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2018-05-14陈俊安马妍馨
陈俊安 马妍馨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及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依靠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和保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使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3-0102-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6.3;F275 文献标志码:A
1 内部控制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制度和程序。虽然中国的内部控制研究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也做到了及时与国际社会接轨并日益完善和发展。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往往简单,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并且大多数的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内部控制意识非常薄弱。同时,有些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出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企业管理者往往无法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岗位。
2.2 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大多数中小企业倾向于家族式企业管理,并不能通过严格的招聘选拔财务人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不能胜任财务工作,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为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贯彻执行埋下祸根,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发展滞缓。
2.3 职责不清
很多中小企业因用人不足,在对经营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分工时,没有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此外,在组织结构的建立上,中小企业中更注重上下级间的权责关系,缺乏对同级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各个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2.4 风险评估机制欠缺
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的限制,通常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和职业风险评估人员,无法将现存的经营风险有效地识别和分析,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完善却往往能够使企业有能力未雨绸缪,在风险到来之前做出及时而又有效的风险分析。
2.5 缺乏有效的內部监督机制
虽然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成立了专门负责内部审计部门,但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经常受到财务部门的影响或控制,这使其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中小企业由于人数规模有限,审计人员往往由各个部门临时抽调,导致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客观上难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重新监督和管理。
3 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要从企业实际控制人入手,使企业决策层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其次,要从经营管理层入手,企业内部以保证各部门信息交流通畅无碍为前提,调整各个部门的设置与权责分配,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最后,要不断加强基层员工的学习,让基层员工转变观念,支持和拥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终形成企业内部全员共建、共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3.2 提高财务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企业要积极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规范人才选拔方式,聘用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财务工作,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这要求企业既要将薪酬设计合理,又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公平合理的晋升制度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激励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机构
在岗位设置上,要想起到内部牵制的作用,就要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其次要做好授权审批控制,任何经济业务支付时必须经过规定的授权程序批准,才能支付。中小企业同时也要做好财产保护控制,以保证各种财产的安全性。
3.4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要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对风险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企业应开展多元化投资、重点信息备份使经营风险得以分散。企业还可以通过保险机构对一些重要或高风险业务投保来转移风险,避免一次性损失过大。
3.5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要让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会计机构,并直接受董事会领导,以此来树立内部审计的威信。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评价各层级管理的相关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会计监督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