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赢文化视域下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2018-05-14沈洁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沈洁颖

[摘 要]文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保险学院“产险营销部”为例,阐述了校企合作在高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双赢文化的视角对如何构建高职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对提高保险专业内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双赢文化;校企合作;产险营销部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是“浙江省首批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保险类全国唯一一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作为全省唯一一个保险类专业入选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以“大职业教育”观为指导,推行“学校即社会”的保险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设立中国人保下沙大学城营销服务部(以下简称“产险营销部”),全面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发展订单培养,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亲睐。

1 校企合作在高职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纲要”不但明确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脱节,究其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与企业需求不能衔接,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践。高职院校唯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起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使高职院校及时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提升。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2 校企合作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建设中的实践

近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早至2004年,我院就与中国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联合进行了订单人才培养;2006年保险专业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中国人保下沙支公司积极响应保险专业校企产教深度合作的需要,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内9101挂牌成立了“产险营销部”。

产险营销部是投资保险学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合作建设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系我院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保险综合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营销部先后取得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保险营销服务许可证和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产险营销部自落户我院以来,既是学校与行业间加强产学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行业支持金融教育发展的平台,同时也为学校向行业输送更多优质的保险专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销部已成为我院保险专业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有力的实践教学场所,同时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行业实习机会与工学交替岗位,并形成了学校、行业、社会三方共同育人的“保险大课堂”实践育人平台。产险营销部覆盖的课程有《财产保险》《汽车保险》以及《再保险》,产险营销部为学生提供仿真的产险经营环境,让学生理解产险经营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3 双赢文化视域下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在基于双赢文化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二者通过协调工作、合作发展,可以整合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各种资源,使学校和企业实现有价值的交流和对接,进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校企双方的互惠互利。这种整体的功效,决不是依靠单一的学校个体或是单一的企业个体所能达到的。具体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紧密结合、依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要来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校中企、企中校”的环境建设、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开展、科技研发项目的合力攻关等等,来达到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的目标。

多年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抓手,从“订单班”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团队打造、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合作研发等方面,采用多种方式与企业紧密合作,构建了“六位一体”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3.1 创建订单班

通过创建“订单班”培养人才,是指作为用人方的保险公司根据其发展情况预测人才需求量,向作为培养方的学校“下订单”,“买断”毕业生,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最后由保险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这种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大特点在于学校是为保险公司“量身订做”急需人才,“订单”内容涵盖了“订单”培养对象的整個教学过程。

我院保险专业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校企合作模式便是“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这种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保险专业与市场的有效接轨,并针对性地为财产保险市场的龙头企业——中国人保培养了一线车险查勘技术人员以及财产保险营销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能够为企业节省培养成本和时间。因此,不管是对学校来说,还是对企业而言,这种合作都是一种互惠双赢的互补行为。

3.2 建设校内实验室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实验室,开展技术培训和应用研究,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新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院保险专业建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保险综合实训基地,其中的“产险营销部”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险营销部”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做到了充分沟通、互通有无。我专业详尽地了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与运营机制,尽可能模仿企业的仿真情景来设计实验室;同时企业专家也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意见,力求保障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产险营销部”建成之后既满足了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所需,同时又提供了良好的企业办公环境与人员培训的场所。

今后,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在客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在校内成立机动车辆保险查勘定损实验室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3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在双赢文化视域下校企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的重点是在行业中建立起广泛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来,我院保险专业依托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泛而密集的机构网络体系,先后与中国人保浙江省分公司、中国人保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支公司、绍兴中心支公司、湖州中心支公司等签订了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浙江省范围内,建立起了覆盖全省范围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让校企双方充分享受到了互惠共赢。一方面,学生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在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融合、团队协作、实务操作、技术要求、岗位职责等方面也得到了切实的体验和锻炼,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上岗的适应期。另一方面,企业在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过程中,也可物色到所需人才。我院保险专业多名毕业生在人保任职并且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可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举措。

3.4 打造双师型团队

在高职保险专业教育中,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比如学校可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老师,不仅解决了专业师资不足的困难局面;同时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保险专业的老师可积极深入保险公司一线,获取保险行业实践知识和技术水平,拓宽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双师”素质。我院保险专业,以“产险营销部”为依托,吸纳了中国人保公司资深企业老总成为我专业的兼职教师,每个学年9月份来我院为保险专业新生做一堂生动的“保险大讲堂”,为我院保险专业新生指明方向与学习目标,成为新生专业的领路人。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3.5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我院保险专业实践育人体系主要由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工学交替四个模块构成。通过认知实习,学生能了解社会大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看法,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产生类似看法的根源,宣传和普及保险基本知识;了解在售的保险产品种类、产品特点、销售情况、主要销售方式等内容;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架构;了解保险公司不同岗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通过专业实习,学生能熟悉保险市场主体,了解保险公司经营流程,熟悉各种保险产品,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熟悉实习岗位业务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工学交替是一种将理论学习过程与实习、实训过程交替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理论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实习任务主要在企业完成,实训场所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我院保险专业主要将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时间大约4-5天。

“产险营销部”的建立为我院保险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运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在工学交替阶段,我专业安排学生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走访、调研;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以及顶岗实习阶段,遍布全省的人保实习基地给学生敞开了实习的大门。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以“职业人”身份进行实践学习,可以促进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快速成长;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的交替也使他们的学习生涯与日后的职业生涯紧密连接,便于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3.6 合作研发

校企合作研发旨在有针对性地破解行业难题,由保险机构或高职院校提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组成课题组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

开展合作研发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保险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营造校园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相比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有较多机会深入到保險企业中去,也因而有较多便利接触到保险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从中发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题研究方向;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或创新成果时,有时也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校教师帮其提升理论高度,这就为校企合作研发提供了可能,也为“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模式的实施搭建了平台。

[参考文献]

[1] 戴汉东,石伟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内涵、要素、价值和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2] 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07).

[3]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4] 刘华东.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J].中国高等教育,2002(08).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