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士设计及其特点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2018-05-14刘心宇

工业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启示

刘心宇

摘要:瑞士设计环保、极简而优雅,注重功能性,充满人情味又极具艺术美感。在当今快节奏和高效率的时代特征下,现代家具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情感化的需要。而瑞士设计既注重功能性又关注人的情感:即强调现代又不抛弃传统:既重视当下又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吸收外来资源的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这些都值得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所借鉴。

关键词:瑞士设计;家具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码:1672-7053(2018)02-0017-02

1 瑞士设计相关理论综述

1.1 瑞士设计概述

瑞士被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所环绕,各色手工艺文化、各国艺术气息的相互影响,为瑞士设计师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创造力和无尽的设计灵感。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瑞士用设计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方式。瑞士人的设计靈感取自于生活,通过大胆而强烈的用色、创意十足的造型、精细做工的品质,构建出兼具功能性、视觉性与趣味性、绿色化的作品。瑞士设计师擅长用创意结合当代与传统,造型的朴实精简、细节的精益求精、功能的完善考虑、材料的最大利用,推陈出新的创意造就瑞士的独特风格,赋予产品前所未见的现代感。

1.2 瑞士家具设计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开端,处于工业与手工艺之间的瑞士设计成功地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设计师认为产品不仅需要实用、坚固还需要造型美观。原材加工依靠机器生产,而美观源自手工艺。例如,板椅是典型的瑞士家具,背板上的开孔方便在房间内搬动,牢固的连接设计和丰富的装饰雕刻,成为可移动家具的代表。工艺改革之下,美学的调和功能打破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障碍。进步的美学运动倡导废除所有附加装饰的造型;保守风格遭到追求实用的改革派的抵制;“国家浪漫主义”更好地抓住了瑞士的发展脉络;让纳雷的家具抛弃了新艺术风格,转向了德国的实用性设计。这一时期既无风格的约束,也没有对造型的特别虚饰。

20世纪早期,新舒适主义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瑞士第一件现代的系列家具制造于1926年;汉斯·霍夫曼的扶手椅试图用结构去传达“情感”,被定义为“瑞士式样”;马歇尔·布劳耶的木板条椅,把家具的结构与功能的划分表现到了极致;马特·斯塔姆将现代建筑中重要的悬臂结构成功地转化为一种新的椅子形式。这些作品可以适应系列化的生产,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展现出现代主义和传统风格和谐共处的典型瑞士风格。1929年,在明亮的房间内安放现代、轻质的家具的新生活方式流行开来。

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黄金时期。马克斯·比尔的“美源于功能,美也是功能”的宣言,使得设计师们重视产品形式、功能和美学三者间的和谐。“兰帝椅”是瑞士现代设计的代名词。便于运输、节省空间、创新、可自由组合是这些家具的优点。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展现出瑞士设计的质朴、内敛和含蓄。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开始追求家具的无骨、轻质和可变。设计师通过充气、延伸、折叠、将骨架隐藏在桌面或椅面下、使用塑料和胶合板的等方法来实现。沙发可变为床,桌子可延伸,椅子能变成扶手椅等,笨重的成套家具逐步被取代。

20世纪末,“新简约主义”开始流行。设计师将功能、人机、文化、经济、生态融为一体。家具设计美观而实用,突出人性化、经济性和生态化的特点。瑞士设计师所追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硬纸板和木材是“生态家具”的灵感源泉。库尔特·图特的设计摆脱了传统束缚,以功能主义理念为主,倡导使用廉价材料。“可移动家具”充分展现出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灵活、时尚又舒适,满足了人们情感化的需求。当今的瑞士设计风格百变.设计师通过模块化的造型、独特的材料与美学构成,寻求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平衡。

2 瑞士家具设计的特点

瑞士设计不同于芬兰设计的充满人机的创意,不同于丹麦设计的取传统之精华的优美,更不同于意大利设计的实验与奇想。瑞士设计一向以其创意独特和便捷实用享誉全球,被公认为当代设计的典范。瑞士的设计风格,在沿袭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经典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与精致、简约、实用、装饰等多种元素相融合。多元化、国际化、标准化、日常生活的精致、细节处理的精准是瑞士设计的特点。

2.1 优雅、慢活和精准的生活美学

瑞士家具设计重视优雅、慢活和精准的生活美学。“新简约主义”不同于具有丰富产品语言的后现代主义,它关注潜在的、恒久的美。瑞士设计展现出美学上的创新,倾向于古怪的发明和精神自由,将其作为国家的性格特征。简练造就优雅,细节成就完美。优雅和慢活是瑞士的生活模式,精准是流淌在瑞士人血液里的特质,而慢是精准的必然产物和生活态度。正因为过程的优雅和从容,呈现出精准和完美的结果。瑞士设计注重严谨和高品质,但又不失趣味性。

2.2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向

瑞士家具设计重视可持续发展。国际化的设计与瑞士本土环境的融合在所有设计的标准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的融合,呈现出“差异”中的“统一”。在瑞士,优良的新家具完全可以和精美的老家具组合成完美的搭配,表现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在瑞士的自然条件、社会形态下,包豪斯主张中的很大部分恰好符合瑞士设计发展的需要。包豪斯影响着瑞士的设计法则,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吸收能力。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亦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 人为本的功能创新

瑞士家具设计重视人为本的功能创新。在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社会标准被锁定在“功能”之中。从20世纪步入21世纪,瑞士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严格的“功能主义”传统。每一个居住者都需要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实施中的任何偏差都可以通过家具的移动来填补。例如牌桌,它是可拆装家具的鼻祖;半月形桌不但变成餐桌,还可从狭窄的门口搬入。当室内用途被充分开发和形成了,嵌入式的家具便出现了,最终出现了与每一个房间的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的“周期家具”。便宜的、支付得起的生活意味着要在一个更小的空间里来实现同样的生活方式。想要满足相对局促的房间的需求,家具应该是轻便的,可折叠、可变形、可拆装。功能和舒适是瑞士设计的灵魂,一件家具通过创造性的巧思来适应任何需要,可以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物品和一个“快速变脸的艺术家”。

3 瑞士设计及其特点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瑞士设计饱含了优雅、慢活和精准生活美学、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向和以人为本的功能创新。瑞士设计凭借着一点趣味性,一点打动人心的平易感,温暖着设计,温暖着人的心,同时也足以启发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革新与创造。

3.1 对现代家具设计情感化的启示

瑞士设计追求慢活和精准的生活态度,重视优雅的生活美学,这些都值得中國当代设计师学习和借鉴。家具产品通过设计师之手创造出精美、极具诱惑力的外观,散发出最直接的审美感染力,为物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除了家具的形式美还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情感化设计使得家具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和富有生命力。家具的美学影响是其用途的一个内在特征,美和实用应并驾齐驱。当代家具设计,单方面注重产品的形式或功能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应当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呈现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情感化设计。

3.2 对现代家具设计功能创新的启示

瑞士设计师追求创新,而这一点正是当今市场所需要的。只有创新才有竞争力,是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创新设计是设计师创造力的表现,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亦是时代的要求。设计师应善于发现、勤于探索,找寻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问题和需求,然后通过功能创新来改进和解决。把一些产品的功能拆分、提取、重组,实现一物多用。比如瑞士军刀,小巧的折叠工具集众多功能为一身,一件设计可同时解决多个问题。一物多用并非是多种功能的生硬堆砌,而是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有机的融合下变得协调统一。

3.3 对现代家具设计绿色化的启示

瑞士设计重视可持续发展,自然更切合时代的要求,为当下家具设计提供创作灵感。绿色化设计在实现环保的同时,又使得物尽其用;在具备形式与功能的同时,又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可以降低环境负荷与资源消耗,实现家具设计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局促的生活环境中,空间中家具数量的缩减,无疑可以为小空带来最大的利用率。这既是一次再设计,又是一次功能的革新。设计不仅能改变生活,同样可以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此来减缓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速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率,这将成为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现代家具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对家具实体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对感官、对审美的需要。我们应继承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吸收外来的设计精华,然后发展。只有带着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对家具的设计内涵、造型规律、结构工艺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制作,家具艺术的理解才会深入和透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分析研究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以往家具设计中精华的部分予以保留和弘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良创新,这样才能在时代变化中不断发展,使家具具有持续的生命力。现代家具的设计要抓住情感化、功能创新和绿色化的设计方向,并注入新的设计理念,保持开拓创新的旺盛精力.从而促使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取得巨大飞跃。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启示
莱维分形曲线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