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学生"偶发事件"的处理
2018-05-14刘晓玲
刘晓玲
摘 要:正确处理偶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包含个别教育,也包含集体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班级集体的巩固发展。从对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偶发事件的处理,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性格以致理想、志愿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偶发事件;身心的健康;就事论事;因人而异;个别教育;集体教育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他们的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课堂突发事件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但如果解决好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关键是教师要沉着冷静,运用自己的机智紧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中这样那样的出乎意料的偶发事件是层出不穷的,其性质和范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反映了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反应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有学生家庭之间的矛盾;有发生在校内、课内的;也有发生在校外、课外的。处理偶发事件的责任往往落在班主任身上。
一、处理偶发事件要考虑到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促使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中有事会发生向异性同学表示好感,进而主动追求的事情。有的以帮助为名,经常和某个异性同学在一起;有的偷偷地在对方书包中塞小条子,表示爱慕这之意;有的情书往来……对于这类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教师应该看到,这是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的正常现象。遇到这类问题要慎重处理,正确疏导,一班不宜公开批评,最好采用个别谈心的方式,使他们懂得中学生不应该谈恋爱的道理。切忌粗暴对待,甚至用粗鲁的语言进行谩骂和挖苦。对于男、同学相互交流感情的交流的需要,可组织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把学生内心美好的感情转移到增进友谊的崇高目标上来。
有时单方面的追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班主任要及时而巧妙地加以制止。某校初一有一男生,连续向一女生写了几张约会条子,影响了该女生的情绪,班主任知道后,选了一个恰当的时间、地点,同这位男生从学习谈起,最后自然地谈到了约会的小条子上。教师问:“你约她出去有什么事?”学生直率地回答:“我觉得他很好。我想送他一只钢笔,交个朋友。”教师和颜悦色地说:“她确实很好,同学们都很尊重她,但你这样做,是她很不高兴。”说完就把全部约会条子交还给她,并鼓励他向这位女同学学习:“青年学生要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此后,教师不再谈及此事,这位男同学也真的进步了。由此可见,青少年既有向异性追求的倾向,又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是可以把他们的精力转移到正确的、健康的活动中去的。
二、处理偶发事件要“就事论事”,但又不能“就事论事”。
出现偶发事件是,班主任首要的工作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弄清事件的性质,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达到教育的目的。千万不要一听到或看到某些不良现象,就感情冲动,急于处理,有事事情表面上是解决了,但是对肇事的学生不仅没有教育作用,相反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对老师不在信任了。这种不愉快的记忆会长期保留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例如,有位班主任听到学生反映班上几个同学建立了“秘密组织”,制定了“攻守同盟六条纪律”,并喝酒庆功。这位班主任没有急于处理,而是做了周密的调查。原来,这几个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不好,有些学生瞧不起他们,他们不服气想共同对付这些学生。班主任仔细分析了这些学生的思想,回顾了他们的一贯表现,对“秘密会议”的性质就有了切乎实际的认识,要求班级同学对这几学生主动道歉,说声“对不起”,另一方面召开班会让这几个同学说明事情的真相。从此,班级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几位同学在学习上进步也很快。
又譬如,学校中经常会发生学生打架的事情。对这类事先要采取措施,及时制止,然后再作深入的调查处理。一般说,学生打架有各种情况,处理方法就要有所不同。对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使其他同学收到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尤其对于性格怯懦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如果对他们进行不适当的批评,就会影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就是打群架,对于打架的双方和所有参加者,也都需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如果把处理偶发事件先弄清楚真相,然后分别论处叫“就事论事”的话,那么,由于偶发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原因,处理起来就不能“就事论事”了。而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一找此一事与彼一事有什么联系,才有利于彻底而合理地解决矛盾。
三、处理偶发事件不能因人而异,但又要因人而异。
所谓不能因人而异,指的是是非非标准应该统一,在事理面前人人平等。常有学生在背后议论教师有偏心,说“某某同学是某某老师的红人”老师不公平等。造成这些议论的原因,往往是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或小干部的错误原谅多,批评少;而对后进生则批评多,表扬少。这两类学生发生同一类事件,如果教师后此薄比,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损害教师自身的威信,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甚至会激化矛盾,发生不愉快的事件。
但是,处理偶发事件,也有事也要因人而异。这是指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方法上,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班级中或在家庭中的處境。哪些受家长歧视、经常挨打挨骂、情绪低沉的学生,犯了某种非原则性的错误后,班主任在进行个别教育后,有事对班级、对家长还要做些“隐瞒工作”;而一旦他们做了好事,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郑重表扬,鼓励他们争取进步的积极性。
四、因势利导处理偶发事件。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睡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批,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康乃馨,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正确处理偶发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包含个别教育,也包含集体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班级集体的巩固发展。从对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偶发事件的处理,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性格以致理想、志愿起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班集体来说,偶发事件是一种考验,处理不当,班集体会发生混乱;处理得当,则会成为班集体前进的有力因素。处理偶发事件,也是对班主任的考验,它会反映出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因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