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总胆汁酸与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检测用于肝病诊断分析

2018-05-09陈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肝病

陈梅

【摘 要】目的:探索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以及前白蛋白(PA)检测结果对于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患者各50例及健康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TBA、CHE及PA,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关肝病患者组的血清总胆汁酸(TBA)浓度均明显性超过健康对照组(P<0.05),其CHE活性以及PA浓度均显著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TBA、CHE及PA均为肝病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合成以及代谢能力下降症状,对于肝病的诊断以及预后研判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前白蛋白;肝病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肝脏属于人体最大消化腺,可以有效合成蛋白质及多种酶。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肝病发生率逐渐上升。在目前条件下,针对肝功能检测具有多项指标,其中用于检测肝脏合成功能项目,主要为TP及白蛋白(ALB)测定[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BA、CHE以及PA可以更加灵敏地反映肝脏代谢、合成功能以及蛋白质分泌水平。我院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分析TBA、CHE以及PA检测结果对于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相关肝病患者,共200例。含男107例、女93例,年龄12-77岁,平均(39.8±5.2)岁。在具体肝病类型方面,急性肝炎患者50例,含男28例、女22例,年龄12-72岁,平均(41.6±4.6)岁;慢性肝炎患者50例,含男24例、女26例,年龄22-68岁,年龄(42.7±4.5)岁;肝硬化患者50例,含男26例、女24例,年龄35-62岁,平均(47.7±4.8)岁;肝癌患者50例,含男29例、女21例,年龄48-71岁,平均(52.5±3.8)岁。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含男30例、女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7.3±6.5)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应用专业试管采集腹静脉血5ml。以常规方式有效分离血清,注意严格控制溶血及脂血情况的发生。然后应用我院自备的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对应检测试剂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其中,TBA应用酶循酶法检测,CHE应用酶连续监测法检测,PA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

1.3 观察指标 将各组肝病患者的TBA、CHE以及PA指标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样本均数间比较分析。

2 结果

相关肝病患者组的TBA浓度均明显性超过健康对照组(P<0.05),其CHE活性以及PA浓度均显著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TBA在进入肠腔后,极大比例经回肠以及结肠重吸收,然后经门脉回流入肝。针对肝胆脏器发生疾病患者而言,TBA在经门脉回流进入肝脏过程中,难以被肝细胞有效摄取,从而造成TBA浓度明显上升。一般情况下,肝细胞损伤程度越严重,则TBA升高表现越明显,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呈现正比例关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类主要的肝病中,急性肝炎的TBA升高程度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肝硬化、肝癌以及慢性肝炎。临床实践结果表明,在临床表现为TBA升高的相关肝胆疾病异常情况方面,急性肝炎和肝癌异常率均为100%,肝硬化异常率大约为88%。慢性肝炎以及其他胆道疾病异常率大约为65%及以上。所以,TBA用于检测肝胆疾病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BA针对肝癌以肝硬化不同阶段均表现为明显增高趋势[3]。

CHE属于糖蛋白,半衰期为10d左右。肝脏拟胆碱酯酶属于血清CHE的主要来源。在肝脏病变条件下,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症状,均会导致肝细胞合成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造成CHE合成效果降低。研究表明,肝細胞损害程度越严重,所合成CHE越少,相应地,CHE活性下降程度越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肝癌等相关肝病患者的血清CHE活性均显著性降低,表明这些肝病均严重影响CHE合成,进而导致血清CHE活性显著性下降。其下降程度同肝脏受损程度结果表现为正相关性。因此,CHE可以有效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及储备功能,其可以作为肝病判断的敏感指标[4]。

PA由肝细胞合成,半衰期仅为1.9d左右。当肝细胞受损时,PA合成明显下降。所以PA可及时、灵敏、特异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针对肝细胞坏死较轻的肝硬化而言,PA无显著性变化。在病情改善时,PA明显升高。针对坏死严重的肝硬化而言,PA接近零。PA下降程度同病情具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肝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综上,TBA、CHE及PA均为肝病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合成以及代谢能力下降症状,对于肝病的诊断以及预后研判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孔剑,向晓星.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病诊疗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9):1806-1809.

朱柏林.血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病诊断中应用探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02):255-257.

姜海华,王金英.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7):126-127+129.

盖守娟.血清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67+72.

猜你喜欢

肝病
肝病患者适合夜间加餐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体护理干预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秋季肝病易复发,这样做可安然度过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
口臭是不是肝不好?
肝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皮肤瘙痒难忍快查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