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2018-04-25米善军
米善军
[摘 要]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成果丰富,对各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尤其是在学术渊源、研究方法、文献史料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颇为深入,同时在环境思想史、水环境变迁、海洋环境史、断代环境史等方面进展突出。系统总结这一时期的新成果,有助于环境史学习者与研究者了解环境史研究的新动态。
[关键词]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实证研究;学科交融
中国环境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学界也涌现出不同视角的研究综述①。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学界陆续推出十余部论文集著作②,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迄今少有人对近年来环境史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这不仅不利于环境史初学者了解环境史研究的新状况,也不利于环境史专业研究者把握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动态。基于此,本文对2011年至2017年间中国环境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对环境史初学者和專业研究者有所助益。
一、中国环境史学理构建的新动态
(一)“环境史”学术概念的辨析
关于“环境史”的定义,学界的观点层出不穷。2011年以来,随着学者们深入地讨论,完整的“环境史”定义逐渐呈现在学界面前。赵九洲提出,环境史并非完全等同于环境变迁史的研究,更不能与环境保护史混为一谈,而应是环境与社会并重③。梅雪芹认为,环境史关注人类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大地、周遭的动物,上通下达,左顾右盼,可以说是上下左右的历史①。满志敏认为,环境史是从属于历史学的环境变迁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的特征和分析方法②。王利华将环境史的概念凝练为:“运用生态学思想理论以及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处理史料、考察人类生态系统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③而焦润明提出:“环境史学是以历史上与人类相关的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文明史观为指导,借助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人们所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史的考察而形成的一门历史学新兴边缘交叉学科。”④周琼则认为,环境史定义既“应该厘清自然界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彻底摒弃不自觉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也应该“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摆脱自然中心论的影响”,还应当“重新思考环境史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更要“具有区域性的思维及全球的视野与胸怀”⑤。在深入思考之下,她系统辨析了环境史定义的内涵及外延等相关概念,提出完整的“环境史”定义⑥。不同的学者对环境史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在环境史的概念界定上都认为环境史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二者形成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并且更加突出自然的地位,强调人不是历史的唯一创造者。相较之前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对“环境史”和“环境变迁史”的联系和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环境史学术渊源的探讨
“环境史”一词属于舶来品,因此环境史的学术渊源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目前中国环境史的学术渊源讨论大致有两种观点:“相比较而言,研究世界史出身的学者既强调国外环境史学理论方法和研究模式的影响,又重视中国本土固有的学术积累;研究中国史出身的学者则更为看重本国的学术基础。”⑦戴建兵认为,中国环境史渊源于民国学术土壤,对以往学者所持有的国外引进说和历史地理学催生说予以辩驳⑧。钞晓鸿提出,中国一直以来就存在环境史的研究,只是没有明确以“环境史”名称来界定⑨。包茂宏认为该学科源于西方环境史学的发展和中国本土的学术土壤两个方面⑩。王利华也认为它起源于西方环境史研究的触动及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两个背景?輥?輯?訛。周琼通过梳理学界关于环境史学术渊源的争论,指出中国环境史的起源问题涉及环境史学科起源、研究起源、记录思考起源三个不同的层面,而学界一直在混淆“环境史起源”与“环境史研究起源”这两个概念,并提出中国环境史记录思考起源于上古三代,环境史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普遍开展于80年代,环境史学科起源于2008年的观点?輥?輰?訛。
在环境史学术渊源讨论的问题上,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话题。正如张伟然所说:“厘清历史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与环境史研究之间的区别,是环境史学能否取得独立学术地位的一个关键。”①很多历史地理学出身的学者认为,环境史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分支,但环境史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2011年以来,随着学界的深入讨论,两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有着本质区别的观点逐渐趋于一致。侯甬坚从学科名称、来历、研究侧重及研究理路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同时也认为双方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旨趣愈加接近,互相借鉴之处甚多②。韩昭庆从兴起背景、研究目的、时段、内容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补充了侯文的观点③。夏明方亦认为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是一种超越与包容的关系④。环境史的缘起既有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亦有国内与国外的因素。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具有不同的研究指向。笔者认为学界应当求同存异,跳出两者在差异、区别争论上的藩篱,积极探讨二者的合作借鉴,这样才更符合当前学术研究的旨趣,从而更好地推进两门学科向前发展。
(三)环境史研究方法的讨论
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环境史有着异于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李玉尚以海洋生物种群研究为例,讨论了计量史学在环境史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⑤。周琼以云南瘴气研究为例,深入分析了环境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法,她认为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及非文字史料是环境史研究中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方法⑥。钞晓鸿主张环境史研究应基于历史学本位与跨学科方法,若能将二者的研究积累与思路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对于某些研究课题来说,既不会被自然现象所迷惑,也不会被历史现象所误导⑦。此后,他又进一步提出运用生态学理论来讨论环境史的研究方法⑧。王利华亦认为,环境史研究需要掌握扎实的传统史学功底,同时也要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素养⑨。方万鹏讨论了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环境史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指出要防止自然科学方法的误用而导致历史结论的错误等问题⑩。焦润明认为环境史研究应当以传统方法为基础,同时提出史实综合互证法、实地调查法、口述访谈法和计量统计法四种研究法?輥?輯?訛。杨伟兵就西南环境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西南环境史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气候,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田野调查?輥?輰?訛。赵九洲则将人类环境分为变态环境与常态环境,倡导从环境的古今、虚实及远近三个方面来研究环境史?輥?輱?訛,并进一步提出将微观史学与环境史学结合起来,开展微观环境史研究的新思路?輥?輲?訛。
结合以上众多学者对环境史研究方法的讨论,可以发现学者们都在强调环境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与多元化。但学界在认可环境史跨学科研究方法必要性的同时,又认为环境史研究必须深深扎根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环境史在根本上属于历史学。环境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立足于实际研究课题,谨慎运用研究方法。
(四)环境史史料文献的论述
2011年以来,环境史文献史料的讨论也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对环境史文献的分布、特点、收集、整理、运用等多个维度展开论述。周琼提出环境史史料包括文献史料、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非文字史料及跨学科资料五种,并揭示了环境史史料具备传统史料学的内涵及跨学科的特征、分散性与残缺性、主观性与有限性、模糊性与隐蔽性、分布的不均匀与无规律性特点①。她更青睐于图像史料,并具体探讨了青铜图像中蕴含的先秦环境史信息,认为图像史料可以开辟环境史新领域②。李金玉依据周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墓葬等考古发现探讨了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在周代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必须广泛而深入地搜集运用考古材料③。此外,他还梳理了先秦两汉时期的竹简中记载的环境保护思想,认为竹简对研究环境史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④。方万鹏以《析津志》中的“物产”“岁纪”“风俗”等史料分析元代大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的认知与实践等内容,认为应当重视这些不受“正统”史学关注的地方史志中的内容⑤。周飞以清代云南的禁伐碑刻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其呈现的禁伐缘由、所应对的生态及社会环境问题,进而反思禁伐碑刻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问题⑥。陈全黎着重讨论了诗歌在环境史研究中的价值及意义⑦。
这一时期,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如王锋、戴建兵搜集整理了方志、期刊中有关滹沱河的史料记载,内容涉及滹沱河水系基本构成、河道变迁、水利灌溉等内容⑧。史红霞、戴建兵还从历代史书、方志等辑录出关于滏阳河的有关史料记载⑨。谭徐明则对藏于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中涉及干旱与旱灾的史料按照完整的时间序列进行汇集整理,史料具有权威性、时效性的特点,有助于中国环境灾害史的研究⑩。于福江、董剑希等收集整理了1949—2009年以来影响中国沿海的风暴潮过程,该著作采用文字描述与绘图方式,对每次风暴潮过程的灾害影响、风暴增水等情况进行了阐述?輥?輯?訛。
从学界关于环境史史料文献的讨论来看,多数人集中在古代环境史史料文献的讨论,对近现代以来的环境史史料讨论较少,呈现出重古轻今的特点。古代环境史史料文献主要分布在考古资料、正史、典志、奏折、地方志、笔记小说、诗歌散文、档案等传统史料之中。笔者认为,随着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发展,环境史史料分布范围更广,包括书报杂志、日记书信、照片影像、公告年鉴等,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点。
(五)环境史研究现状再审视
在环境史研究中,很多学者容易将环境史研究在无意中转变为环境变迁史研究或环境“衰败论”的论证模式,认为中国的环境变迁史就是一部环境退化史,历史时期的环境状况优于当前。侯甬坚、赵九洲等学者对此产生了质疑与反思。赵九洲辨证评析了环境复古主义情结,认为环境史学者要避免过强的环境复古主义倾向,就必须规避衰败论的学术理念与叙述模式①。随后他进一步指出环境史并非完全等同于环境变迁史,更不能视为环境保护史,而且要努力避免環境衰败论的认知与叙述模式②。侯甬坚则从五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产生“环境破坏论”的根源,并认为“环境破坏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为树立国民环保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评判标准不适于现实生活与学术研究。因此,他提出了以“生态影响论”来取代“环境破坏论”的观点③。但赵九洲认为“衰败论”较之“破坏论”的提法可能更为恰当,认为要推动中国环境史健康向前发展,就必须反思和避免衰败论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模式④。此外,赵九洲、马斗成对当前环境史学界过度偏重于宏观环境史研究进行了反思,作者对微观环境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微观环境史将微观史学理念与环境史研究相结合,可以矫正以往环境史学研究的偏差⑤。刘向阳、魏亚茹追溯了欧美国家环境史的发展轨迹,认为“问题史学”是目前中外环境史学界的撰史模式,为此必须超越衰败论的叙事模式,避免将人类妖魔化与庸俗化,强化“复杂性研究”,实现对“自然之死”与“地球终结”的超越⑥。程鹏立站在比较的视野,对环境史与环境社会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新兴的环境史学过于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能导致学科立场的迷失。他建议借鉴环境社会学中强调的社会变量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弥补其不足⑦。周琼则从中国环境史的学术话语权来讨论中国环境史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环境史的学术话语权建立,经历了蒙昧期、附庸(模糊存在)期、觉醒期、初建(发展)期、明确期五个阶段。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形成的不同学派及话语体系,有利于环境史这门新学科在理论上向纵深发展⑧。
当前对环境史叙事范式的检讨与反思表明环境史逐步走向成熟,但应当注意环境史“衰败论”的论证模式具有特定的学术背景,要避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去看待这种论证模式,而应当在肯定其作用的同时,努力探索新的研究范式来更好地指导环境史研究。
(六)环境史的学术交流动态
近年来环境史与生态文明、边疆史、全球史等研究领域积极交流互动。王利华从环境史的研究视角指出:知行脱节是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破坏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推进知行合一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⑨。钞晓鸿认为,生态文明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与系统工程,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追溯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据此提出,若要使中国环境史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从呼唤环境史重要到以研究成果来体现其重要、从人与自然的冲突史回归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研究等方面展开①。梅雪芹指出,环境史有助于世界史观念的转变、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开拓以及世界史与现实需要之联系的加强②。周琼讨论了环境史视域中的边疆概念,认为因环境史的介入,边疆突破了传统的概念,具有了自然属性,可称之为生态边疆③。此外,有些学者还探讨了环境史与全球史之间的关系。包茂宏提出,若中国学者将环境史与全球史结合起来研究,将有助于中国环境史的进一步发展④。王利华认为,全球史与环境史因诞生时代大致相同、学术理念具有共性、都致力于探讨历史发展的整体与部分的关联性,因此可以形成彼此呼应、互相助益的亲密关系⑤。费晟讨论了“南方视角”下全球环境史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认为它对于理解南北问题,开辟世界环境史新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⑥。
梳理学界关于中国环境史学理构建最新的学术成果,可以发现2011年以来中国环境史的学理建构日益清晰完善,在学术概念、渊源、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讨论日渐充分,一些争论逐渐达成共识。此外,环境史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学科新领域,近年来连续不断的学术会议、论坛及暑期班的举办,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创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对话平台,这有利于这门学科更快地成长、成熟起来。
二、专题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
环境史是开放包容的新兴史学领域,运用环境史的理论、方法与其他史学分支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产生学术思想碰撞、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认识,并能够拓展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对史学繁荣发展极具意义。由于研究环境史的学者具有各不相同的研究领域,因此专题环境史呈现出交叉学科研究的显著特征。
(一)环境思想史研究
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人们留下不同的生态环境思想,对这些环境思想进行梳理、总结,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赵杏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研究》完整地介绍了历朝历代的环境思想,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有益尝试,是近年来环境思想史研究的新突破⑦。李金玉认为,周代生态环保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图腾崇拜、阴阳五行思想⑧。李文琴指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基础是成熟的自然环境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追求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⑨。陈业新从古代生态保护的诏令颁布、法律颁行和职官设置三个方面讨论了古代儒家的生态思想。作者辩驳了学界认为的,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思想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未付诸实践的观点⑩。傅洁茹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孙中山的环境思想,认为孙中山的环境思想继承了传统中国环境思想的精华,亦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环境理念,并将环境思想融入革命与国家建设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輥?輯?訛。李志英研究了民国时期范旭东企业集团的环境意识,指出范旭东企业集团的环境意识是循着中国传统的循环经济的思想路径展开的,其环境意识表现为对效益的追求和对人的生命安全的关怀,并具有古今中西环境观交汇的特征①。环境思想史的研究多偏重于古代环境思想,而轻于近代以来的探讨,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对近代以来环境思想的讨论。
(二)动植物变迁与环境史研究
作为共同栖息、繁衍于地球生物圈的不同物种,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侯甬坚等学者选取历史时期中国境内的大象、老虎、犀牛、海东青等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分布变迁、数量变化以及与人类关系等内容进行探索②。王建革梳理了松江鲈鱼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认知及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③。王子今考证了“龟兹孔雀”背后隐藏的环境史信息,反映了古代中土人士对边裔远方的社会与自然印象④。夏炎探讨了喜鹊形象在唐朝发生由凶转吉的巨大反转的原因,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喜鹊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发生了由多转少的变化,这一变化影响着人们对喜鹊的好恶⑤。他还阐述了随着儒学的发展,儒士们逐步将雁的生理特征、习性等同儒学文化体系相结合,赋予雁人格化儒士的象征地位,并逐步将其附会为北方士人正统文化观的代言⑥。
植物變迁的研究有两部著作值得注意。冯广平研究秦汉时期皇家园林上林苑的植物选择、分布及变迁,从中考证出110余种植物⑦。王利华讨论了历史时期竹林的分布与变迁,竹在饮食、战争、水利、交通、乐器、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深刻地解释了历史上人竹共生现象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⑧。
(三)水环境变迁与环境史研究
王建革教授是水环境变迁研究的代表学者,他的《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从宏观角度研究和描述了宋代以来太湖东部,尤其是吴淞江流域的生态与社会。并对传统的三江水学作了进一步扩展研究,还涉及河道、圩田及圩田社会关系、古人对水环境的认知等内容⑨。此外,他还将研究区域延伸到吴淞江的中上游与嘉湖地区,在书中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宋以降该地区的水环境变迁作了整体的、长时段的研究,内容涉及人类、河流、水利、农业、植物等与环境的文化关系⑩。在这前后,王建革教授还撰写了十余篇关于江南水土环境、乡村景观等方面的论文,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他的学术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以流域水环境变迁为讨论对象的成果增多,这表明水环境变迁研究取得由个体湖泊、河流研究走向整体流域探讨的新发展。张崇旺以水生态环境为分析对象,梳理了历史时期淮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指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因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垦殖、战争、政府治黄淮运政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多次重大变迁?輥?輯?訛。他又进一步以环境史、区域社会史为视角探究了淮河流域水事纠纷产生的原因、类型、预防和解决机制等内容①。钟声、杨乔以生态观为指导,从洞庭湖内、外两个维度探讨了20世纪洞庭湖区人与环境作用与反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②。梁志平以江南核心区域太湖流域为讨论范围,考证了江南传统居民饮用水源结构,还分析了近代以来江南地区水质环境变迁时空过程及其原因等内容③。环境史视野下的水环境变迁研究与传统的水环境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梳理水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更加偏重人与水互动的关系,以期揭示人水互动对生态环境、社会观念等方面的深层影响。
(四)疾病、灾害、战争与环境史研究
疾病、灾害、战争与环境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的学术成果的出现,体现了学科间的碰撞与交融趋势。
一是疾病与环境史研究。余新忠探讨了医疗疾病史与环境史之间的关系,指出医疗史与环境史的关联不单是研究对象的部分交集,还有理念和视角上的相通④。随后,他从疾病与健康的视角讨论了当前环境史研究缺乏文化维度的缘由,认为这是由于环境史关注重点的不同以及学界对新文化史重视不够造成的⑤。万振凡、万心把血吸虫与人的关系置于20世纪鄱阳湖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以考察人、虫关系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湖区生态环境变迁⑥。李化成、沈琦以欧洲黑死病为案例,讨论了瘟疫大规模传播与14世纪英国特殊的聚落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⑦。张萍考察了1932年陕西的霍乱疫病,提出关于霍乱产生背景、人口死亡和疫源地传言三个新颖的观点⑧。
二是灾害与环境史研究。周琼分析了传统的灾荒定义,认为随着环境史的兴起,灾荒史研究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⑨。该文还探讨了2009—2013年西南地区大面积干旱的原因,认为雨林萎缩、物种单一化、物种入侵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内地化等原因是造成干旱的根本原因⑩。苏有全、李风华以河南灾荒为研究对象,记述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发展轨迹,讨论了灾荒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輥?輯?訛。焦润明将1930年辽西大水灾放到东北百年来的开发史背景进行考察,认为1930年辽西大水灾不是一个偶发的孤立的天气灾害事件,而是与东北地区特别是辽西地区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农业的过度垦殖有密切关系?輥?輰?訛。陈桂权讨论了明清时期南方山区人们对洪灾(“蛟水”)的认知及防御方法(“伐蛟”),指出明清以来南方山区蛟水频发的事实从侧面说明当时经济开发对环境的破坏?輥?輱?訛。夏炎将东汉神话“飞蝗避境”置于当时特定的时空情境中去探索,重新建构文本叙述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輥?輲?訛。
三是战争与环境史研究。战争与环境的关系密切,战争会塑造或改变环境,环境亦会影响战争的胜负。花琦、王蕊以20世纪90年代的卢旺达内战和大屠杀为例,分析了环境与“旧式”现代战争的互动,并考察从环境史角度诠释现代战争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①。李金玉讨论了东周时期频繁的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认为东周各国在备战过程中亦对环境造成间接的影响与破坏②。刘文涛以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统万城为案例,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与环境间的互动③。方万鹏则探讨了黄淮平原的水环境对决定国共命运的淮海战役战局的影响,认为装备优良的国军因受制于黄淮平原河川纵横、湿地遍布的水环境,而未能最终取胜解放军④。
(五)海洋环境史研究
中国海洋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海洋环境史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海洋环境史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近年来,海洋环境史研究开始兴起,李玉尚是海洋环境史研究的代表学者,他利用中、朝历史文献史料、水产档案及口述史料,借助考据与计量的结合,揭示了1368—1958年间黄海与渤海主要鱼类在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和资源数量上的变化。作者认为气候突变、水文变化和制度变革是促使海洋生物发生变化的三个主要原因。这是第一部中国学者针对中国海洋生物种群的学术著作⑤。随后,他梳理了海洋史学术研究现状,认为中国海洋环境史研究极为薄弱,学者深陷海洋本体研究,无暇顾及海洋与社会的关系,呼吁加强中国海洋环境史研究⑥。随着口述史学的日益发展,运用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海洋环境的变迁值得关注。张玉洁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以环渤海海域海洋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当地渔民为访谈对象,在环渤海“三省一市”的八个渔村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的环渤海环境变迁状况的特点⑦。该文是口述环境史研究的范例。
总之,中国环境史不同的专题研究在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上均取得重要成果,丰富了环境史研究的内容。笔者以为这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学者来源具有一定关系,由于历史地理学、农史、疾病医疗史、灾害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或投身环境史研究,因此在学科的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众多学术成果。但在军事环境史、海洋环境史等方向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断代环境史研究的新进展
断代环境史研究是从短时段的研究视角,具体选择某一历史时段来探讨相关的环境史问题。近年来,中国环境史学界在断代环境史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學术成果。赵九洲探讨了远古环境史的研究内容、现状和意义等,认为远古环境史研究是不可偏废的环境史研究领域⑧。刘继刚对夏商周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三代时期的生态环保思想等内容进行讨论,认为周以前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春秋以后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三代时期生态保护思想的根源肇始于人们对森林动植物的自然崇拜⑨。周琼利用留存下来的青铜图像史料分析了先秦时期北方草原区与云南地区的生态环境,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环境史上人与自然相处的“黄金时期”①。张全明讨论了研究两宋生态环境变迁的时空范畴和理论方法,并对两宋时期的气候、水文、动植物、地貌、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论述,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书中还涉及两宋时期的自然灾害及生态环保意识等内容②。
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指导的四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是从短时段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具体朝代的环境史相关问题。董立顺从畜牧业、农业、野生动植物、自然灾害等五个方面研究西夏民众与生存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认为环境对西夏民众的生计有着直接影响③。梁志成选取民户、灶户等四种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职业户,通过考察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来窥视明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传统技术体系能够反映特定地域人群与环境的互动过程④。聂传平探讨了两宋时期南北方不同地域人群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彼此产生的影响,指出:面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南北方民众都在主动地改造和适应环境,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深⑤。赵彦凤则探讨了1206—1368年间的蒙元时期的人们在不同地域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互动的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带给各类人群的影响⑥。
相比此前,断代环境史研究不再仅以单篇论文来探讨某一时期的具体问题,专门的学术著作与学位论文开始增多。但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秦汉、唐宋、元明等统一王朝时期,而史前时代、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环境变迁鲜有学术论文或著作。同时,断代环境史研究亦存在“重古轻今”的特点,研究者多关注古代环境史研究而轻视近现代研究,还未见系统的近现代环境史研究成果。这既是断代环境史研究的薄弱之处,亦是有待拓荒之处。
四、小结
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可知中国环境史学理探讨愈加充分,实证研究愈加扎实,学科交融愈加明显。从中国环境史学理构建的成果可以发现中国环境史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化,很多此前争论的焦点、热点问题逐步达成一致认识,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也日渐清晰。环境史学界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理论上的讨论,而是积极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学者们在断代环境史、动植物变迁、水环境变迁和海洋环境史等具体领域均有了新突破,诸多学术著作陆续推出。但同时也应看到尚需进一步努力的地方。首先,对环境史学理构建中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以及教学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讨论不够充分,并且还未推出一部权威的环境史入门教材供环境史专业的师生用于教学与学习。同时,在环境口述史、全球环境史、城市和乡村环境史等方面还需作出努力,这些均是这门学科在未来需要加强研究与讨论的重要领域。
环境史最新的学术成果能够反映出该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与研究趋势,尽管本文不能涵盖近年来环境史领域所有的学术成果,但是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环境史学界出现的新成果,总结其中的成绩与不足,仍有助于环境史初学者与研究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与趋势。
责任编辑:王俊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