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智正觉禅宗生态思想研究

2018-04-25陈红兵

鄱阳湖学刊 2018年2期

陈红兵

[摘 要]宏智正觉禅师是宋代曹洞宗的代表人物,默照禅的倡导者。他的禅学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生态意蕴,是中国佛教生态思想的成熟形态。其生态存在论思想突出了心地作为天地万物产生根源的内涵;其“休歇”“默照”的生态修行观,将克制人的贪欲、追求心灵的明净、运用本有的超越智慧来观照事物现象放在重要地位;其“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生态境界论具有多层内涵,强调如是观照自然万物的本性和存在状态,认识人自身的解脱对维护自然万物本性的意义等。他的生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整体论的世界观、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现实的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關键词]宏智正觉禅师;佛教生态思想;生态存在论;生态修行观;生态境界论

宏智正觉禅师是宋代曹洞宗的代表人物,默照禅的倡导者。宏智正觉禅师(以下简称“宏智禅师”)禅宗思想是围绕默照禅修展开的,具有丰富深刻的生态意蕴。本文主要从存在论、修行观、境界论等方面,论述宏智禅师的生态思想。

一、“一切皆从心地生”的生态存在论

宏智禅师的存在论思想是建立在《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基础上的。在他看来,心地是一切诸法的根本,“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心地”又称作“如来藏”“法性”“性觉”“本觉”“法身”等等,“一切诸法”又称作“天地万物”“森罗万象”“二仪万象”“十方众生”“情与无情”等等。《宏智禅师广录》关于“心地”与“一切诸法”关系的代表性阐述有:

“一切皆从心地生。”除去一切生底,还是本来心地。者个心地平等普遍,普遍无有不在,无有不满。既心地上生相,尽十方三世,无有一毫自外而来,俱从个里发现。便知道: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心无形影,对缘即照。所以假虚空为森罗万象之体,假森罗万象为虚空之用。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譬如湛水因风成波,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尔心地上,存许多善恶等相,便是水上波浪。风休波灭,不是水灭。善恶相尽,不是心灭。本来一段事空不得。①

清净无相,妙明绝缘。个一片田地子,古今移不得。一切法生也,自是诸法生,了不干它事;一切法灭也,自是诸法灭,了不干它事。从本以来底,元不曾借借。廓大周遍,无所不至。正恁么时,还有畔岸也无?若有畔岸,即于尔本心自作界至去也。正无畔岸时,全与虚空合却,灵然不是空。透顶透底去,中间无一尘。若恁么也,混融不隔越。个是诸佛诸佛出生处,个是山河大地建立处。有情也恁么地出生,无情也恁么地建立。所以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①

真空不空,妙有不有。是万象生成之根,即二仪造化之母。②

须知从本己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三界九地,甚么处得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森罗万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皆是自心中所现物。③

从上述引文中,不难看出宏智禅师存在论与《大乘起信论》思想的一致性,其中论述的“心地”与“一切诸法”的关系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心地与一切诸法有本质的不同。“一切诸法皆从心地生”,“心地”则是超越于一切诸法的唯一真实的存在。它不随诸法生灭而生灭,“本来一段事空不得”;“心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它“普遍无有不在,无有不满”;“心地”的存在又具有恒常性,“古今移不得”;“心地”的存在又具有独立性,“元不曾借借”,不依赖于他物而存在;“心地”的存在又具有无限性,无有“畔岸”,“广大虚寂”,体如虚空,这正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体大”。

“一切诸法”差别多样,森罗万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三界九地,有情、无情,“存许多善恶等相”;一切诸法属于生灭法,有生有灭;“一切诸法”又具有虚妄性,从无明妄心所生,“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

其次,一切诸法皆从心地生灭,换一个角度说,也即“性含万法”。所以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尽十方三世,无有一毫自外而来,俱从个里发现”,“个是诸佛诸佛出生处,个是山河大地建立处。有情也恁么地出生,无情也恁么地建立”。意思是说,一切事物现象都从心地上产生,没有一毫是从外而来。诸佛也从这里出生,山河大地也在这里建立,有情也这样出生,无情也这样建立,乃至“三界九地”也从心地中产生显现。这里所说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是指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罗汉、独觉、菩萨三圣的境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宏智禅师将“心地”视作“万象生成之根,二仪造化之母”,即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不过,宏智禅师的论述虽然看起来很像老子道家生成论世界观,但其本质还是《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其所说的天地万物“从心地生”“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并不是说心地具有能生的作用,因为按照《大乘起信论》以及宏智禅师的观念,天地万物的产生是从无明妄心所生。而心地作为天地万物根源,一是提供了天地万物生灭的场所,二是心地和天地万物具有共同的质素,就好比波浪本身也是水。

再次,心地与一切诸法的关系是体相用的关系。宏智禅师也继承了《大乘起信论》关于众生心有体相用三大的观念。如文中说“假虚空为森罗万象之体,假森罗万象为虚空之用”,即表明:心地无形无相,但它是森罗万象借以生起的本体,森罗万象则是心地的功用。又说,“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尔心地上,有许多善恶等相”,“森罗万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则肯定一切诸法都是心地上显现的形相。

宏智禅师生态存在论具有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特征。生态存在论要求揭示天地万物的根源、本性、本质。宏智禅师从佛教修行立场出发,将心地视作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将天地万物视作自心所现的影像,将心地视作天地万物产生的本体,而天地万物则是本体显现的形相、功用。其存在论带有唯心论特征。不过,在唯心论的框架中,宏智禅师也从多方面揭示了天地万物、森罗万象的无限性、根源性、差异性、生灭变迁性;以波浪和水的比喻揭示了天地万物共同的本质。还应指出的是,虽然宏智禅师以心地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本体,但这里的“心地”不应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主观心念或能动作用,而应理解为人与天地万物背后的共同的根源和本质。宏智禅师或者佛教之所以采取了一种唯心的形式,最主要还是由其心性修行的实践方式和探索视角决定的。

二、“休歇”“默照”的生态修行观

宏智禅师的默照禅,是针对宋代文字禅盛行的危害而倡导的。宏智禅师的默照禅又是在继承芙蓉道楷、丹霞子淳等倡导的“休歇”禅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默照禅倡导枯木堂中冷坐,休歇、揩磨烦恼妄染,通过静坐默照体悟内在本有的空寂之性。

默照禅的思想基础是达摩祖师倡导的“理入”观念:“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①宏智禅师也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尔若离妄想,离执着,即无一星事。如今认地水火风为自己,岂不是妄想执着,唤甚么作自己?只尔思惟分别底是妄想,见闻觉知底是妄想。直须歇得到空空无相,湛湛绝缘,普与法界虚空合,个时是尔本身。”②意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因此需要通过修行,休歇妄想执着,恢复原本明净的心性。

(一)休歇烦恼妄染

宏智禅师直接继承了丹霞子淳的“休歇”禅法。丹霞子淳曾说:“诸人时中快须休歇去……把今时事放尽去,向枯木堂中冷坐去。切须死一遍去,却从死里建立来……所以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相欺不得。”③宏智禅师也非常重视坐禅。《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禅师语录·行实》中说:“师为人方厉,坐必跏趺,食不过午。”④《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禅师语录·塔铭》中说:“自初得戒,坐必跏趺”,“昼夜不眠,与众危坐”⑤。住持天童期间,也非常注重引导弟子禅修:“结屋安禅会学,去来常以千数。师方导众以寂,兀如枯株。”⑥宏智禅师批判当时的文字禅风气,主张休歇、坐禅:“尔但一念万年去,口边白醭去,便有相应底时节……如今一般汉,将禅册子上言语,作道作理,作佛作法,几时得了去?尔但常自休歇,不将地水火风相随行,便常出生死。”⑦他认为念诵文字禅,思维其中道理,对于修行了悟没有什么用处,只有专注坐禅(“一念万年去,口边白醭去”)、“常自休歇”,才能出离生死。

“休歇”禅法注重的是放下、息灭妄想执着。如《宏智禅师广录》中说:

只要诸人不妄行一步,不作众生想念,罢却机警,尽却攀缘,一味休歇,穷教到底去,打教彻头去,莫依倚,莫停留,直使无丝毫粘惹,方唤作解作活计底人,解绍家业底人。①

只为尔心地下,纷纷地是思惟,搅搅地是架镂。于妄想中,胶胶织织,安安排排,粘粘缀缀。甚么时得洒落去?②

其中所说“众生想念”“妄想”,即众生的贪欲、执着;其中所说的“思维”“架镂”“安安排排”,即是人为的思维、设想、算计、雕琢;其中所说的“胶胶织织”“沾沾缀缀”,即执着、痴爱。而所谓“罢却机警,尽却攀缘”,意思是说放下人为的算计和安排,止息人为的追求;“莫依倚,莫停留”是说不要依靠、执着世间无常的名利、观念。《宏智禅师广录》中关于妄想执着,用了“长夜暗”“尘劫疑”“陈习”“妄缘幻习”“情缘”“妄想”“妄念尘垢”等词,本质上与佛教通常所说的无明、貪欲、执着是一致的。

宏智禅师强调“休歇”妄想执着,必须彻底。如说:

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直是诛锄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体前,直得光滑净洁,着不得一尘。③

当恁么为时,直教一毫不生,一尘不翳,枯寒大休,廓彻明白。若休歇不尽,欲到个境界出生死,无有是处。直下打得透,了无思尘,净无缘虑,退步撒手,彻底了也,便能发光应世,物物相投,处处恰好。④

他认为,只有休歇得“了无一毫许污染”,才能达到“灵而明,廓而莹”的明净境界;只有休歇得“一毫不生,一尘不翳,枯寒大休,廓彻明白”,才能进一步“发光应世,物物相投,处处恰好”,即在生活中智慧观照,做事恰如其分。

(二)默照禅法的基本内涵

默照禅是与“休歇”禅法密切相关的,默照之“默”即是休歇。同时,也只有休歇妄想执着,本光现前,才有真正的观照。默照禅法本身包含多层次内涵,宏智禅师思想的许多方面,如境界论、体用论都是围绕默照禅修展开的。以下我们依据宏智禅师所作《默照铭》作简要论述: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鹤梦烟寒,水含秋远。浩劫空空,相与雷同。妙存默处,功忘照中。妙存何存?惺惺破昏。默照之道,离微之根。彻见离微,金梭玉机。正偏宛转,明暗因依。依无能所,底时回互。饮善见药,檛涂毒鼓。回互底时,杀活在我。门里出身,枝头结果。默唯至言,照唯普应。应不堕功,言不涉听。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问答证明,恰恰相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证明问答,相应恰恰。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开梦觉。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顶透底。舜若多身,母陀罗臂。始终一揆,变态万差。和氏献璞,相如指瑕。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寰中天子,塞外将军。吾家底事,中规中矩。传去诸方,不要赚举。⑤

《默照铭》关于“默照禅”阐明了如下几方面内涵:

第一,“默”与“照”具有不同的内涵。“默”是静默,是休歇、放下妄想执着;“照”是“昭昭现前”,即运用我们本来具有的觉性进行观照。

第二,“照”具有“鉴”与“体”两方面含义。“鉴”偏重于超越的观照,如镜照物;“体”偏重于对观照对象的体会、体悟。有体会有体悟,才能发现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的奥妙。

第三,默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晦而弥明,隐而愈显”即是说,隐晦的心态逐渐清明,隐秘的道理越来越明白,进而达到心地空寂的境界。而要达到心地空寂的境界,应注意“妙存默处”,这是一种存无所存、无心而照的法则。

第四,默照又并不是单纯的空心静坐,而是既有对现象世界的超越(“离”),又有对现象世界的体察入微(“微”),因此,既有正又有偏(“偏正”)、了悟空寂的心地,又能回互、照应现象事物。而其对现象世界的回互、照应是自然实现的,没有觉察到是自己的功劳(“应不堕功”),这种回应不是应对一件事,而是“普应”,即佛教中所说的“千处祈求千处应”。所谓“万象森罗,放光说法”,即是说千百亿化身,随处放光说法。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普应”主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就身心修养而言,是整体观照自身心,让身心整体自然运作、净化、升华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并不是指个人身体在现实生活中能同时做许多事。达到“普应”的境界,应注意默照不可偏失。而能正确掌握默照中的法则,则能“莲开梦觉”,成就圆满清净的功德智慧。

第五,偏正回互不仅体现在自身心的觉悟中,而且体现在度化众生的现实实践中。《默照铭》中说到“舜若多身,母陀罗臂”。“舜若多”即空寂本体,“母陀罗”指密教中曼荼罗海会中诸尊的各种印契。因此,所谓“舜若多身,母陀罗臂”,即是说既有对空寂之性的体证,又有应对世间种种情形的功能作用;所谓“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也是说既能当家做主,又能成就伟业。“当机有准,大用不勤”则是说无为而无不为,事事应对恰合时机,恰到好处。

(三)休歇、默照禅修的生态意义

宏智禅师本身并没有专门论述“休歇”“默照”禅修实践的生态环保意义。要认识宏智禅师“休歇”“默照”禅修方法的生态环保意义,有必要认识众生无明、烦恼妄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环境问题根源于人自身的无明、贪欲。因为无明,人们无法认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将幸福局限于物质利欲的满足上。因为无明,人们从自私的立场,从人类中心的立场看待自然万物,无法体证到人与自然万物的一体性、平等性。因为无明和贪欲,人们只知道从自身出发,从人类自身出发,无节制地征服自然,掠夺自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带来的是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当代许多思想家也很注重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及人的贪欲对于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作用。1967年,怀特(Lynn White)在《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指出,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根源①。怀特之后,以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艾伦费尔德(David Ehrenfeld)等人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论也将生态环境危机归之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只关心人自身的生存利益,无视自然生态存在的利益,将自然视作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欲望的资源和工具,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类实践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珍惜地球》一书这样批判人类的贪欲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贪得无厌的人类已经堕落了,只因受到其永不能满足的物质贪欲的诱惑……备受无穷贪欲的折磨,现代人的搜刮已进入误区,他们凶猛的抓挠,正在使生命赖以支撑的地球方舟的循环系统——生物圈渗出血来。”②

而“休歇”默照禅法将克制人的贪欲、追求心灵的明净、运用本有的超越智慧观照事物现象放在重要地位,因而能够相应地克服由人类无明和贪欲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默照禅修重视整体观照、整体协调的智慧,具有更深刻的生态环保意义。默照禅修的观照智慧,是一种超越的智慧。从反方面来说,是超越自我中心、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思维方式;从正面来说,它注重对事物超越的鉴照与悉心的体会,因而能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其所谓“普应”则是一种从整体的角度回应事物的整体协调的智慧和实践。默照禅所强调的整体观照、整体协调的智慧,对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对于调整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协调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默照禅没有局限于自身身心的整体协调,而是将自身的体证与度化众生的實践相结合,这对于纠正传统佛教偏重于个人自身修养,开出关注现实生态环保实践维度,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佛教度化众生的实践重视引导大众的心灵净化,注重引导大众克制物欲至上的价值观念,本身也具有深刻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

三、“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生态境界论

境界既是修行体证的目标,也是修行到一定阶段体证到的心态、成就的功德智慧、了悟的宇宙人生真理。因此,境界论本身包含德性、价值取向、世界观等多方面内涵。境界论与世界观不同的是,世界观倾向于客观的描述,境界论则突出主体对天地万物存在状态、存在方式的体悟。

印度佛教较少关注世界观问题,中国佛教受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影响,对天地万物的存在状态、存在方式等世界观问题颇为关注,也因而具有较显著的生态哲学意蕴。宏智禅师也是如此,其语录颇注重对僧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①境界的阐发。当然,修行到不同阶段,体证的境界不同,同一修行境界本身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因此,境界论又体现为不同层次的内涵。在这里,我们主要结合与生态哲学相关的内容,从如下四个方面论述宏智禅师的境界论:

(一)“森罗万象皆是个时建立”的俱时显现的境界

印度佛教给人的印象是追求涅槃寂静的境界,中国佛教则认为,涅槃寂静只是修行的一个阶段,空有不二,森罗万象俱时显现,则是修行能达到的更圆满的境界。宏智禅师这样描述森罗万象俱时显现的境界:

若恁么也,混融不隔越。个是诸佛诸佛出生处,个是山河大地建立处。有情也恁么地出生,无情也恁么地建立。所以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到恁么时,山是个时山,水是个时水。森罗万象,与尔地水火风,皆是个时建立。乃至长短大小方圆等相,更无有异。才起分别心,便成差别相。尔心无分别,平等与平等,更无平等者。彻表彻里,尽中尽边,纯是汝本真所见。②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前文引述过,论述的是心地或心性的本来状态超越森罗万象、没有边际、体如虚空的特征。宏智禅师认为,体证到心地的空寂境界后,会进一步体证到“森罗万象与尔地水火风,皆是个时建立”的境界。这一境界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若有分别,森罗万象便显现出差别形相,而无法看到整体及其间奥妙。心无分别,森罗万象才能以其本然存在状态、存在方式整体显现。这一境界的生态意义,我们可以从两方面阐述。其一是生态整体观。它与我们通常区分不同事物性质、差别的观念不同,突出从整体角度看待天地万物的存在状态、存在方式。这种生态整体观是一种整体论的认识思维方式,与单纯论述天地万物存在状态、存在方式的世界观有所不同。其二是对天地万物如是观照的认识思维方式。它区别于从自我出发,将人与自然万物分离对立起来的认识思维方式。后者往往流于只肯定人自身的价值,而否定自然万物与人的一体性、平等性,将自然万物视作满足人自身物质利欲的资源和工具。而对天地万物的如是观照,则能体证到天地万物与人在不同层面的一体性,认识到自然万物多层面的存在价值。库珀(David E. Cooper)、詹姆斯(Simon P. James)在《佛教、德性与环境》一书中曾称赞佛教“谦卑”德性有利于消除自我中心立场,培养出一种“无私尊重真实”的精神,培养出对所有事物的“如是”的观察。而这有助于克服那种将自然万物视作人类的资源和工具的狭隘观念。比如说从奶牛身上看到的不是超市牛奶的生产者,也是美丽的生命、朋友、母亲、它们放牧草地上的缩影、各种宗教中繁殖力的象征等等①。由此不难看出这种如是观照的认识思维方式的生态意义。

(二)“一切法空观自在”的解脱境界

对解脱的追求是佛教根本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传统佛教一般将解脱理解为人自身的解脱。中国佛教突出人与所依居的环境之间“依正不二”的关联,与此相关,也论述到环境事物的解脱成佛话题。三论宗、天台宗、禅宗思想中均有相关论述。宏智禅师语录中也提到:

一切法空观自在,处处光明处处身。②

上堂。举僧问忠国师:“教中但见有情作佛,不见无情受记。且贤劫千佛,孰是无情佛耶?”国师云:“如皇太子未受位时,唯一身耳。受位之后,国土尽属于王,宁有国土别受位乎!今但有情受记作佛之时,十方国土悉是遮那佛身,那得更有无情受记耶?”师云:“剎中之佛,处处现身;佛中之剎,尘尘皆尔。还体悉得么?”良久,云:“六国自清纷扰事,一人独檀③太平基。”④

所谓“一切法空观自在,处处光明处处身”,笔者的理解是,了悟一切事物法性本空,无不处于自在解脱状态,一切事物无不显现自性光明,无不显现法身。也就是说,从超越的立场观照,万物无不处于自在解脱状态。第二段话实际上也是在肯定有情与无情“依正不二”的基础上,阐明有情成佛时,其所依居的十方国土亦皆成就为佛土。

自然万物随人之解脱成佛而获得解脱成就的生态意义体现在: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人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人为无明、贪欲所主宰,环境万物必然沦为人掠夺的资源与工具,沦为被奴役的地位。而一旦人类从无明、贪欲中解脱出来,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万物的一体性关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自然万物才能按照自身的自然本性运化,保持自身的自然本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即是获得自身的解脱;而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即是人间净土的一方面体现。

(三)“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境界

宏智禅师“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境界论是对僧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境界的直接阐发:

我此所现身,与一切法等。我与诸法,同出同没,同生同死。无一事不从个里出,无一法不从个里生。所以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⑤

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①

尔若向这里脱然放下,不见个身。不见个身,个时满虚空遍法界,只是尔一个自己。三世诸佛出世也,在尔身中出世;一切众生颠倒也,在尔身中颠倒;乃至三界九地,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皆是尔自己身中所现影像。②

以上引文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天地万物同根同源。“无一事不从个里出,无一法不从个里生”等等,也即是前文论及的天地万物皆从心地生。二是我与天地万物一体生化。引文中所说“我与诸法,同出同没,同生同死”,意思是说,我与天地万物一体相关,共同生化。三是我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一种全息性的整体性关联。所谓“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表达的即是这一内涵。这与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华严宗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缘起论颇为相类。

“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境界的生态意义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

首先,既然我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一体生化,因此天地万物的存在状态、质量,直接关乎我们自身的存在状态。生态环境的污染会影响我们身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优化也是我们自身生存质量的提高。反过来,我们自身心的素质、思想、行为也同样会影响到环境整体的存在状态与质量。事实也确实如此。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正是由于人类不正确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歸根到底又是由人类内心的无明与贪欲造成的。因为无明,我们无法认识到自然万物与我们一体相关,因为贪欲,我们肆意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而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又反过来影响我们自身的生存质量与健康。雾霾的恶化与持续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态和心情,污染的空气和水质导致呼吸道疾病、癌症、血液病等的攀升。而领悟到人与环境万物的同根同源、一体生化,则能提醒我们关爱环境万物。引文中所说“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正是说,只要我们真正体证到十方大地、十方众生都是我们自身,就能自然做到、真正做到爱护生命。其中所谓“禁足”,即夏四月为避免外出无意间伤害生命,结夏修行而不外出。

其次,“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个时满虚空遍法界,只是尔一个自己”中所说的“我”“尔一个自己”,显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我,而是拓展了的“大我”。因为这个大我涵摄“十方大地”“十方众生”“满虚空遍法界”,所以当代深层生态学将其发展为“生态大我”观念。深层生态学的“生态大我”观念正是从日本曹洞宗思想引申出来的,而日本曹洞宗鼻祖道元禅师与宏智禅师一系一脉相承。

(四)“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的圆融境界

宏智禅师吸收融合了华严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观念,在其语录中表达了“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的圆融境界: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不出不在,不失不坏。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③

闹里分身,触处现前,无一点子外来境界。二仪同根,万象一体。顺变任化,都不被夤缘笼络,便是得大自在底。风行月照,与物不相碍。然后休退,更来里许作担荷。智转理圆,功忘位满,不堕尊贵处。入流合尘,超然独耀。方知道,绍是功,绍了非其功也。④

引文中,宏智禅师所表达的圆融无碍境界同样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两层意义:首先,第一段中的“我”是“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的超越的“大我”,是心地、觉性、法性,相当于华严宗所说的“理”,这里所说的“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说的是超越于万物之上,顺任事物现象的变化。第二段中所谓“顺变任化,都不被夤缘笼络,便是得大自在底”,表达的也是这一意义。这一层意义突出的是超越事物现象,顺任事物现象的变化。

其次,第二段中所说的“更来里许作担荷”“入流合尘”“功忘位满,不堕尊贵处”,则是落实到现实的事业上,免不得与具体事物打交道,强调的是和光同尘,而突出“事事无碍”。

“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圆融境界的生态意义体现在应对现实事物及现实事业上。当然,宏智禅师说的不是应对生态环境现象及从事生态环保事业,但其中理则仍具有生态意义。从理事无碍的意义上说,它强调以整体观照的态度,尊重、顺任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化的功能、规律及过程,不过多地进行人为的干涉。这大体上类似于老子肯定自然运化的价值,主张顺任自然造化、无为而治。从事事无碍意义上说,当然宏智禅师说的主要是度化众生的事业,但从世间事业的角度看,未尝不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就“利乐有情,庄严净土”的事业。从当代社会需要来说,适应时代需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同样要秉持“事事无碍”的精神。

四、结语

宏智禅师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佛教生态思想的成熟形态。其生态存在论是建立在《大乘起信论》真如缘起论基础上的。突出了心地作为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的内涵;宏智禅师倡导的默照禅法既强调对事物现象超越的观照,又强调对事物现象的照应,对形成有利于生态环保的整体观照、整体协调的智慧具有积极意义。宏智禅师发挥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境界论具有多层内涵,对建设生态整体论的世界观,如是观照自然万物的本性和存在状态,认识人自身的解脱对于维护自然万物的本性的意义,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现实的生态环境建设等等,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此外,宏智禅师的生态思想还包含突出同体心、平等心,观照智慧、融通心等德性的生态价值内容,限于篇幅,就不再作具体论述。

责任编辑:安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