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广西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运动干预研究
2018-05-14杨巧英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而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更为凸显,由于贫困生成长环境的特殊,他们的心理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本文旨在探讨通过运动的方法,为心理健康水平低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运动干预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c)-0184-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时贫困学生数量也急剧上升,据相关统计,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占到了15%~30%[1],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比例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以及贫困大学生成长的背景特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在广西四所高校调查统计表明有52%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阳性体征[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给高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在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合理的运动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财政学院三校高校心理健康水平呈阳性体征的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獻资料法:《体育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测量方法》。
数理统计法: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2.0。
1.3 测量工具
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SCL-90心理问卷自评量表以及梁德清体育活动量表。
2 实验方案设计
2.1 实验分组
本实验采用分组实验,将自变量分成两个:(1)A因素,即干预方法,分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即综合干预;综合干预类再分成三组:第一组主要针对抑郁症状、人际敏感、偏执;第二组针对焦虑、强迫症,第三组恐怖、躯体化(关于组别实验对象以下简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B因素,干预方式分为个人,老师针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每一组学生20人。
2.2 实验方案
心理辅导组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调适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QQ群内互动等多种方法来完成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干预时间为集体课堂内容每周1次(周五下午课余时间),每次时间为45min左右。QQ群内互动不定时发相关的心理知识,具体方案见表1。
运动干预方案:每一周安排三次运动课程,第一组运动项目安排健美操课程和拉丁舞(恰恰),两门课程交叉进行,每次课60min,每次课内容包括慢跑或游戏的准备内容。分别为周一、周三、周五的课外时间。第二组运动项目选择太极拳和瑜珈;第三组选择跆拳道和散打,三组干预时间均为为16周,详细方案见表2。
综合干预方案:结合上述心理辅导和运动干预两种方案。
3 研究结果
3.1 各组干预前后各因子分对照
各组干预前后各因子对照见表3、4、5、6。
3.2 结果分析
第一组我们抽出20个贫困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这些受试者都有5个以上因子分超出常模,由表1我们可以得出,通过心理干预方法,经过3个月的干预,除人际敏感和焦虑两因子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仅凭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
表4是综合干预第一组,抽取20个受试者,主要是针对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实施的综合干预组,干预后各因子分都接近常模,其中人际敏感和抑郁因子干预前后为极显著差异,干预前3.09分,干预后1.68分,干预后达到常模水平。实验可得出针对抑郁和人际敏感,运用心理疗法和运功干预的方法有效帮助受试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消除抑郁心理。
表5是针对焦虑和强迫症因子分超过常模呈显著差异的贫困大学生进行综合干预的前后各因子得分比较。从表5可得出,通过16周的综合干预,焦虑和强迫症因子分已达常模水平,统计分析显示;两因子分干预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
第三组针对恐怖和躯体化两因子超出常模达到中等程度的贫困大学生实施的综合干预,表6是干预前后各因子分对比,恐怖和躯体化因子分趋向常模,且干预前后呈显著性差异。其余因子分均有下降向接近或等于常模,且统计显示呈极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 关于广西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4.1 针对抑郁和人际敏感的贫困大学生的运动干预方法
实践可得采用具有健美操、恰恰等动感舞蹈类运动项目,对于抑郁和人际敏感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国内相关研究也证明在音乐配合下练习健美操,通过音乐产生的声波频率和声压引起人体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改善人们的情绪,消除抑郁、紧张、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国外也有诸多实践证明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可以降低练习者的抑郁、紧张和焦虑水平,本文的实验结果恰好也切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
4.2 针对有焦虑和强迫症倾向的贫困大学生运动干预
用太极拳和瑜伽结合心理辅导对焦虑和强迫症因子分达到中等程度的贫困大学生实施综合干预,每周三次太极拳和瑜伽的交叉练习,长期在安静或优美的环境下练习太极拳和瑜伽对于焦虑和强迫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本文对于调整焦虑和强迫症因子采用瑜伽和太极拳运动的结果与国内许多学者对于瑜伽健身术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之关系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4.3 针对恐怖和躯体化倾向的贫困大学生干预方案
对于有恐怖和躯体化症状的贫困大学生,采取具有攻守性质的跆拳道和散打项目,每周运动3次,60min/次,在提高他们身体灵活性、肌肉力量的同时,面对“敌方”敢于进攻,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他们的勇气和胆量,长期的练习可以消除恐怖和躯体化症状。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说运动干预和心理辅导共同进行的综合干预能促进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我们在选择运动干预的具体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受试者的心理特点,同时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随时关注受试者的状态,适时调整方案,进行疏导,方能真正达到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尤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2002(2).
[2] 杨巧英,翁林.广西高校各年级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及成因分析[J].华夏医学,2009(6):1142-1144.
[3] 董元卿.健美操队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