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片芳草地浅谈课外拓展阅读
2018-05-14赵云
赵云
【摘要】课外拓展性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拓展性阅读 “大语文”教育观
吕叔湘先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之上,应该让学生尽可能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技能,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课外阅读资源是语文教学的活水,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开掘良好的沟渠,引入活水资源到语文教学中去。如何有效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广大教师一直探索的热点问题。下面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浅见:
一、读背景,知其情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写作背景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金钥匙,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让学生研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人物,跨越时空,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能够更深切地感悟文章内容。可以说,脱离对历史、政治这些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茫然。例如,我在教《我给江主席献花》一课时,如果学生不去读这段历史,就很难理解人们在献花的时刻为什么会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也很难理解作者热泪盈眶的原因。课后,我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庄严的历史时刻》一文,他们从文章中了解到香港百年来从被英国统治到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终于理解了当时香港人民见到江主席时内心的激动之情。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顿时被点燃了,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读生平,识其性
作者的生平作为文章背景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也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因为每本书的诞生,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体验下书写而成,如果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会更加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例如,我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一切都是自由的。我引导学生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一书,学生从该书中了解到萧红的一生极其坎坷,自幼丧母、被迫辍学、婚姻不幸……这些惨痛的经历让萧红格外渴求男女平等,渴望高飞,渴望自由。而现实是残酷的,她只能把这些情感寄托在文字中,倾注在事物上,借助这些美好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在知道了这一切缘由的情况下,孩子们就更能体会到萧红在创作时对童年的怀念,对给予她呵护的祖父的怀念。
三、读同题,品其味
语文教科书每个单元都有统一的主题,其背后可开发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相同主题的文章,有助于多角度、更全面地掌握该主题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多个文本的阅读中丰盈与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例如《生命的壮歌》一文,赞美了动物之间的团结与奉献精神。这篇课文很能触动读者的心灵,但如果课文学完就放到一边,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就没有那么强烈。于是,我推荐孩子们读《最后一头战象》与《一只猎雕的遭遇》。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对动物之间那种真挚、纯洁、高尚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读写法,究其本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师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价值。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太会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概念不清楚。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个难点,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引导学生由单篇阅读到多文本阅读。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品味,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教师可由一点出发,引导学生阅读相同风格的作品,学生会更容易了解文章的語言艺术特色,掌握写作风格。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表面看,文章详细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其实是“借物喻人”,借樟树赞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为了加深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的理解,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拓展了另外一篇文章——《小草》。作者通过描绘平凡的青草,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品格的赞美之情。全文借物喻人,立意深远,充满了艺术魅力。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反复巩固潜移默化下,学生可以将同样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形成个人写作能力。这样的写作方法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领悟获得的,是对写作方法的主动构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在强调教学改革的今天愈发显得重要。只要我们能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拓展阅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教师充分发挥拓展阅读的引领作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走出一片芳草地!
参考文献:
[1]王薇.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06).
[2]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侯姝芳.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鼓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