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小说情境教学探究

2018-04-26崔梅琳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说语文教学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思路,不断创新,才能将每一各学生都吸引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教育出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在李吉林老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将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借助生动直观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文章主人公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说;情境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掌握学习技巧,还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而传统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仍是在照本宣科,按照字、词、句、段的方式将其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忽视了学生是否对所讲述的内容有兴趣这一问题。这是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的。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我通常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模拟小说中的情景,了解其中人物传达出的情感、情绪等,渐渐提升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把自己放入角色中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能增强其对小说内容的深刻记忆与理解力。

一、 情境教学在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运用要求

1. 学生是主体,要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为老师,我深知,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们根据小说人物特征,结合自己的性格,分别扮演适合自己真实性格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演。例如:在授课《林黛玉进贾府》时,我让多愁善感的女孩扮演林黛玉,性格外向、嗓门较大的女同学扮演王熙凤,让她们把自己放入角色中,展开人物对话等。在这个过程前,我特意要求学生们先了解了这个小说的故事背景,通过故事背景,加上自己的表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人物的性格也跃然显现。

2. 情境教学不可乱用,要择机而用

情境教学是一个“择机而动”的教学过程,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用情境教学,老师要根据小说内容及人物特点等来决定是否要用情境教学。就我的教学实践而言,如果小说的开端以环境描写来呈现的话,是不需要学生来进行情境再现的,这时候我往往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则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而进行情境再现。所以,情境教学在小说授课中的应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有选择地应用。

3. 情境教学要注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我特意避免情境教学的虚设,一般而言,我会根据小说内容、人物及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来决定是否设置情境教学。大家都知道,小说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几个部分,在小说的情境教学中,我多数情况下先给学生讲解一下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而引出小说的写作意图。小说的开端和发展一般不需要情境再现,而其高潮部分往往是小说最精彩、最能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的地方。这时候我一般会用或舒缓或激情的语言去演绎当下的情境,让学生透过语言、语气来理解主人公的心情,这样更容易把学生拉到小说中,进而深层次理解作者寫作的内涵。

二、 高中小说教学中情境再现的举措

1. 结合实际展开情境再现

传统教学中,老师授课一般把课本生活与现实生活分离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将课本中的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以课本主人公的身份切入到现实中,增强画面感与实际感。例如,在进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有一段描写林冲在山神庙外听到别人说话时的内容描述,这时候林冲听到别人陷害自己,充满了愤怒情绪。我让几个男生分别扮演林冲、陆谦、富安和差拨,根据课文描述的话语进行对话,他们把课文主人公的情绪表演得声情并茂,其余学生也在这场表演中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重点带动不积极的学生

带过这么多学生,每个班总有一些不爱表现自己、不积极活动的学生,所以,每次涉及情境教学的时候,我总是特意提点那些不爱表现的学生,让他们积极表现、勇于表达。比如我擅长用“你可以的,这个角色非你莫属”来鼓励他们,结果那些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通过情境再现,找到了自信,在后来的课上还积极踊跃发言了。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学生找到了自信,这就是情境教学的实际价值所在。

3. 适当发挥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你当时会怎样做?结合实际,你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丢失或失去自己的孩子,是怎样一种心理?再结合祥林嫂的状态与心理进行比较,当时与现代社会的区别,从而解剖出鲁迅写这部小说的目的。

4. 多媒体相结合

在实际的小说教学中,我还注意穿插各种不同的情境再现进行教学,如果遇到一篇较长的小说时,让学生进行情境再现可能比较浪费时间,这时我会采用多媒体播放与小说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影片中寻找小说主人公当下的心情;当一篇小说没有相应的电影可播放时,我会选用幻灯片的形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大致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涉及人物心理比较复杂或者形象比较特殊的小说时,我一般让学生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话语描述出来,当然,期间我会穿插播放相对的音乐,增加这种情境的真实性,加深学生的表达力与理解力。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小说中独特的环境、个性化的语言、鲜明的人物性格都需要教师去解析,但枯燥的教学方式,只能徒增师生的疲惫感。情境教学可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但不能忽视了语文的特殊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通过情境教学,寓教于乐,变教师的主动为“被动”,学生的被动为主动,让教学课堂呈现出生机、活力。这样的情境教学才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才会是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情境课堂。

参考文献:

[1]庞丽红.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0):58.

[2]顾敏.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4.

作者简介:

崔梅琳,山东省莱西市,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说语文教学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