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2016-10-09彭德红许名标
彭德红 许名标
[摘 要]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的状况到底怎样,弱在哪里,如何推进?建立土建类专业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能真正提升实训技能水平,同时,大力倡导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产教创的重要工作。应该充分分析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的机制包括机制保障、合作模式、双向兼职、双向培训、柔性定岗、订单培养、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高职土建专业;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30-0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是在当今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全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倡导创业教育,以完善制度标准为重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推动继续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土建类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建筑企业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企业因素主要有:建筑企业的规模、企业性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的需求等。其中,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和培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就越高,投入力度也更大。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建筑企业所处的土建行业性质及其培训传统、创业就业制度、政府培训政策、国际市场的竞争、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发达程度、创业氛围营造、创业理念形成等都是外部影响因素。
(三)高职院校的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主要有高职院校类型、内部机制(驱动、沟通和分配机制等)是否健全、院校对需求的研究、院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与要求等。
(四)师生观念的固化因素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还有很多老师、很多学生的思想观念固化,认为进入大学,学好专业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唯一途径。殊不知,创业是一种高质量就业,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其他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
二、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一)政府发挥职能,提供机制保障
在德国,实行双元制教育体系,立法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我国目前还没出台强制企业参与教育的法律法规,大学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学生是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学生完成学业后进入企业,而企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投入,属于无偿行为。在校企合作中,政府应当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制定政策带动企业参与教育,将税收与企业参与教育的贡献大小相结合。学校作为受益方,应敦促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实现校企真正意义的深度融合。
(二)“校、企、政”三位一体,共创合作新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的作用很关键,要主动与企业、兄弟院校组建资源、利益联营体。除了校企之间联营以外,企业之间、企业政府之间,也应建立联系,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营体中,政府可以促进院校、企业的互惠共赢,院校则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校企、校校联合,互利互补,提高联营体抗风险能力。
(三)校企双向兼职,打造双师团队
教师可以为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持,参与企业项目,可以加快“理实一体”教改进程,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零对接。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能手共同制定岗位标准,参与专业建设,主持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实训课程,指导学生实践,举行专题技术讲座等。
(四)校企双向培训,提升双师素质
目前,企业产品换代、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而员工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很难跟上,这是限制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高校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以弥补企业员工技术知识不足问题。高职青年教师大多从高校到高校,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让他们下到企业一线,在能工巧匠的带领下实践锻炼,不仅是企业技术培训职能的体现,也是高职双师素质提升的保障。
(五)柔性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高职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而顶岗实习则是实现工学交替的重要策略。高校要深入剖析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依据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实行“分段轮流、交替穿插、边工边读”的柔性顶岗实习,实现顶岗实习和理论学习轮换递进,达到“企业人才不间断,学校教学不中断,就业实践不冲突”。
(六)深化订单培养,实现对口就业
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满足技术要求的人才则是企业更新换代的基本保障,订单培养二者合一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根据企业技术要求,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应企业实现对口就业。当然,企业人才需求周期短,而学生学习周期为三年,这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订单培养具有一定的风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订单培养周期不能过长,教学内容也不能过专。应在大一实行常规专业教学,大二开始针对性培养,大三就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这样既能解决订单企业实际需求,又能保证学生的对口就业问题。
(七)完善课程体系,达到创学结合
在电子商务盛行的年代,专业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目的。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浙江省已经要求所有的高校必须成立创业学院,大力鼓励学生创业。因此,结合专业创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话题。应调整常规的职业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专业岗位课程模块,增设创业类课程模块。专业岗位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综合实践等。创业课程模块包括创业思维、创业理论、创业实践等。根据课程模块的不同性质,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平台”、“专业平台”、“综合平台”,通过这三个平台的建设,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达到既培养专业岗位能力,又培养电子商务创业、专业创业能力的“目标平台”,实现高职土建类专业“创学结合”的教育目标。
(八)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创学共赢
高校应出台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创业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们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活动,构筑创业型大学建设梦。
第一,完善创业考核体系。学校要从制度层面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创业。每学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下发创业达标率任务,将指导学生创业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实行诱人的激励机制。对创业指导优秀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在晋升职称、发放福利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创业指导业绩较差的教师实行“黄牌警告”,对同年级各班之间创业率末位的指导老师实行“末位淘汰”。
第二,完善创业激励机制。高校要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一是建立方便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请销假制度,当学生创业与课堂教学冲突时,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任课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方便,允许学生适当请假从事创业活动。二是要实行弹性学分制或可替代学分制,根据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业绩,分等级给予相应的学分替代,减小学生因创业而存在的专业学习方面的压力。三是适当调整常规教学时间和考试安排,针对创业的学生,可利用节假日补课、单独辅导、网上交流学习、单独出卷考试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四是打破常规学生评价体系,摒弃学习成绩唯一评价指标论,增设创业绩效考核指标。另外,加大鼓励创业力度,对创业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评奖评优、入党优先。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土建类专业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对这些核心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模型,提出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中若干核心问题的解决措施,为我国高职土建专业校企合作顶层设计、政策完善等提出对策与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邓志辉,王兆奇,赵明威.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2010(4).
[2] 赵燕萍,王爱心,姜旭霞.校企合作如何做到真正的“互利共赢”[J].科技与企业,2012(9).
[3] 许孔联,舒大松,胡素云,等.机电类专业“校企深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
[4] 王增春,李刚峰.校企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
[5] 蔡彬.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6] 彭德红.高职土建类专业“创学结合”教学理念探索[J].大学教育,2013(13).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