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四有”好老师的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研究
2018-05-14王锐柯邵丽琴李玺伟王璐
王锐柯 邵丽琴 李玺伟 王璐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的培养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和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习近平提出“四有”好老师理念,教育部出台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许多高校积极响应,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实践,但目前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四有”好老师对标,通过具体的社会调研,提出了一些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四有”;好老师;卓越教师;培养途径
一、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现状分析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提出“四有”好老师理念,即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015年,全国许多师范类院校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来响应习主席的号召。该项政策实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专家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师范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职业认同感较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度不够等等。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出卓越的人民教师,关键在于将卓越教师培养与“四有”好老师对标。
在国内有关“四有”好老师的论文研究网络可查数据仅64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涵盖基础研究、大众科普、政策研究、行业指导、高等教育等领域。然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论文仅占全部论文数的6.45%,可见国内更多的研究只停留在什么是“四有”好老师表面,而研究基本上是围绕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思想教育等方面展开,对实现途径却少有问津。同样,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国内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相关的研究,有关卓越教师培养的论文网络可查数据达838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 从什么是卓越教师、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教育改革、创新能力以及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四有”好老师虽然是新提出的理念,但也已出现很多的研究。但在二者的结合,尤其是如何实现二者结合以塑造卓越教师的具体途径方面却基本无人问津。
二、关于对标“四有”好老师的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的调查
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需要什么?卓越的教师最应具备哪些素养?为了培养出卓越教师,我们有哪些具体的途径?这些问题与广大师范生以及在职教师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现场采访、深度访谈等多种调查方式,对全国范围内师范类院校的在校师范生以及随机抽取的几个地市的在职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采访。以下是具体的调查数据以及对应的结果分析:
1.一位卓越的教师应具备各方面综合素养
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一位卓越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综合素养,其中较为重要的为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教学实践和教研能力,这三项被选择的百分比分别为87.39%,71.17%,64.86%。因此,为了培养出一名卓越教师,我们应当着眼于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增加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类课程
61.2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缺少师范类教育实践课程。同样的,在师范生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合理比例的问题上,支持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比例为6:4的百分比为60.36%,远远超过支持7:3、8:2、9:1的百分比,这些数据足能反映被调查对象迫切地希望提高实习实训课的比重。
3.增加师范生教育实践机会并延长其教育实习时间
首先,82.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在师范生的培養过程中缺少教学实践机会。其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问题上,占比最多的是支持半年时间,其比重远超支持一个月的2.7%以及支持三个月的36.04%,而据我们了解,当前国内师范类院校中师范生的实习时间普遍不超过三个月,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在我们的具体采访过程中,很多在职中学老教师都反映,很多师范生在毕业入职后不能迅速适应中学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同时无法从全局掌握授课进度、从微观掌握知识传授的深浅程度,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因时间和机会有限而无法掌握足够的经验。
4.重视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
当问及师范生亟待提高的技能有哪些时,占据首位的是课堂教学能力,占比达到81.08%。在与青年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交流采访中,提高讲课能力和教研能力也被反复提及。为了提高课堂讲课能力,可以采取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学实习、教师技能大赛等等方式。
5.关注师范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的培养
针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教师失德行为,在征求被调查者的看法时,他们认为在师范生师德的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师范生三观培养、注重师范生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开展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三、对标“四有”好老师的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途径
1.坚定师范生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
在2018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以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吸引高端人才难度相比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更大。”因此,他建议:国家应该设立“西部人才基金”,专门用于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让本来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才,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最终选择东部。
其实,提高老师的待遇问题只能算的上是“治标”的措施,而“治本”的方法应当从理想信念层面着手。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四个要求中,首先就是要老师有“理想信念”。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大讲堂、选树先进教师典型、举办思想动员会等方式,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明确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地位和使命,使命呼唤担当,用好课堂讲坛,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扎实师范生的学识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就教书层面来讲,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从前我们总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自如地回答学生提问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成为“源头活水”!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要适时改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使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把必需的知识学到位。其次,要培养师范生不断进行自我学习的意识,使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
3.增加师范生的实践机会
当前师范生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方式单一,难以达到培养“四有”好老师的预期目标,所以应当延长他们的实习时间,创新其实习方式。例如定期开展“教育见习周”,使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入中学,观摩优质课堂,熟悉中小学教学活动,适应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在师范生实习环节,增加顶岗教学的机会,从而提高师范生教师技能;另外,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一方面选派优秀的大学老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另一方面邀请资深中学教师走入大学课堂,分享从教经验,与师范生交流心得感想,帮助师范生完成教师专业素养体系的建构。
4.加强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不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还是教学设备、教学资源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一直以一种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看一些问题,那无疑是不可行的。所以,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教师在长远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培养卓越教师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彭波.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
作者简介:
王锐柯、邵丽琴、李玺伟、王璐,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指导教师:刘力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