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2018-05-14胡伟群

课外语文·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践高中语文

胡伟群

【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和提升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戏剧文学作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多年来一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为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于戏剧文学作品的理解,创新和研究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文学作品;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戏剧文学作品是在1949年被选入我国的高中语文课本当中的,为了使得高中语文阅读鉴赏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戏剧文学和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文学形式共同组成了高中语文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审美和鉴赏角度去学习。但是,由于戏剧文学本身的篇幅一般较长,如《雷雨》本身全册有两百九十万字左右,课本中节选的剧本虽然是经典选段,但是篇幅也较一般的小说、散文等长出许多,而且不同人物的台词等交替出现,就使得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困难。同时,因为戏剧文学的历史悠久,许多戏剧剧本中的台词还有一定的修辞手法以及文言性质,如《长亭送别》作为元杂剧中的经典,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批判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和门阀婚姻制度,歌颂对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在表达上偏向于夸张,在崔莺莺唱段的《端正好》和《滚绣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在面对这些难以理解的戏剧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提升鉴赏的意识和能力,从中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思考和探讨的。

一、高中戏剧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的形式单一,对戏剧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低

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重点篇目和精读篇目,即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所以很多老师在面对戏剧文学作品时,就采取一种精读但不深入理解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分角色或者分段朗读,再稍稍分析一下人物特点和中心思想,就草草带过,这使得学生受到教师态度的感染,认为戏剧文学作品并不重要,因而忽略了戏剧文学的内在精髓和价值。此外,由于戏剧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和瑰宝,其中有很深的鉴赏意义和文学价值需要被挖掘,而很多教师自身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并不太高,这就导致在教学时含糊其词,一句带过,让学生难以在教师的传授中学习对于戏剧文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因而对戏剧文学产生忽视心理。

(二)学生对于戏剧文学作品难以产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高考的压力和平时学习的紧张状态中,学生忽视了自己高中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很多学生往往在考试分数上更加重视,对于语文学科更多的是偏向于练习试题中的内容,在语文教材中也将精力投入到了“高考必考篇目”当中,并且在任课教师对于戏剧文学的忽视态度下,学生也受到感染,面对长篇幅的文字和陌生的方言对话很难提起兴趣,这也降低了学生对于传统戏剧文化的理解和喜爱。在此条件下,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戏剧文化都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高中语文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一)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对于戏剧文学作品的重视

在学习戏剧文学作品时,应当在朗读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如播放影视戏剧作品、听戏剧音频等,并且在学习戏剧文学时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戏剧文学的独特魅力。如在学习《西厢记·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进行对比教学,同样是表达爱情故事,两者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异同,在内容和中心思想上有什么区别,从中可以体现出中外戏剧文学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等。

(二)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高中教材中节选的戏剧文学作品大多较为经典,能够直观地从不同人物的台词中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节选的表演,在阅读和思考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从自身出发进行感悟和分析,提升学生的体验度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根本上对戏剧文学产生兴趣。如在《雷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饰演周朴园和其他女人们,以此深入鉴赏戏剧文学。

(三)创建民主型课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进行着创新和改革,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教师也应当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发展,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应当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戏剧文学作品《长亭送别》之前,可以在班会时间与学生交流,让学生选择和提出自己希望的教学形式。由于《长亭送别》中涉及很多引用典故的句式,较为复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课堂上展示预习成果,相互沟通和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和答疑;《长亭送别》的语言古典而优美,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和体味,比如“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染”与“醉”究竟好在哪里?只有让学生涵泳其中,方觉其妙。

三、结语

总之,戏剧文学作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时代形式和学生特点进行創新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饶鸿明.整体感知 强化实践 自然生成——陈智文老师《月光启蒙》教学赏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6).

[2]刘丹.分类文体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六) 立足戏剧之本 展示戏剧之美——初中戏剧单元的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5(26).

[3]周岳.戏剧表演与语文课堂教学之比较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实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