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8-05-07马德爽
马 德 爽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静配中心 南阳 4730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要是指在满足相关标准的环境下,由药技人员进行全肠外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置,以提供优质输液和药学服务的机构[1]。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不合理医嘱情况,引发安全问题,而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加强医嘱的审核和干预[2]。为此,本次研究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并选择干预前后的静脉用药医嘱作为研究资料,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列出的239754条医嘱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列出的238496条医嘱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对两个时间段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审核。
1.2 方法
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落实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1)医嘱审核:医院可以建立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进行自动监测审核,并注重药师人工审核。在进行人工审核时,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注射药临床应用速查手册》、《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及药品附带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审核。(2)用药干预:医师和药师对医嘱的审核,需要注重药品适应证、禁忌症、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确保满足医嘱法定用药依据。(3)不合理医嘱分析:针对不合理医嘱需要了解发生的时间、具体药品及发生次数,针对同类药品在短期内集中频繁的问题,必须加强警戒,并加强教育,确保各个临床科室均能够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当发现不合理医嘱后,需要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给予患者针对性用药。(4)教育培训:通过会议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合理医嘱和不合理医嘱进行比较,分析不合理医嘱的危害性及发生原因;同时开展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不合理标准、审核情况及干预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在培训前随机抽取30位确定参与培训医务人员开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在培训后相同医务人员均参与二次考核。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包含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药途径不当及其他;以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不合理标准、审核情况及干预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成绩,满分100分,统计平均成绩。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比较分析
分析表1可知,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后,除给药途径不当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外,P>0.05;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及其他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不合理医嘱总计发生率为0.32%,低于干预前的1.24%,P<0.05。
表1 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比较分析(%)
组别数量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其他总计干预前238496922(0.39)346(0.15)502(0.21)601(0.25)365(0.15)53(0.02)167(0.07)2956(1.24)干预后239754184(0.07)94(0.04)157(0.07)169(0.07)76(0.03)50(0.02)48(0.02)778(0.32)χ2-497.49145.79182.69245.04191.090.1066.521291.98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相关知识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医务人员静脉用药医嘱相关知识培训前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5.05±7.88)分,培训后考核平均成绩为(93.35±6.41)分,比较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分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6.2408,P=0.0000)。
3 讨论
为了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医嘱的审核和干预具有必要性,药师依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能够有效对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合理规范,能够降低静脉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后,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及其他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表明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浓度不当、配伍不合理属于常见的不合理医嘱问题。其中溶媒用量不当为过大或过小,导致增加药品毒副作用或达不到治疗浓度;频次不当为用药频次不足或过多,导致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或浪费药物,甚至引发相应的毒性。如左氧氟沙星超量使用会引起癫痫等药源性疾病[4];剂量不当为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不明显;浓度不当为给药浓度较低或超量,导致疗效不佳或引发不良反应;配伍不合理会导致药物治疗作用减弱,增强毒性,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不合理医嘱用药情况的发生,医院需要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相关制度,并明确药师不合理用药所需承担的责任。药师不仅需要完成药品调剂和供应等工作,还应当参与到药物治疗的各个关节中,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此外药师需要注意与医师的面对面沟通,针对用药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近期出现的不合理医嘱问题,针对性进行改进[5]。前后,本院30位医务人员静脉用药医嘱相关知识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平均分为(75.05±7.88)分及(93.35±6.41)分,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较明显,利于降低溶媒选择不当、频次不当、剂量不当等不合理医嘱问题,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和医院社会形象,值得推广。
1 李建勋,周璐,等.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24~126.
2 徐晶,虎亚光,杨威虎,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15,2(4):163~164.
3 杨晶晶,刘丽萍,胡伟,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3):418~420.
4 袁偲偲,冯欣,刘璐璐,等.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应用.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2):49~52.
5 高洁,王军,邢婷玉,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9153帖退药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8):76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