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空心化”背景下技术下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05-14王宝宜张红王喆
王宝宜 张红 王喆
[摘要]农业“空心化”是指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减少,造成农业产业结构“空心化”,且改变其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在此背景下农业技术下乡面临机遇和挑战,社会现象背后往往有诸多社会事实因素的影响,农业技术的下乡涉及:农业生产者、农业生态、农业区域文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基于技术伦理视角对农业技术下乡进行哲学性的反思,并提出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观点。
[关键词]农业空心化;技术下乡;技术伦理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1 農业技术下乡的机遇
农业“空心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外流。农业技术下乡带来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弥补了流失精壮劳动力的损失,另一方面又弥补了农业人口缩减带来的农业产量的下降。农业机械化所必要的条件是农业规模化,因此农业“空心化”中存在的土地荒废、土地闲置和弃耕现象,可为农业规模化提供可供利用的土地,且新技术推广和土地规模化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契机。技术下乡带来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又可以降低农业投入总成本。
农业技术下乡的动力机制分为:政府推动型和村社主导型,在农业“空心化”背景下,国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策扶持,为农业技术下乡提供技术专家和必要的资本补助。村社组织为了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和本地区农业发展也需要求助于技术推广和应用,因而村社鼓励搞大农业生产,引进农业企业和促进农业技术下乡。
技术下乡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关系也随之适应性升级,此时出现精壮劳动力部分回流从事新农业生产,同时也导致了不适应新技术的人员的逃离,并入城市发展的人口红利。技术下乡带来了双向流动使得农业活力进一步激发。技术下乡的推动促使农业生产走非人力为主的高度集约化道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农业技术进步以此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为农业提高生产率,为工商业提供劳力。
2 农业技术下乡的挑战
2.1 技术与农业生产者
系统的构成不止需要一个要素,农业技术下乡不单单是技术研发的过程,更关键的构成部分是技术传播。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产业链的扩展,对于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懂得如何使用新农业技术产品已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而将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培养成农业科技研究及农业产业运作的高水平人才也不现实,更具可行性的是结合各地实际与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农业生产者专门设立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着力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管理经营知识的学习型人才,长此以往,不仅能带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也会整体提升。
2.2 技术与农业生态
当前社会整体都面临着食品安全这一难题,问题虽不仅存在于农产品生产这一环节,但是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需分析根源,以期采取妥善方式进行解决。农业生产离不开包括肥料、农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会有效的提高农产品产量,直接结果就是为农业生产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的缺陷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质量与用量极大程度上由农业生产者主观决定,且当前农业投入品新技术成果主要功能还是增产,环保效益并不会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大多农业生产者也不会意识到无机农投品很容易造成土壤酸碱平衡被破坏、危害环境,所以低成本高收益的无机农投品无疑成为大多农业生产者的最优选择,这也直接导致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是以破坏土壤、污染作物为代价。要治理农业生态,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环境技术的发展与成果应用,减轻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负荷,另一方面要调整农投品技术研发者的生态观,将生态效益考量纳入技术设计研发过程之中。
2.3 技术与农业区域文明
农业技术下乡进程的推进成就了农业生产者通过新技术的利用,可以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提高效益,而随着农业技术利用的深化,农业生产者的本质逐渐异化,年轻一辈的农业生产者为提高创收效率,极度依赖新技术的应用,原本形成的生产习惯发生了改变,生产的时间、方式、作物类型皆以技术应用的条件为标准,农业生产者失去了能动性,农业技术反过来统治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关联日益密切。除此之外,农业技术下乡也推动了其他技术的下乡,新技术对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已不仅限于生产方面,生活方面也走向“技术化”,农业生产者的生产习惯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剧变,日渐趋同于城市区域,这导致了农业区域长久以来形成的特有的文明遭受了巨大冲击,许多农业区域文明的组成部分将无可挽回地失去。
2.4 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
农业技术下乡直接造就的是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二三产业的间接影响较不明显,反而过分专注于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以及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导致了农业劳动力过密化的产生,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人均农业收益降低,这也是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的原因。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第六产业”理念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过去我们着力于提高农业人均收益,其实改换思路,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提高农业区域居民的人均收益,意即推动农业区域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在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的同时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流,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也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途径。
2.5 技术与农业安全
农业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农业生产需要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为前提,生产要求高、经济效益低、总体需求大等因素都会破坏供需平衡,粮食供应保障的缺失极易影响市场的经济秩序,粮价的波动也会对整体物价造成影响,尤其国外冲击使得许多农产品的自给率不断下降,对海外市场依赖度提高,进而也弱化了我国政府的市场调控能力,受制于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农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是要求基本的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农产品市场需求难以预测,农业生产的收益也就不易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可行有效的措施是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建设,农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及时弥补各地区的供应空缺,保障整体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稳定,也有助于了解市场动向,预测未来市场需求,从而保障农业安全。
3 技术伦理的哲学反思
农业技术下乡作为新型农业技术普及的主要形式,需要以技术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伦理约束。相较于传统伦理,技术伦理的伦理关怀已超出了纯粹人类的界限,而是将人本身与非人类的存在纳入同一层级的讨论,其视域已扩展为人类与非人类有机融合而成的整体环境。技术本身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据技术建构论的观点,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技术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所以我们对技术进行伦理反思,不应仅局限于对具体技术的产生及研究进度,技术的传播、应用模式及社会影响亦应是技术伦理反思的重点。通过对“农业空心化”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探索,我们挖掘出了农业技术下乡进程中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对其进行反思评估。农业技术下乡作为上层建筑推动的技术传播活动,最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来提高生产力,核心在于增加粮食产量,继而达到脱贫致富、建成农业大规模生产模式等系列目标,然而作为传播方式,其传播内容即技术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更客观的反思评估而非不加考量地一味推进。
我们通过部分农业技术下乡外在表现的问题来分析根源。首先以农业生态为例,农业技术下乡最直观的问题表现在其对生态方面造成的影响。随着科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内生促进作用的日益强化,人们对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认识与运用愈发趋于科学化。而在农业生产区域,产业结构单一,除主要从事农作物生产的第一产业及初加工产业外,大多不会形成较大规模的产品精加工产业,因此自传统农耕文明中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以来,农业资源观并未发生明显变革,其本质具有强烈的以人类需求为主体和唯一目的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执此观点者认为,除人以外的一切存在都应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料,受人类支配处置,目的是满足人的利益,除此之外,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也被设定为人的利益需求,这使得作為价值判断的主体的人可以决定人之外存在物的存在价值。在农业生产史中逐渐形成了“因天之时,分地之利”的可持续生产观,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下乡进程的深入,先进的技术弥补了诸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使得效益成为了唯一追求,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及农业投入品滥用的问题。长此以往,土地贫瘠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的顽疾。
再谈农业技术下乡对现代农业文明的影响,农业技术下乡的推进间接动摇了稳定的农业区域文明。城市区域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共同推动了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然而农业技术下乡在减弱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却提高了对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的需求,当兼具劳动能力与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多数离村进城时,农业技术下乡就遭遇了需求主体缺位的问题,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弱妇孺或排斥现代农业科技,或缺乏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大大影响了技术效率的发挥。这一矛盾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始终难以得到显著的飞跃,农业生产者失去了对新技术的渴求,更多人选择迁到城市,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愈加显著,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区域特有的文明尤其是传统伦理也逐渐弱化、丧失。齐格蒙特·鲍曼认为,专家知识和人类环境无法阻止的技术化的上升对现代人的生活世界所产生的变化是非常彻底的,而且很可能是无法恢复的。这样看来,技术机器应用的后果虽然是不确定的,技术对社会、人类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但直观可见的是由于技术的不合理运用导致的普遍性人口流动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特定文明的丧失与更替。
面对技术下乡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现行已有相应对策开始实施,如水土修复、流动人口控制及传统文化保护等,但诸项措施皆见效有限,一是因现今并无完整且具时效性的关于所有农业生产区域生产状况及环境状况的大数据,二是以技术修复技术造成的结果始终无法保证不造成任何新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使得农业生产效益尚未通过某种手段突飞猛进到某个高度时,空心化现象会不可逆地继续扩展。当前所施行的对策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均是暂时性的在某一方面产生了效用,还是无法造成长久深远的影响。从问题的根源来看,不论是农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还是兼为机遇与挑战的农业技术下乡漏洞频出,最本质的还是物质主义价值观决定了农业生产者的追求的始终是更高的收益,故农业生产行为也更近似于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价值理性”经济行为,其追求的是经济主体即农业生产者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由此形成了需求经济的经济形态。可见,如果农业生产者可以继续根据自身需求而进行不受限的农业生产,那么任何解决措施都将是有限而短暂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建构一种由市场和利润双重导向的、追求效果最大化的赢利经济,更应该认识到农业技术下乡的问题不只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伦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当前解决措施所创造的有限时间内塑造一种比物质主义更科学合理的普世价值观,亦需突破单纯依托某种规则的构建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理想化情境,着眼于符合现实需求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设计,以保障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伦理精神得以发挥效用,推动农业生产者主体需求与技术合理性二者间冲突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许峰.论抗战时期贵州农业技术下乡之路[J].农业考古,2016(3):52-61.
[2] 胡志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4] 段伟文.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14+26.
[5] 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