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的实践理念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

2018-04-25郭延成

鄱阳湖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态环保生态文明理念

郭延成

[摘 要]中国佛教界、佛教学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调生态问题的实践向度,因而提倡佛教的生态实践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议题进行探讨,即:发挥佛教优良传统,力行生态文明建设之举;以佛教“方便”智慧,借助当今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生态环保问题;以禅宗的“当下一念”理念来引领开展生态环保行动。

[关键词]佛教实践理念;生态环保;“当下一念”理念;生态文明

当今生态环保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包括学界、佛教界等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原因自不待言。国内外学界都在尽其所学进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智慧。伴随此研究热潮,中国佛教界、佛教学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并在与生态问题相关的佛教义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一些学者用佛教缘起论、心净土净思想、正报依报理论、无情有性说、心性理论等为依据,来探讨佛教义理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相比之下,学者们探讨生态实践理念方面的成果则较少,更多的是一般性地谈及戒杀放生、爱护美化环境、和平主义等。也有学者如台湾地区的杨惠南教授,提出“心境并建”的环保主义理念,注重环保实践的社会政治经济层面,显示出一定的思想深度。也有学者在考察近年来西方学界几种文化生态思潮后,提出以佛教德性论为核心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的主张①,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总的说来,学者们对佛教生态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佛教理论对生态环保的积极作用方面。此外,还有一位学者借日本“批判佛教”的主张,对近年来佛教学者表现出的生态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批评②,显得有些独特。

鉴于此,我们更要关注佛教实践方面的相关理念。借用现代西方哲学知识论的术语,实践理念即所谓“力行知识論”——它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关于修行实践指南意义方面的理念,它对如何在切实的实践层面上做到生态环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强调生态问题的实践向度正当其时。以下对此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挥佛教优良传统,力行生态文明建设之举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用佛家的术语来说,表现为她是由众多的有情及无情众生所构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珍惜、爱护这些众生,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么,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生态环境中的有情众生如各种动物、无情众生如花草树木等,是我们猎捕和索取的对象,抑或是值得我们倍加爱护的众生呢?我们都知道,佛教以“慈悲”精神为特质,就是爱护一切众生,既包括一切有情众生,也包括无情众生。有人会问:佛教有相关的教义支撑这种观点吗?有情众生值得爱护还说得过去,无情众生真的也值得我们珍视吗?让我们来温习一下太虚大师的相关开示。太虚大师在《大乘宗地图释》中阐释说:

佛性之义,各经论及古今大德解释坳异,且相矛盾,今略举三种会通之:有云“情与无情皆有佛性”;有云“凡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云“二类有情有佛性,谓二乘之坳小向大者及大乘种性者;定性之声闻与缘觉及无姓者无有佛性”。如是三说不同,欲其会通,先审名实。言佛性者,佛之体性名曰佛性,或云知觉自性名曰佛性,或云成佛之可能性名曰佛性。初谓佛果上所成就之一切无漏功德法,总名曰佛。佛果之总聚无漏法,论其体性,即是有漏无漏一切法平等不二之无为体性,故曰佛性。次谓佛者觉义,能知觉之自性,即为有情类本来具有之佛性。三谓由法尔无漏种具有发展成佛之可能性,故曰佛性。第一,从一真法界真如性说名佛性;第二,从心、心所能缘虑性说名佛性;第三,从本净种增长圆满之成佛可能性说名佛性。以此义故,凡诸名辞,应观其义以定其名,不可依名而判义也。依上三种训释以定其名,次出其义,略有三种:一、理性佛性;二、隐覆佛性;三、行性佛性。①

由此可知,太虚大师对当时流行于佛教界的、有关“有情与无情,是否皆有佛性”问题的三种说法进行了详细的分判。大师在详实解释“佛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从“体性”的角度而言的“佛性”,即是有漏、无漏一切法平等不二之无为的体性,此时的“佛性”即是“理性佛性”。此种“理性佛性”是如来佛果之所显,众生虽有而不能显;而“情与无情皆有佛性”的说法,正是“理性佛性”的佛果境界所显示的“佛性”之义理。第二种的“凡有心者皆有佛性”之说,是从“从心、心所能缘虑性”的角度来说“佛性”。第三种的“二类有情有佛性,谓二乘之坳小向大者及大乘种性者;定性之声闻与缘觉及无姓者无有佛性”之说,是从“本净种增长圆满之成佛可能性”的角度来说的佛性。后两者都不是从佛的广大圆满的智慧境界的“理性佛性”来说的佛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性。

若我们能秉承佛陀究极之说的“情与无情皆有佛性”的义理,就会对包括无情众生在内的所有生命都加以珍视。而从中国佛教史上看,佛教自古就有爱护包括花草树木在内的一切生命的理念及行动,集中体现在于生态环保方面,很早就形成了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

据《景德传灯录》卷12之《镇州临济义玄禅师》记载: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人也,姓邢氏。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檗随众参侍……师与黄檗栽杉,黄檗曰:“深山里栽许多树作么?”师曰:“与后人作古记。”乃将锹拍地两下。黄檗拈起拄杖曰:“汝吃我棒了也。”师作嘘嘘声,黄檗曰:“吾宗到汝,此记方出。”……②

作为临济宗的创始者唐代的临济义玄禅师(?—867),一次在山中与师父黄檗禅师一起栽杉树,其间师徒二人进行了一次机锋对话。从《景德传灯录》的记载可知,黄檗禅师、义玄禅师等禅师都继承了禅宗“农禅并举”的劳作传统,他们边修禅、边劳作;他们种杉树的行动,既造福了当地、维护了生态,又可将种树等劳作作为修禅悟道的因缘契机。

再看《补续高僧传》之《洞山晓聪禅师》记载:

洞山晓聪禅师,韶州曲江人,生杜氏,见文殊应天真和尚,初游庐山,莫有知者……以大中祥符三年,师出世洞山……师于山之东北,手植松可万。松凡植一株,坐诵《金刚经》一卷,自称栽松比丘,岭名金刚岭。或问:“岭在此,金刚在何处?”师指曰:“此一株松,是老僧亲栽。”①

洞山晓聪禅师(?—1030),是宋代云门宗第四代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洞山道场任住持时,曾在洞山东北,种植松树上万棵,而且每种植一棵松树,就念诵《金刚经》一遍……可见,洞山晓聪禅师已经把种植松树的劳作与禅法修行融合在一起。这样既继承了禅宗“农禅并举”的优良传统、以生态成果造福当地一方,又为修行悟道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再看宋代庐山万杉寺的太超禅师。太超禅师作为宋代庐山万杉寺开山祖师,于万杉寺周围种植杉树万棵,这在《宋史》、历代的《庐山志》及其他方志、佛教传记等书中均有记述。如宋代陈舜俞的《庐山记》这般记述:

由开先至万杉院二里,本朝景德二年始建,旧有古石崖。先是僧曰太超,即山植杉万本。有为之言于朝者,乃赐钱建院,仍赐土田、佛像、供器。及其成也,仁宗赐御篆牓其殿,曰“金仙宝殿”,内翰钱易书……②

近年,最新编辑的《万杉寺志》对万杉寺创建者植树兴寺之事也有考据和叙述: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僧大超住持庆云院,增旧制、扩禅院、植杉万株。有人为之言于朝廷,真宗为表彰大超植杉兴寺之功,于是赐钱建院,并赐土田、佛像、供器等。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仁宗赵祯改寺名,赐御书“金佛宝殿”匾,后又赐御书“国泰清净”。翰林学士钱易书寺名“万杉寺”……③

由此可知,万杉寺开山祖师太超禅师,依然是秉承前人的“农禅并举”的优良传统,以种植杉树造福一方,声名远播,从而受到宋朝皇帝的赞誉和支持。

此外,《宗教与庐山》对庐山历代僧人植树育林、造福一方的事迹也进行了记述:

慧远在东林寺构置“禅林”,晋僧昙诜栽植大林峰,明僧修观辟植归宗寺“大悲林”,清僧至善“手植室山百万松”,民国僧人以“种植森林”为产业等等,就是庐山僧人热心这一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不仅美化了寺庙环境,优化了梵宇风景,而且对整个庐山变成苍松翠竹、繁花似锦、绿草成茵的优美风景区和避暑清凉胜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④

《宗教与庐山》还对庐山万杉寺在植树育林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叙述:

而在这场由庐山僧徒积极提倡和热情参与的植树造林活动中,万杉寺僧的表现尤为突出,用心特别精勤,恩惠被及后世。万杉寺,建于南朝梁代(502—557),唐代时名庆云院,座落在山南庆云峰下。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僧大超来寺住持,持志不懈,坚忍苦行,在寺周“手植杉万本”,使默默无闻的庆云院迅速成为“门前松径深,屋后杉色秀”的青幽禅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观赏游历。⑤

庐山万杉寺不仅以植种万杉而扬名禅林,历史上还有诸多高僧于万杉寺住持弘法,如南北朝时期“万杉寺”创始者庆云大师、五代时期的若虚禅师、北宋时期的太超广智禅师,明代的紫柏真可大师……,他们都为创建、发展、重兴万杉寺做出过杰出贡献。

十分值得提及的是,当今万杉寺住持能行法师,作为临济宗四十五世、天台宗四十七世、沩仰宗十三世的得法传人,于1995年受当地政府聘请前来住持并重建万杉寺。时禅院荒榛而道肠,山秃林稀,梵香不绕;而能行法师怀着复兴道场祖业的大愿,率众僧尼艰辛创业。时至如今,古刹新宇巍然,殿阁雄峨,僧徒、皈依弟子甚众,香火旺盛如史,寺宇俨然雄甲庐南。能行法师堪称万杉古刹五度复兴之法师①。

当今,能行法师率领四众弟子,不仅荷担如来家业,弘法精进,还积极为庐山生态建设做贡献。法师四众弟子之中也有一些于生态建设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的人,其中成绩十分突出的一位是能行法师之优婆塞弟子——现任庐山市政协常委的郭青云居士。郭青云居士在能行法师的德业感召之下,于2014年自筹资金一千余万元,创办了庐山市东林雨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的生产与经营。他在荒山种植了高标准无性系良种庐山云雾茶,引进了先进的“养猪—沼—茶(果)—肥水一体化农业新模式”,形成了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中有树、树中有花、花中有果的生态茶园布局,同时解决了二百余人的就近就业问题。他还将海会师范毛竹林承包进行低产改造,发展林下经济+旅游的新业态。目前,他正集中优质资源,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一家集庐山云雾茶叶、庐山金丝皇菊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生产及茶文化旅游观光、农村创业青年技能培训及大学生就业培训、众创空间服务为一体的,将第一、二、三产进行有效融合的九江市农业龙头企业,由此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促进周围群众一同创业致富②。

二、以佛教“方便”智慧,借助当今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生态环保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包括佛教义理在内的生態环保理念,但是当处在与现实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抉择面前,往往会有如下疑问:是从长远考虑还是只顾眼前,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还是只顾自己?而眼前利益有一种诱惑力,它能使人沉浸于当下现实的物质享乐之中,从而丧失了理性判断,进而去选择只顾当下物质利益、但长期看来会危害生态环保的行为。佛法这时便显现其作用,因为佛法要求人类要克制贪欲。

然而,克制贪欲并没有那般简单!我们知道,社会的发展是由欲望作为动力来驱动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在现代城市中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种消费服务一应俱全……而这些都是人类欲望驱动的结果。然而,我们还应该了知并警觉的是:欲望能推动社会发展,但欲望也可能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破坏甚至摧毁人类文明——离我们不远的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充满惨痛教训的历史来看,人类虽然具有理性,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非理性的欲望往往占据上风;而就算人类也知道“非理性的欲望会导致严重后果”这种经验教训,但还可能犯同样的错误;这不得不使我们想起《地藏经》中佛陀对娑婆世界众生所具“刚强本性”的慨叹!虽然人类经历过惨痛的教训,但还不得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误”。

可见,我们在现实的维度上不能完全消除过度的欲望,强行而为,后果往往是“欲盖弥彰”和“适得其反”!这在历史上的教训实在不少:像宋明理学那样“存天理,灭人欲”的做法往往遭到更强的反弹。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疏导”策略,即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并使其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转和发挥作用——这样的策略,佛法称之为“方便”之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时空机缘条件,来采取相应的“方便”法门。比如,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昌明的时代;而治理经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哲学理论,更需要现实层面的科学技术手段,即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破坏生态,也能将其用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可喜的是,目前,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从事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有一些理论成果面世,如《环境生态学导论》《恢复生态学概论》等①。这些成果从理论上对诸如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系统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需将生物科学、材料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运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治理一般有如下两个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用新能源、新材料、清洁生产等技术,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人类目前所遭遇的自然环境,有很多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所谓“退化的生态系统”,就是指在自然、人为因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下,导致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遭受破坏和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的受害或受损的生态系统②。我们分析,导致“退化的生态系统”出现的人为干扰,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露天开采、大型基建项目等经济活动而造成,当然也有其他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因。生态系统退化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人为干涉,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出现生态危机。

治理这种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在技术层面主要包括:一是对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二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及其调控技术;三是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四是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五是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等。在这些生态保护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之关键技术。而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包括:非生物或环境要素(包括土壤、水、空气)的恢复技术;生物要素的(包括物种、种群、群落)恢复技术;生态系统(包括结构、功能)的总体规划、设计、组装技术③。

第二种途径是运用新科技,带动以生态环保为目标的“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又叫生态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相对于不具有环境保护机制、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现代工业而言,生态工业是通过对生物圈运动的功能进行模拟,运用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优化方法和其他科技成果,设计出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系统。生态工业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对环境不会造成丝毫的损害,从而可以收到在工业生产中获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基础上的、低投入的农业生产系统,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能量的投入,通过发展畜牧业,大量使用农家肥,通过农作物轮流耕种的方法,实施农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无论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还是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都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为目标,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这体现了人类达到了在眼前“利益”追求与长远“生存”愿景的两方面的一种平衡,即实现了一次对自我“贪欲”的超越。第二,人类研发、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充分表明了人类智慧的产物——科学技术——具有工具属性。经济发展史告诉人类:对工具的使用必须以人类的价值理性作为指导,也就是对科技的使用,要限定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范围之内。

而科学技术手段的掌握者是科技人员。一般说来,科技人员也都具有人类本性,有对钱财、名誉等物质利益的追求(当然也有将以追求真理为唯一宗旨的科学家);而开发生态治理的科技成果对科技人员来说,是应该能满足他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这是他们进行生态科技研发的物质动力,这也说明了佛教的方便智慧——“先以欲勾牵”于此时应用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研究满足人类需求的理论的一些管理学学者,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这也值得我们关注。现列举其中一些成果的相关结论:其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对高新技术整体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的激励应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因人而异的差别化的激励措施、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多种激励方式综合运用、按时按需灵活激励等举措①。其二,政府应发挥协调引导作用,鼓励科研单位在政府设定的分配框架内制订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方案,保障科技人员的技术权益,激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②。其三,要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提高收入水平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制定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政策时要着重考虑其公平合理性,同时要适当控制收入差距,使其保持在科技人员可接受的范围内。加强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应该给予科技人员参与政策制定和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从根本上重视科技人员、关心科技人员,积极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科技人员的地位,提升科技人员的工作成就感③。

由上可知,科技人员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优长、开发包括生态科技在内的成果,需首先在经济收入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其次还要在精神激励等方面注意做到诸如尊重科技人员、给予科技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关心科技人员;进而应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措施以激励科技人员。

佛教的慈悲精神就在于能够洞彻人们的各种需要,从而给予众生以福祉。如普贤菩萨“十大愿”之“恒顺众生”之愿,就是满足众生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从而使众生感受到幸福。科技人员得到了物质、精神上的满足,就能以饱满的干劲,从事科技成果的创新研发工作。当然,如果科技人员接受了佛教义理如“慈悲”理念,就能在从事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为社会谋福祉的愿望。这种愿望具有强烈的崇高感,能激发人的更大的能量,从而促使科技人员在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激励下创造科研奇迹。

三、生态环保行动要实践禅宗的“当下一念”理念

近代佛学领袖太虚大师(1890—1947)对修行“当下一念心”的关键意义进行过阐释。如太虚大师在进行《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演讲时说:

大乘诸宗之各标其胜,在集中其理解于一念而起观行,建宗趣行或殊,真本觉果无二。④

可见,太虚大师认为,“一念心”本具万法实相、是佛法修行之本;而佛法大乘各宗都是围绕“一念心”而起修行的。

又如,太虚大师在做《诸法有无自性问题》之《中国佛学的圆中自性说》开示时说:

所谓现前介尔一念心起,无不具足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虽不可得,而遍一切法;雖充塞法界,而无所有。所以达摩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说:“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当前的这一念心,就是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圆中法界性,也就是本来的天真佛;成佛不必外求,当人即是。①

可见,太虚大师认为,修行成佛不必向外驰求,只要抓住“当下一念心”,便把握了修行的根本,因为当前之“一念心”本来具足法界性,本来是佛。

太虚大师同时也强调佛法修行对于破除障碍、真正证得“一念心本具实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师在作《中国佛学的圆中自性说》的开示时说:

在佛的智境上说,凡夫确皆本来是佛,在修证的事实上也确实见性即是成佛;但因现行意识的颠倒分別,和无始虚妄习气的重重障执,明见现前一念自心的本性,却不是容易的。所以必须要破除重重的执障,扫尽无始的妄习;那么,必须修习种种方便解行,上来所说的小乘大乘各种有无自性的理观,又都是不可偏废了……②

可见,大师开示给我们,由于众生现行意识中存在种种颠倒分别,并由于无始劫以来积累的种种障碍执着,因此,一般人并不能证得“一念自心的本性”,所以,必须借助小乘、大乘的种种修行才能真正证得。

再参照当今禅宗大德净慧长老(1933~2013)对“当下一念”重要性的开示,长老在讲述《在当下一念上用功夫》时说道:

“祖师留得安心法”,整个的佛教,都是讲的安心法门。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传播禅宗,更是直截了当地指示安心法门。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安了才能成佛,心不安,成不了佛。怎么样安心呢?“当下忘缘火自消”。在欲火焚烧的当下,能够把贪欲的念头,觉悟过来;嗔恚的念头,觉悟过来;愚痴的念头,觉悟过来。三毒之火,当下就息灭了。三毒的火息灭了,心就得到安顿,生命就得到安顿。所以说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成佛作祖,上天入地,都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迷失了,就入地;当下一念觉悟了,就成佛。我们修行一定要紧紧地抓住我们当下这一念,从当下这一念做起,就有一个可操作的处所。安心从当下一念做起,让当下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谓了了常知。了了常知者,就是随时提起觉照,随时看破妄想的起灭。③

由佛门大德的开示,我们懂得,要修行有所成就,就必须将“当下一念”的思想落实于佛法修行的实践之中,也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具体到生态文明的实践方面,就是要求我们要从每一个当下做起、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中,注重环保意识、文明行为的培养:不随便丢弃不用的物品、垃圾,尤其在风光秀美的旅游点,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维护环境美;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在适当的情形下以步行代替开车……还有,我们不仅不做损害环境的事,还要主动从维护环境的小事做起,带动其他人注重环保。

这方面,我们要举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带动市民自觉践行生态环保活动的事迹为例。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是以天津荐福观音寺住持妙贤法师为领路人、70余位尼众法师为主体、秉承佛教慈悲精神建立起来的基金会,2005年始在政府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基金会成立10多年来,通过15000多位志愿者的投身参与,3500多万元善款的募集襄助,慈善惠及面涉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抚慰鳏寡无望的老人、体恤孤独无助的弱者、救助身患重症的病患、接济贫困拮据的家庭、资助莘莘学子的学业……可以说,各种慈善活动,是其常态的工作内容、日常关注的焦点。从2015年开始,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又在各种慈善活动中增添了生态环保实践及宣传活动的内容。2015年10月5—6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环保公益行”启动仪式在天津动物园举行。基金会的志愿者200余人参与了这项善举,他们向广大市民、游客发放环保垃圾袋并捡拾散落于公园各处的垃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活动持续了两天,众多市民、游客在基金会志愿者榜样力量的带动之下,纷纷领取环保垃圾袋,并参与到公益环保行动的行列中来。2016年10月5—6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环保公益行”启动仪式继续在天津动物园举行,此次基金会志愿者的人数增加至300余人,有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了这项公益实践和宣传活动①。

生态环保事业的开展,需要社会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我们不要轻视“随手捡垃圾”“不随便丢弃废弃物”这些环保“小事”,因为以保护、爱护生态环境的“当下一念”,不断地、持续地做这些“小事”,就可以“积小善为大善”。而更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地行环保之善举,就可以持续地强化我们“当下一念”中的环保之“正念”,也就是要在我们阿赖耶识之中造就出强有力的环保的种子,进而使我们将环保行为培养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如此推广开来,全社会民众都具有环保意识,都能自觉地行环保之善举,那么,碧水蓝天、花木葱茏的优美环境就会与我们相伴永远!

责任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生态环保生态文明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教师教育生态环保课程在幼儿行为形成中的影响分析
浅谈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