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底血流状态的影响
2018-05-09李磊高全霞
李磊 高全霞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眼压状态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人(80眼)在不同眼压情况下、患眼眼压正常后12周以及健康人员20人(40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CRA、 PCA的PI、RI、PSV、EDV、VM在不同眼压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A的PI、RI、PSV、EDV、VM在各组间对比以及CRA、PCA的PI、RI、PSV、EDV、VM在正常眼压组、眼压正常后12周、健康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而稳定地控制眼压可以明显改善开角型青光眼眼底血液供应。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眼压;眼底血流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e fundus flow state in open-angle glaucom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intraocular pressure. Methods: using Doppler ultrasound detecte 40 open-angle glaucoma patients (80 eyes) and 20 normal subjects 40eyes-analyse PI, RI, PSV, EDV, VM of CRA, PCA,OA in different IOP and of the. Results: PI,RI, PSV, EDV, VM of CRA, PCA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in different IOP groups. PI,RI, PSV, EDV, VM of OA in all groups and of CRA,PCA between normal IOP group and healthy group were n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continuous and stable intraocular pressure control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fundus of open-angle glaucoma patient.
Key words: Open angle glaucoma; IOP; fundus flow state
【中圖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青光眼是一组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组心身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占青光眼患者的70%,预计到2020年,中国地区的青光眼患者将达到600万[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其具备发病隐匿性及视功能受损不可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呈现直线下降趋势[2]。故本文希望通过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不同眼压下的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来指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人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处理的并排除了绝对期青光眼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单眼发病30人(男性16例,女性14例),双眼发病10人(男、女性各5例)。根据眼压将40位患者的80只眼分为超高眼压组(眼压>35mmhg)24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0±10.1)岁;高眼压组(21mmhg<眼压≤35mmhg)26眼,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5±9.7)岁;正常眼压组30眼,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6.2±10.0)岁。同时设定患眼眼压正常后12周组以了解治疗效果。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人员20人40只眼作为健康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9±11.2)岁。本研究中所有对象均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严重颈动脉疾病。对各组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实施对比处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备良好的对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频率为6.5MHz,超声取样容积长度小于2mm,超声声束与血流夹角小于20°,眼动脉(OA)容积取样位置在球后10-15mm横过视神经的血流带,睫状后动脉(PCA)容积取样位置在视神经颞侧10-15mm,球后3-4mm处血流带,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容积取样位置在视神经与球壁交叉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各眼压组、患眼眼压正常12周后、对照组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液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流速(EDV)、平均血液流速(VM)。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状态相关指标的情况对比
超高眼压组、高眼压组和正常眼压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眼压组、患眼眼压正常12后周组、对照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睫状后动脉血流状态相关指标的情况对比。超高眼压组、高眼压组和正常眼压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眼压组、患眼眼压正常12后周组、对照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眼动脉血流状态相关指标的情况对比。超高眼压组、高眼压组、正常眼压组、患眼眼压正常12后周组、对照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复杂的视神经损伤过程仍未完全明了,但大家的共识是视神经损伤多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而眼底血流状态的改变是视神经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作为青光眼中占比最高的类型,探究其眼底血流状态与眼压的关系很有必要。既能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也可以指导对开角型青光眼治疗目标靶眼压的设定。
因眼球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眼动脉(OA),其发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是眼球视网膜视神经的血供来源,临床研究中也不乏对其血流情况的检测[3]。本次研究主要检测这三种动脉血流状态在不同眼压情况下的变化。本次研究发现,CRA、PCA的PI、RI、PSV、EDV、VM在不同眼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当眼压升高时,其对视乳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压迫可导致血管内径减少,已有学者证实高眼压可导致血管痉挛[4],随着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自我调节功能失代偿,血管痉挛,管径急剧下降甚至闭塞,根据血流阻力公式可知管径的减小甚至闭塞会直接导致血流阻力指数的上升,加之眼壓的升高会减少局部有效灌注压(有效灌注压=局部动脉压-眼压),PI的差异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反应局部血流量的PSV、EDV、VM均随眼压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等)、α2 受体激动剂(如溴莫尼定)、活血类中药(如葛根素、灯盏细辛等)均能缓解血管痉挛,改善末梢动脉血液流速。因此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有助于保护视神经、视功能。CRA、PCV在患眼眼压正常后12周组、正常眼压组、对照组之间的PI、RI、PSV、EDV、V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以发现三组之间中PSV、EDV、VM大多稍呈升高趋势,笔者认为:①证明患眼通过治疗后虽能明显缓解眼底血流状态但仍无法完全达到健康人员的指标,提示我们对开角型青光眼目标靶眼压的设定要更低于健康人员的平均值才能更好地保护视神经。②长时间高眼压下血管壁出现变性异常,无法完全恢复。③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正常眼压眼仍有非眼压因素导致眼底血流状态稍低于健康人员,譬如N0合成抑制、异常血管结构等因素。
OA在各组中的PI、RI、PSV、EDV、V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这与OA还有其他分支来缓冲CRA、PCA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关。
本次研究证明眼压对患者眼底血流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促使患者眼压下降有助于改善患者眼底血流状态,设定更低的目标靶眼压能更好地实现对患者视神经的有效保护。同时要认识到视神经损伤机制的复杂性,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的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综上所述,持续而稳定地控制眼压能明显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血流状态,从而保护视神经和视功能。
参考文献
任霞,贺经,冯延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 2016;16(3):458-461
张宇,赵庆一,郭建全等.曲伏前列素与盐酸左布诺洛尔滴眼液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8):1162-1164.
文华,赵小琴.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5):506-508
朱海平,邓德勇等.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和高眼压症[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14-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