快的音乐,带动了整个影片活跃的氛围。圆点带动线条在画面中穿梭运动,加以背景乐,像极了钢琴键盘的运动。以圆点为中心向四周不停扩散的圆周线象征了声波(如图4),从极弱到极强的音的音域,可以通过增减线的强度乃至清晰度来表现。以不断起伏的流动的曲线象征了泛音(如图5)等等。设计者大量的使用了线条带动点和面塑造了音乐中的各种起承转合,点线面不断的组合变幻带来了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力,让人回味无穷。
2.3 华为发布会开场动画《改变未来的开始》
分析了两个国外的经典点线面MG动画之后,我不禁将目光转到了国内的作品。华为作为我国优秀的本土品牌,在201 3年委托Infini Studio为华为创作了产品发布会开场动画《改变未来的开始》。在这则MG动画中用点线面构成传达了:“每一次伟大的变革,都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设计思想。在这个动画影片中,设计者巧妙的利用“点线构成面”这一基础定义,将这些点与线通过精确的坐标形成形态万千的面,再使这些面与面相互组合形成形象的物体,使二维的平面构成三维化。这些点与线不断拆分重组,以自身为元素构成十分生动的三维形象(如图6)。这些元素非常灵活,在短暂的时间内能构成设计者想要传达的画面。这样的设计理念让人不禁想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试图运用线的原理设计高层建筑的最初的重要尝试——在那里,线取代了面。在这种线的结构中,接点或柳丁就是点,是线——点的结构,不是在平面上,而是在空间中。这种“结构主义”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强有力使用的作为点的结合构成的线。这些用点与线代替面去制图的方法在技术上有着特殊的且重要的例子。这种方法机械地绘制坐标图,准确地反映了力的增强或减弱。图示并不注重形象——部分只用线来代替形象。记录下来的图示,看上去一目了然,外行人也看得懂。
自然界中也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点线面的构成。就艺术家而言,重要的是观察独立于世界中的种种自然物是如何使用基本元素的:观察哪些元素是关键,具有什么性质,怎样构成各种综合体。在自然固有的构成法则中,给予艺术家的可能性不是外在的模仿,更重要的是有无可能抛开外在探究其本质,剃去皮毛,让观者能有更直觀的感受,我想这也是《改变未来的开始》这则mg动画中想要传达的本意。
3 对点线MG动画的解读
从以上三则mg动画的分析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简约而不简单。这类打着简约为旗号的动画多为选择mg动画作为载体。这一类动画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拆分化零碎化,抓住其核心,再使用绘画中的基础元素——点,线,面带配少量的词语或者短句的陈述,再加以与画面节奏紧紧相扣的背景音乐来对镜头画面进行诠释。在如今动画作品中人物角色日益精细逼真的同时,这样的选择大胆且自信。它的直观性与跳跃性每分每秒都牵动着观众的眼球,它传达的理念更加通俗易懂,直击人心。在快餐化的今天,这类mg动画以它独有的短小精湛与灵动性更佳容易让人过目不忘,这在产品宣传或益教类动画影片中更占据着其不可取代的位置。
4 结语
相信在MG动画的设计中,此类极简风格的点线面作品依然会络绎不绝,希望每一位设计者都能抛开表现看本质,分析出我们想要呈现物体的基本要素,再巧妙的将点线面构成融入镜头画面中,制作出精良的作品,给广大的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让人回味无穷的观感,将MG动画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点。
参考文献
[1]MG动画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MG%E5%8A%A8%E7%94%BB/20365716
[2]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艺术全集.金城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