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转型与生态哲学研究
2018-04-25余谋昌胡颖峰
余谋昌 胡颖峰
编者按:余谋昌先生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生态哲学专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的哲学问题,发表了生态哲学领域的首批论著,提出了这一领域的初步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开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他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已经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出版专著《生态伦理学》(1999)、《生态哲学》(2000)、《生态文化论》(2001)、《自然价值论》(2003)、《生态文明论》(2010)、《地学哲学: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等二十种。他在其著述中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概念,如“生态工业”“仿圈学”“生态工艺”“生态价值”“生态文化”“灾害生态学”“生态建筑”“生态人口”“生态健康”等,这些新概念有些已经在国民经济建设实践中有所应用。《鄱阳湖学刊》主编胡颖峰与余谋昌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稿已由余谋昌教授本人审定。兹将访谈内容分享如下。
一、以生态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哲学
胡颖峰: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生态转向”,深刻改变了学术研究和问题意识的范式,促进了跨学科研究。您在这个转向过程中一直从事生态哲学研究,包括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方法,作出了重要的开拓性贡献。您是如何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最初做了哪些研究工作?
余谋昌:我是由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生态哲学研究领域的。1975年,我和同事孙焕林、王维、赵功民四人,多次访问金鉴明教授。他是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时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工作,后来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他向我们介绍了国内外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工作。他所介绍的情况,对我们来说是闻所未闻的。那时,国内舆论还未形成“环境保护”概念,占主导的看法是,认为环境污染“公害”,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害,是“私害”,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如果说社会主义也有环境污染, 那是给社会主义抹黑,是资产阶级的观点”;“所谓生态危机论,这是唯心主义的奇谈怪论”,等等。听到金鉴明教授介绍的情况后,我们认识到上述看法是不正确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是非常严重的。这在我们思想上引起极大的震动,觉得作为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有责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因而把生态哲学作为自己的学术方向。虽然它没有被我所在研究室的领导认可,但我坚持在地球科学哲学的方向下研究环境的哲学问题(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刚刚恢复学术研究工作,我就碰上和进入这个最新、最有活力、有许多生长点的领域,并确定和坚持生态哲学这一学术方向,这是十分幸运的。
当时我们的思路是:既然把“环境问题”作为研究方向,那么,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这些问题有怎样的论述,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这些现实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从此开始的。
依据这样的思考,按当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我们列出十个专题,分工查阅马恩列斯全集,整理出十多万字的《马恩列斯论人与环境》,并油印成册。这是我们的生态哲学研究的第一件工作。马克思主义是理解环境问题的思想武器。因而这一工作,对我的生态哲学研究起步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我有幸作为大会报告人之一,在大会上作“环境科学的几个哲学问题”的学术报告。应该说,我得到大会发言的机会也许是偶然的,因为我是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会议,我有关生态哲学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但参加这次会议是我的一次重要机会。《红旗》杂志编辑赵红州教授知道这个发言后向我约稿。我以发言的最后一部分為题,写成《改造自然的得和失》一文,并于《红旗》杂志1979年第11期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发表重要论文,并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这样的重要杂志上。
1984年,袁澍涓、沈恒炎教授组织编写《面向世界》丛书。由于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他们二位知道我在做生态哲学研究后,约我为丛书写稿,我的《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被列入丛书第一批十本书目之一,1986年于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作为我的生态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是我有关生态哲学问题的第一部著作。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我的思考集中在“人、社会和环境统一”的角度,把关于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放在社会—环境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第二,我把对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介绍和分析放在总的历史背景上进行,因而对涉及的很多问题作了广泛的历史分析,在历史的来龙去脉中进行了考察;第三,我也分析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并把它放在当代世界的背景上,把中国发生的事情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进行比较,谋求对中国的事情及其解决办法取得一个科学认识的途径;最后,我认为环境问题是当代重要的全球问题之一,对待这样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未来①。由于那时出的书少,它曾经产生非常不错的影响。
虽然说,我进人生态哲学研究领域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但是实际上这又是具有其必然性的。我总是认为,一个人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这是由社会决定的。当代社会需要生态哲学,这是俗话说的“万事天定”。因为这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它涉及宇宙与人生,哲学需要研究这些问题。我选择了生态哲学。
虽然,一个人能够做什么首先同环境相关,它决定于社会需要什么,因而你可以或需要做什么;但是,能够做到一种什么程度,能够做多少,这又同个人的努力相关,特别是同选择和运用怎样的思维工具相关,同科学思维能力相关。这时,我开始认识到,理解环境问题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还需要生态学思想,因而选择了生态学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以生态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哲学。这对我进行生态哲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胡颖峰:您谈到以生态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哲学,能谈谈您对生态学方法的理解吗?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您对传统学科和实践产生了哪些新的看法?
余谋昌:1980年,我翻译发表苏联科学院格拉西莫夫院士《现代生态学中的方法论问题》②一文,他提出“生态学作为一般方法”的看法:“把生态学解释为除系统方法和控制论方法外,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的专门的一般科学方法要正确一些。生态学方法的目的是揭示和研究某一科学研究对象与它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生态学作为一种观点、一种特殊方法,“它研究生命与环境,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的所有问题的规律性”。所谓生态学方法,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或“科学的生态学思维”;也就是说,以生态学的方式思考,用生态学的途径认识和解决问题。
依据这种看法,我觉得,把生态学看作是一种观点、一种特殊的方法,运用生态学方法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助于生态哲学研究。运用生态学方法,我对传统学科和实践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例如:
在生物学中,生命不能简单地只看作是单个有机体,因为按生态学观点,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景交换、信息传输的过程,生物体不能与环境分开,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统一的自然整体。生命有机体只是在它与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存在、发展和表现生命的特征。这就是生命科学中的“有机论”概念,或按“群体路线”思考生命问题。生物学家应用这种方法是思想模式的变化。它有利于揭示生命过程和关系,从而有利于认识生命的本质。
在工业生产中,没有生态考虑,向环境排放大量废物,这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应用生态学观点进行生产设计,模拟生态系统原理建设生态工艺体系,建设生态工业;通过生态工程,实现投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分层分级利用,或循环利用,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这样可以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而合理地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态学观点进行生产设计,发展大农业,根据自然地理结构建立合理的生产力和生产结构,解决种植业内部、种植业与动物饲养业之间、物料生产与能源生产之间、第一性生产(植物生产)、动物性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合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问题,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从而合理地处理农业生产中人与环境的关系,既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生物性产品,又能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生态学观点有益于我们较全面地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造成,大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缺乏生态学观点和思维的结果。生态学观点既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又可以在实践上找到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出路。
胡颖峰:您的生态哲学研究,是从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问题展开的,在这个过程中,您曾经提出一些很有影响的概念,如“生态工业”“仿圈学”“生态工艺”“灾害生态学”等,以及“建筑的生态设计”“人口生产的生态设计”“健康事业的生态设计”等,您能简单地对此加以介绍吗?
余谋昌:用生态学方式思考环境问题,使我对工业生产及其技术形式、工业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在一些领域进行生态设计的看法,这里引用几例,简单作个介绍。
(一)关于“生态工业”概念
我们知道,环境污染同传统工业模式相关。虽然工业生产主要是物质变换的无机过程,乍看起来,好像它同生态学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许多问题正是出自这里。工业生产传统工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把生产过程纳入自然界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把向环境排放大量生物不能吸收或对生物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看成是正常的,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它是“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自然”物质生产。这样,它是“反自然”的,不仅大量浪费自然资源,而且严重污染自然环境,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981年,我在《中国环境科学》第6期发表《生态学方法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方法》一文,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徑应当是:工业生产要树立生态观点,运用科学的生态学思维,开展工业生态学研究,确立“工业生态学”概念,创造生态工艺,发展生态工业。所谓“生态工业”,是工业和生态学的结合,用生态学观点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应用人类科学技术的全部优秀成果,设计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和能量分层多级利用,以便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建立工业循环和环境之间,即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相互作用关系,达到比较理想的经济与环境统一的效果。
(二)关于“仿圈学”研究
为了认识环境问题,我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远远优越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经过漫长历史进化形成的生态系统,它的功能和结构具有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的性质,因而使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在一种有机体利用之后转化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这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料生产过程。但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则是线性的非循环过程,它以排放大量废物为特征。人类能否模仿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设计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1982年,我在《中国环境科学》第2期发表《仿圈学的意义与任务》一文,依据生态学思维,提出“仿圈学”概念。仿圈学的基本思想是:运用生物圈的发展规律,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设计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装置,以整体最优化的形式,实现社会物质生产无废料的生产过程。这可能有助于我们走出环境危机,实现环境保护。
(三)关于“生态工艺”的生产方式
当前,世界范围内工业污染的控制主要靠净化废物,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净化装置。这样环境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净化装置的建设和运转,需要大量投资和运转费用,不仅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这是不可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的出路是引进一个新的技术过程,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工业生产方式。
1982年,我在《生态学杂志》创刊号发表《生态观与生态方法》一文,依据生态观和生态方法,提出“生态工艺”的思想,认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伺服工艺,是解决工业污染控制问题的根本出路。所谓生态工艺,是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仿圈学)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它是应用生态学观点,主要是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的原理,系统工程优化方法,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体系。生态工艺或生态工程的思想的应用,就是形成生态技术,建设生态化产业。这种经济形式现在称为循环经济。
(四)关于“建筑的生态设计”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生态观点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1985年,顾孟潮、张在元两位先生发起有关中国建筑文化的讨论,邀请我参加讨论。我以生态学方法看待中国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问题,写了《建筑的生态设计》①一文参加讨论。我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注重“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三个最重要的原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是包含生态学思想的,对现代建筑进行生态设计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所谓“建筑的生态设计”,是运用生态学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进行建筑设计,以生态方法进行建筑设计思考。建筑师在拟定建筑蓝图时,要考虑并处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一方面,要在建筑物内部考虑人与建筑设施的协调;另一方面,要在建筑物外部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它的目标不仅是建筑物利用的高效、舒适和美观,而且要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生态设计在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和其他大型建筑中应用,它要求少占用土地,并把建筑的土木工程与生物工程结合起来,植树种草,从而使建筑趋于完善,不考虑环境(包括节约材料和节约能源)的建筑应视为不完备的建筑。如今,生态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的新潮流,建筑学家把它称为“无公害建筑”“节能建筑”、建筑物环境绿化、建筑的艺术创造、屋顶花园绿化等。它被认为是新时代建筑文化的要求。生态学进入建筑设计,建筑学家掌握和运用生态学思想,一定会创造更多不朽的建筑。
(五)关于“灾害生态学”
在传统灾害学中,“灾害”(这里主要指自然灾害)是以人的利益定义的,即自然过程的能量以巨大规模突然爆发,对人类生命和社会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而又被称为“祸害”。从自然的角度看,灾害是自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它对某些生物和生态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另一方面,它促进生态过程,是生态进化的一种机制,对生态系统的进化起重要作用。例如森林火灾,它烧掉大片林木,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损害人类利益。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火灾都是坏事。美国森林学家卡普曼有句名言:“火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坏的敌人。”另一位森林学家米勒也指出,火是森林演化的因素,原始林需要火来达到最完善的程度,没有任何原始林不是火烧的结果。
为了全面评价“灾害”的意义,1990年,我在《生态学杂志》第6期发表《应重视灾害生态学研究》一文,提出“灾害生态学”概念。
地质记录表明,灾变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巨大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引起环境的彻底变化,使得早先存在的生物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大量灭绝,只有少数生物生存下来。同时,由于环境急剧变化,迫于环境的选择压力,促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有利于形成适应新环境的新物种;而且,大批生物死亡,让出生境、生态空间和生态资源,为新的物种迅速分布到全球提供了机会,从而出现生物的大发展。这样,地质灾变(灾害)就作为生态进化因素,它促进和推动生态过程的发展,对生态系统更替起重要作用。这里,生态灾害是作为一种生态进化的因素或生态进化的一种形式载入生物史册的,它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交替或重建。
从人和社会的角度看:第一,“自然灾害”并不全为自然因素所致,现在人类活动可能是灾害形成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人类学家史密斯说:“我们喜欢说自然灾害,因为这样就把责任推给了自然的力量。这是不合理的,歪曲了真正的原因所在。当然,大规模的飓风和地震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但破坏的程度和水平更多的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力量的结果。”第二,它对人类生存也有“害”与“利”的两面性。灾害对人類生存形成巨大的环境压力,人类总是在同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发展的,人类的大多数成果是抵御种种自然灾害的实践总结,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灾害生态学概念的意义是:其一,在科学的意义上,它使进化生态学从对生态进化的描述,发展到对生态进化机制的研究;其二,在哲学的意义上,它把两种对立的自然观统一起来。达尔文进化论强调渐进性和连续性的变化,生态灾变论则强调间断性和突然性的变化。这是两种自然观,前者适用于环境渐变的时期,后者适用于环境突变的时期。它们都是存在的,不是相互否定而是相互补充的。灾害生态学概念把两者统一起来,有助于我们形成有关灾害的较全面的观点。
(六)关于“人口生产的生态设计”
在当今人类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人类自身,即人类本身的种群数量问题。威胁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粮食不足、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莫不与人口迅速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口问题是当代最基本的生态环境问题。
1999年,我在海口的一个讲习班多次作了题为“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思考”的讲演,后来撰文提出“人口生产的生态设计”问题①。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力量的重要表现。但是,几十年后中国不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果。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导致中国新人口问题,例如老龄化问题、少子化问题、失独家庭问题、未富先老、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等。十八届五中全会调整为“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以应对人口问题的挑战。人口是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重要力量,这是人口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遵循人口生产的规律,对人口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即不仅关注人口本身,更着重于人口与环境承载力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学的重要使命。
(七)关于“健康事业的生态设计”
2012年,我撰文指出:中医和西医根源于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遵循不同的认识路线,走的是不同的寻求人体健康的道路,创造了两个不同的医疗世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造就了不同的医学文化②。
现在,我们的医疗体系中,西医西药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为国人的健康服务,成绩是显著的。我们需要它继续为国人服务,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它的问题也是很大的。现代西医药学是一种“生物医学模式”,它立足于笛卡儿哲学,认为“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医生的任务是修理失灵的机器”。这种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问题是:把人当作动物,看作一台机器,以还原论分析思维对待人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既排除了人是活的系统,是生命有机整体的考虑,又排除了社会、心理和环境对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这样理解人及其健康和疾病问题,不仅是机械的,而且是抽象的,因而这种医学模式是片面的。我们的医疗改革多年成效不大,虽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同现代西医药学这种“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不无关系,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中华医药五千年,有着深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坚实的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奠基于《黄帝内经》的中华医学,符合儒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符合道家“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的理念,符合佛家“中道缘起”因缘果报的理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生态智慧的结晶。但在“中医学习西医”的名义下,又出现以西医的标准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以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定量检验和评价中医中药,这种做法实际上收效甚微,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自己的道路,影响了中医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健康事业的生态设计,是要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理念来思考人类和人体健康问题。中西医两个医学世界,要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通过开放性的整合(融合)和统一,创造一个统一的生态医学模式。我们要为此而努力,以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和福利服务。
二、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胡颖峰:您是国内最早提出“生态文化”概念的学者之一,您觉得文化与环境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余谋昌:20世纪中叶,“八大公害”事件震动全世界,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中心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表现的生态危机,已经是全球性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问题。从生态学的观点思考“环境问题”,我逐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只是问题的现象,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人类一定的生存方式引起的。它对人类生存方式提出挑战,是一种文化危机。因为它是工业文化发展的结果,需要文化变革加以解决。当时我觉得把“文化”与“环境”联系起来是必要的。生态哲学研究要涉及文化,因为:环境污染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环境问题”是文化上的熵污染,它作为发展的代价,是人类文化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或一定的文化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挑战,形成所谓“环境选择压力”,可能导致人类新文化的出现。这种思考导致提出一种新文化——“生态文化”概念,并把“生态文化问题”纳入生态哲学研究的视野,逐渐进行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探讨。当然这种认识和探讨是逐步深入的。
1986年8月,我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讲习班(承德)作关于“生态学与社会”的讲演时谈到生态文化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提出“生态文化”概念。
1986年10月,受赵红州教授邀请,我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作“关于生态文化问题”的专题讲演。我从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的理解提出传统文化是“人统治自然的文化”,新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从而形成我关于生态文化认识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化”概念,我是从意大利《新生态学》杂志引进的。据报道,意大利1985年创办了4所绿色大学,1986年又增加10所这样的大学,主要讲授生态学,包括生态平衡、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分析生态系统、替代能源、生态农业、天然食物和废物后处理等课程,深入研究环境保护的对策。新创办的《新生态学》杂志说:“绿色大学一个接一个地开办,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迹象,表明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逐渐对生态文化产生了兴趣。”这个报道引起我对生态文化概念的关注,它进入我生态哲学研究的视野。
承德的讲演,我主要还是从狭义的视角,即从绿色教育和生态伦理的视角谈论生态文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讲演,是从广义文化的视角探讨生态文化问题,这样就形成我的生态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次讲演的全文发表于1989年第4期《自然辩证法研究》①。
胡颖峰:您1996年出版的专著《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②,对生态文化作了系统论述,认为文化和文明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并提出生态文化发展三个层次的选择,您能对此略加解释吗?
余谋昌:“人类文化”早于“人类文明”。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文化,人类文化有三百万年至七百万年的历史;但“人类文明”则晚得多,只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才出现的。
摩尔根的观点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他认为,“文明”与“蒙昧”和“野蛮”相对应,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的主要标志:一是文字的发明。摩尔根说:“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二是铁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恩格斯在谈到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时说:“一切文明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的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③
因此,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的创造。这两个概念是有密切联系的,但又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第一,人类文化的历史比文明早得多,文明是人类社会高级阶段的产物;第二,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但是文明成果都是积极和进步的,文化的成果除了积极和进步的,还有消极和落后的;第三,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它是更基本的,是人类取得文明成果、达到文明社会的手段。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人类的创造从文化到文明,由此构筑了人类世界的历史。
我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它是历史地发展的。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从狭义理解,它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態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从广义理解,它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包括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生态文化的发展,包括文化的精神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的选择。
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的选择是:摈弃“反自然”的文化,超越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实现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发展的“生态化”,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的选择是: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改变传统社会那种不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的机制而具有自发地破坏环境的机制的性质,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生物和自然界伙伴共同体,从而使环境保护制度化,使社会获得自觉地保护环境的机制。
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的选择是:摈弃掠夺和统治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新的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综合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实现文化价值增殖,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保证人与自然“双贏”。
回顾历史,人类已经经历两次重大的文化革命:一万年前,农业文明代替渔猎文明,这是人类第一次文化革命;三百年前,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这是人类第二次文化革命。21世纪,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这将是人类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也就是说,人类文化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这三个阶段,现在将向新的生态文化的方向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人类与其他生命和自然界共同诗意般地栖息于地球上。
三、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胡颖峰:1982年,您出版了《生态学的信息》①一书,运用生态学知识和信息,建立起关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并明确提出人“必须与自然环境一起和谐发展”,这是否可看作您生态哲学研究的起步?
余谋昌:是的。生态学引领我从事新的哲学范式的研究。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1979年,国内有一个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热潮,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曾在沈阳组织“自然辩证法讲座”,我以“生态学的哲学问题”为题,讲了六个问题: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关于生态危机问题;关于物质运动的运动与平衡;关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节律和宇宙节律。这个讲演以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实例讲解哲学问题,引起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禾果同志的兴趣,他约我以这个讲演的内容写一本科普书《生态学的信息》。在这本书中,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类活动必须服从自然界的规律,遵循生态学规律;人类不能违反自然界的规律去征服自然,不能离开自然环境去统治自然,而必须与自然环境一起和谐地发展,一方面利用环境,一方面要维护环境的稳定。这是我对生态哲学最初的认识。
胡颖峰:1991年,您的专著《生态学哲学》②一书出版,《中国环境报》的书评认为它“填补了我国环境哲学研究的空白”,《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通信》评价该书“把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环境事务的实践。作者为中国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有关生态哲学的专著”。也可以这么说,这部著作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现在来看,您觉得自己完成了对传统哲学的颠覆吗?
余谋昌:这种评价大大超过了本书的成果,它鼓励和更加坚定了我研究生态哲学的信心。
生态学是一门颠覆性科学。这个判断是西方学者提出的。1969年在美国出版的《颠覆性的科学》一书,把生态学看作是颠覆性科学,首次把“生态学”与“人类道德”联系起来,认为“生态学涉及人类的最终极的义务”,提出生态伦理学问题。接着,学者们主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从而把生态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系列科学联系起来,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生态法学等等。
《生态学哲学》一书是依据我早期近十年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讲演的成果写成的,1987年完稿。那时我还不敢提“生态哲学”,该书前言的第一句话说:“当我把‘生态学哲学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有没有生态学哲学?如果有的话,它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呢?”实际上,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那时对它还没有深入的理解。我在前言中说:“当我进入这个课题时,我觉得,当前,特别是从我本人的研究工作状况来看,至多也只能说就若干生态学哲学问题进行研究,还谈不上‘生态学哲学。”话虽然如此说,但实际上本书是生态哲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把生态学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进行研究,从对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分析开始,进行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生态哲学研究。
哲学范式转变是用新范式替代旧范式。这是对传统哲学的叛逆或背叛,或者说是一种颠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的学术历程是生态学引领我颠覆传统哲学和伦理学。虽然我不能完成这种颠覆,但是我相信,最终这种颠覆及其成功是必然的。
胡颖峰:2001年,您出版《生态哲学》①一书,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请谈谈您对生态哲学的理解。
余谋昌:我的生态哲学研究,实际上是生态学引领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构建,《生态哲学》一书就是这样理解的:生态哲学作为一种范式转换,是从旧的哲学范式到新哲学范式的研究。但是,这种转换是建设性的不是破坏性的;不是对传统哲学的全盘否定另起炉灶,而是通过批判、抛弃它的基本概念框架和过时的观念,保留它的合理思想,以生态学的观点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重构,达到对旧范式的超越与完善,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我以传统哲学与生态哲学的比较,分析新的哲学范式的特点:
(一)生态哲学本体论:关于世界的存在
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物质是哲学本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思维和精神是第二性的,哲学的任务是捍卫和阐发这种本体论。生态哲学则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態系统,世界的本原(哲学本体)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纯粹的人,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这是生态哲学的本体论。
生态哲学的存在观,反对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的“二元论”,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哲学实在论是关系实在论,认为现实世界的存在是作为关系的存在,并且有两种最重要的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世界的整个进程围绕这两种关系发展,整个世界史是这两种关系的展开。
生态哲学实在论是过程实在论,认为世界事物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虽然世界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和过程,两者又相互联系,但结构与过程相比较,过程是更基本的。
生态哲学存在论是整体论,认为事物之整体与部分的区分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更基本的;而且是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部分决定整体,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的动力学性质决定的,它依赖于整体。部分只是在整体中才获得它的意义,离开整体就会失去其存在。
因此,生态哲学拒绝各种各样的“中心论”。
(二)生态哲学认识论:关于主体与客体
经典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人)对客观世界(对象)的反映;它以人的分析性思维为特征,用还原论的方法实现对事物的了解;由于只有人是主体,因而只有人有认识,认识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生态哲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所关心的事物的评价和实践,由于世界事物有无限多样性,认识主体只对他所关心和注意的事物进行评价,因而认识不是消极地反映事物,而是选择某种事物;由于主体及其生存的多样性,因而不仅有人的认识,而且有其他生命的认识,主体的多层次性决定认识的多层次性。
每一种生物为了生存,对什么有利于它的生存,什么不利于它的生存,以及怎样维护自己的生存,都会进行评价。生物“知道”怎样去适应环境,例如某一种植物生长在它所适宜的土地上,它的枝干、叶片和根系有利于吸收阳光、水分和其他营养元素;动物的形体、结构和行为,发展出适合于生活、觅食和传代的特征;所有生物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都会以改变自己的方式去适应这种变化;所有生物都发展出有利于自己传宗接代的特殊方式;所有生物都“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修补创伤、抵御死亡和追求自己的生存。而且,有的高等生物能表现某种记忆、意识和感情的东西,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在人的帮助下使用简单语言的能力,等等。如果我们承认生物也有“评价能力”和认识,那么主体不是唯一的,生命和自然界也是认识主体,主体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生态哲学方法论:关于生态学思维
生态方法是用生态学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即以生态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用生态观点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我们在上面已有所论述。
生态世界观依据生态方法认为,知识的确定性和真理性具有相对意义,科学知识对事物的描述虽然是客观的,但它包含主观因素,不仅社会的价值观、宗教和文化渗透到科学认识中,而且个人的感情、意识、愿望、信念和素养等也渗透到科学认识中;它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只反映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有无限的多样性、无限的丰富性,它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因此,真理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科学不断发展,人的观念不断更新,人们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世界上没有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生态哲学价值论:关于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
生态哲学关于自然价值问题的研究,提出生命和自然界不仅对人具有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而且它本身作为生存主体具有价值,这是它的内在价值,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自然价值论”。确认自然价值,这是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要求,自然价值论是生态哲学的基础理论。
哲学范式的转变,主要是它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的转换,除了上述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框架转变,还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转变,例如:(1)关于“目的”。生态哲学认为,不仅人类有目的,生命和自然界也有目的,追求自己的生存是它的目的。(2)关于“主体”。生态哲学认为,不仅人类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即它的自主生存,生存和发展的自主性。生态哲学反对经典哲学关于存在命题和价值命题的绝对二分的说法,认为事物的存在和价值是同时的、统一的。(3)关于“主动性”。生态哲学认为,不仅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和生命的自主运动和发展,从而创造全部自然价值。(4)关于“智慧”。生态哲学认为,不仅人有智慧,生命和自然界也有智慧,所有物种都有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
因而,生态哲学认为:第一,生命自主和自动地生存,主体性和主动性、目的性和价值、思考和评价能力、智慧和创造性等等,是人类拥有的特性和能力,但是这些特性和能力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生物也具有,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而且,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类拥有这些特性和能力的支撑系统,它对人类拥有、保持、发挥和发展这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第二,人类拥有这些特性和能力并不是偶然的,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能认为人类产生以前的几十亿年的时间里,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没有上述特性和能力,只是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刻开始才突然有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舍弃自然进化,只好求助于上帝。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这种特性和能力,是大自然进化发展的成果,它与大自然具有这些能力和特性相关;它是生命和自然界的这种能力和特性的进化和延伸,它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从世界进化的事实,我们应该承认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同样具有这些特性和能力,人的这种特性和能力是自然进化的成果。第三,依据系统论,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这些特性和能力是有差别的,它们具有层次性。人为万物之灵,在生命进化序列和生命组织系列中,人处于最高位置,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最高的智慧和最高的能力。但是,这不是否认生命和自然界具有这种特性与能力的理由,不是人类统治和主宰生命和自然界的理由,它既表示人类的优越性,更表示人类有更大的责任。
美国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环境科學发现自然的野蛮远不像先前人们想象的那样任意和低效”,并建议我们不要仅仅带着一种敬畏,而也应该带着“爱、尊重和赞美”看待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思想使我们在自然面前产生无言的惊异和愉快的肯定”①。也就是说,动物也具有道德规范和道德要素吗?这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
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说:“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②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和自然界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共同诗意般地栖居于地球上。
由此,我提出这样的定义:“生态哲学是人类创造新文化——生态文化的科学思想与伟大实践的结晶。它是正在形成中的哲学世界观。它的形成可能导致哲学范式的一次转变。传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我二十多年生态哲学研究的成果。
四、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范式
胡颖峰:自20世纪80年代起,您开始了生态伦理学研究,而当时生态伦理问题在西方被评价为“我们时代最新颖和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请谈谈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研究,是追求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罗尔斯顿指出,生态伦理学不是环境保护伦理学,也不是资源保伦理学,它是一门新的伦理学。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
1980年,我翻译发表希腊哲学家W. T. 布拉克斯顿《生态学与伦理学》①一文,第一次知道有“生态伦理学”,并开始这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完成和出版两种有关生态伦理学的著作。当时,我虽然看到苏联文献把“生态伦理学”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哲学,但是我相信,这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涉足这个领域的研究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接着,我又在《学习与探索》杂志发表论文《自然科学与伦理学》②,第一次把“自然科学”与“伦理学”联系起来,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需要从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培养人对自然界的道德态度是人和生物的共同需要。这应该是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课题”。
我在1986年“生态学与社会”的讲演中,论述了生态学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生态伦理学,我说:“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峻形势,促使新道德规范的形成,这就是环境保护的道德规范。社会普遍承认,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保护环境则是新的道德风尚。此外,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的健康,对于植物和动物有没有正义的问题呢?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有义务尊重生态平衡……这是关于生物学知识和人类价值观念的统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保证生物生存下去,人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因而要培养对自然界的道德态度。”这是我关于生态伦理学最早的看法。
1995年,我有关生态伦理学的第一种著作——《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③出版。该书撰写时,虽然我对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了解很少,对生态伦理学的合法性、时代特征和学科性质知之不多,对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研究仍然很肤浅,但是运用生态学方法,我从道德进化的历史分析,对上述问题作了基本上正确的论述,并独自提出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主要范畴和道德规范,尽管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当时,生态伦理问题在西方被评价为“我们时代最新颖和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该书提出它的一种理论框架,算是中国人对这种最富挑战性的问题的一种回答。
胡颖峰:1999年,您出版著作《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④,重点阐述生态伦理学理论在多个领域的实践应用;2004年,您又在《光明日报》撰文⑤指出:实践性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为什么您认为生态伦理学实践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您自己又是如何参与这种实践的?
余谋昌:在《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一书中,我研究了生态伦理学理论在如下领域的实践应用:政治生态伦理,要求公正平等地分配社会和生态资源;自然生态伦理,要求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维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森林生态伦理、土地生态伦理、河流生态伦理、资源生态伦理,要求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和保护森林、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企业生态伦理,以生态伦理的理论和原则作指导,形成新的企业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模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人口生态伦理,主张适度人口、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等;消费生态伦理,崇尚适度消费和精神消费、绿色消费和公正消费;科学生态伦理,保护生命和自然界是科学的价值和学者的责任;法律生态伦理,法制建设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文艺生态伦理,文学艺术从“人学”变为“人与自然”之学;战争生态伦理,高扬“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统一的伟大旗帜,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与发展。
我在研究中深深地体验到,生态伦理学不是停留在书斋里或口头上的道德学说,而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实际行动。在所有这些领域,生态伦理学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生态伦理原则的实践应用,以推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改造我们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种积极的力量。生态伦理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理念先进,而且在于它的实践效力。发展生态伦理学理论,要强化它的实践性的品格,不断加强它的实践应用,并在实践应用中推动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于生态伦理学性质的这种认识,随着我参与实践越来越多,体会也越来越深,这里我仅列举几个参与有关水利活动的例子。
1998年夏天,中国长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大洪水。它对中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造成严重威胁。面对滔滔洪水,长江大堤随时有决口的危险,数千万人民和数千亿社会财产有没顶之灾。百萬大军和数千万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血汗和生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英勇抵抗,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它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严重的。洪灾过后,三种报刊约我写文章。这是不同性质的刊物,要求分別从水、森林和土地的角度评论1998年的水患。我认为,虽然长江水患是由于大自然的大气环流和集中、持续长时间暴雨造成的,但是它造成的严重损失又同人的认识和活动密切相关。历来我们依据经典哲学,运用分析性思维,在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中,常常把生命有机整体分割开来,例如:就水论水,水利部修堤筑坝开发水利;就土论土,农业部开发土地种粮;就森林论森林,林业部砍伐森林生产木材。这样,我们是在分割生命的情况下认识三者,而且是在否定它们的情况下开发它们的价值;这样,我们虽然利用了它们,但是并不能保护它们,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发表于《中国评论》的文章说:“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只是从人的利益去对待生命和自然界,用‘斗争哲学掠夺自然和统治自然。例如水、土和生命,这是地球生命维持系统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按照机械论的分析性思维,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常常把它们分割开来,就水论水,就土论土,就生命论生命……我们需要改变对待自然的战略……只有当我们把土地看成生命共同体,把水、土、生命作为有机统一体时,我们才接近真理。依据这样的认识,根除水患,‘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林,筑起‘绿色堤防才是比较可靠的。”按照生态学观点,水、土、森林,作为地球生命维持系统三个重要因素,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当我们把水、土、森林作为有机统一体整体时,我们才能保护这一生命线。为了根除水患,“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林”,这是用生态学观点看待1998年水患所得的一个结论。
2004年9月,黄河水利委员会举行“河流伦理”学术讨论会,我应邀出席,作题为“生态系统整体性:河流生命伦理的哲学基础”的大会发言。我说我们关注黄河生命,是因为:第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生命对于我们太重要了;第二,黄河生命正在受到多种损害,它的生存危机太严重了;第三,我们必须拯救黄河,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为此,我们需要有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确立河流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传播河流生命的自然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并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努力改变黄河生命的生存形势。
我的发言从生态伦理學的角度看待黄河生命,主要谈了三点:一是河流是完整的生态系统;二是尊重和保护河流生命的价值;三是尊重和维护河流生命的权利。因为我是作为生态伦理学专业工作者发表看法,受到会议的重视,不仅印发了发言的全文,会后在黄河网上公开发表,还在多种水利报刊发表摘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两件事使我认识到,生态伦理学工作者参与水利建设实践,向水利专业工作者传播生态伦理学理念,这是非常必要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水利建设被认为只是工程问题,现在扩展到“资源水利”。这次会议上,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提出“河流生命”概念,这可能表示“生态水利”时代的到来。
2005年4月,我应邀参加“怒江水电开发与保护的科学考察”。“怒江水电开发”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为了参加这次活动,事前我查阅并下载了网上有关怒江水电开发讨论的资料,大多数人反对怒江水电开发,他们提出:“不要在怒江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河流!”“要大坝,还是要自然遗产?”这次科学考察由水利部索丽生副部长领队,有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50多人,主要考察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水能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规划13级电站枢纽的坝址的情况,以及水电梯级开发对怒江中下游河段之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影响。考察后我的最深体会是:其一,怒江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干流的天然落差4848米,按13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为2132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建坝的地质条件好,公路已经修通,需要迁居的移民和淹没的土地相对地少。这是一个适宜开发水电的地方。其二,“怒江两岸人民生活贫困令人震惊”,这是索部长考察后总结说的话。其三,怒江两岸的生态破坏也令人震惊。沿江五六百公里行程,我们看到怒江河里水流是混浊的,两岸不仅没有原始森林,次生林也很少,有一些灌木丛,有许多陡坡种植地或裸地;没有走兽没有飞鸟,一片环境衰败的景象。因为千百年来,怒江两岸的人民主要为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采集或垦殖为生,特别是发展刀耕火种陡坡种植的粗放农业,两岸生态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我们不能责怪怒江人民,为了生活他们只好采取这样的生存方式,当地干部说,在这里的自然条件下,刀耕火种是先进的生产方式。
依据这次科学考察,我写成《水电开发与也态保护的关系——以怒江水电开发为例》一文,谈了四点:一是关于河流生命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二是关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二是关于河流价值的选择需求;四是感激怒江,回馈怒江,水电开发的环境伦理问题。这篇论文在2005年8月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论坛”宣读,获优秀论文奖,并在《水利发展研究》2005年第8期发表。
五、关于自然价值论研究及其他
胡颖峰:您关于自然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能谈谈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吗?
余谋昌:传统哲学设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没有价值论。它认为,只有人具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发展了自然界没有价值的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肯定自然价值,提出自然价值论,这是它对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我有关自然价值的看法也来自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严重的生态危机,它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社会,我们如此糟蹋环境,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可能这是与人们认为它是没有价值相关的。然而,人们为什么竞相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甚至它的竞争和斗争越来越激烈,人类全部经济活动不是都来源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吗,它怎么会没有价值?
我关于自然价值问题的研究走了三步:
第一步是关于自然经济价值的研究。现代经济学认为,只有劳动产品,它们作为商品有价值;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没有价值。但是我提出这样问题:人种的树和人养的鱼是劳动产品,有价值;而原始森林里的树和海里的鱼不是劳动商品,就没有价值?应当怎样理解这一现象?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需要承认自然资源是有经济价值的。1985年,我为参加一次关于商品经济的讨论会,写了《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一文,提出“生态价值”概念。文章认为,我们需要承认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具有经济价值,对它们进行经济评价和经济价值的计算,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经济政策。生态价值有不同层次的含义:(1)广义理解的自然界的价值,指生态系统对人的一般意义和作用。例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包括宇宙、地质、地理、气象、水文和地文、生物和矿藏等条件,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有价值的。此外,现在认为对人类没有直接功用的动物和植物,如千百万种昆虫,由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维护生态平衡有意义,因而对人类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2)表示事物对人的效用即可利用性,它具有使用价值。例如清洁的空气和水源,原始森林和草地,野生动植物和各种矿藏,它们虽然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对人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3)狭义的理解,即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对它们的使用应计入成本。此文把自然价值称为“生态价值”。
但是,这种看法没有被学术界接受。这篇文章首先以油印稿在一次学术会议发表,并在当时的《理论信息》报发了消息;《北京科技报》分别于1985年9月2日、16日、23日以“把功利和价值概念引入生态科学”“环境质量的价值问题”和“生态价值标准和价值计算”为题发表这篇论文的摘要。这是把“生态学”与“价值”,“环境”与“价值”联系起来的首次尝试。不久,《经济日报》的记者知道此事后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关于自然资源有经济价值的短文,但最终未能发表。我感到庆幸的是,1987年《生态学杂志》发表了《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一文,把“价值”和“功利”概念引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的看法得以公开发表。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这篇重要报告。该委员会的一个专家组同年夏天来中国,征询对这个文件的看法。在专门讨论这个文件的会上,我与南斯拉夫的专家关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争论引起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注意,他建议召开关于“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问题”讨论会。但参加这次会议的七十多位经济学家不赞成天然水、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有经济价值。
有关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問题争论是很大的,大多数人否认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我关于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研究,是自然价值论研究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非常艰难。
第二步是关于自然价值的道德研究。自然的经济价值,是它对人的价值。自然界是否只对人而言有价值,它本身没有价值?在自然价值的研究中,它是比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更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由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首先突破。他指出,要是说自然界本身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地球产生后的几十亿年里,它没有价值,只是在人类产生后的几百万年以来才突然有了价值,事实不是这样的。他1992年和1998年应邀两次访华讲学,中国又相继翻译出版他的许多论文和专著,在中国传播他的自然价值理论。他认为,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经济价值(商品性价值)和非商品性价值,这是自然的外在价值;此外,还有自然本身的价值,即自然内在价值。
我们赞同他的自然价值,以及关于自然内在价值的看法。这样便使我关于自然价值的研究,从自然界的经济价值延伸到它的道德价值,并形成我关于自然价值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的观点。这是我关于自然价值研究迈出的第二步、第三步。
2003年,我出版著作《自然价值论》①,这是我关于自然价值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它提出有关“自然价值”的总观点:(1)现实世界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自然价值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对人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即它的外在价值;二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即它的道德价值;三是自然价值评价,自然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2)自然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的性质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历史性等特点。(3)自然价值包括外在价值、内在价值、系统价值和固有价值。(4)自然价值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的创造,它朝着价值不断进化、不断增值的方向发展,已有八个历史层次:混沌自然价值,地壳自然价值,地质自然价值,有机自然价值,生物自然价值,人类自然价值,人工自然价值,文化自然价值。(5)自然价值的生产及其在世界物质生产上的地位。现代世界有四种生产力,推动四种物质生产,创造四种经济价值:自然物质生产创造自然资本;人口生产创造人才资本;社会物质生产创造社会资本;知识生产创造智能资本。自然物质生产是全部物质生产的基础,现在四种物质生产是统一的。(6)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多价值管理。(7)“自然价值”是21世纪的关键词,20世纪的关键词是“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这是我有关自然价值研究的综合性成果。
胡颖峰:在多年的生态哲学研究中,您一直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生态哲学学者应该如何在研究中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呢?
余谋昌:20世纪60年代,我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后从事地学哲学研究。过去,地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对它只进行自然科学研究;但是今天,人类栖居的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社会的地球。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指出,现在的地球已经进人一个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它表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人类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力,表明地球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代。我们对新的地质时代的地球的研究,对待现实的地球上发生的事件,包括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不能仅视为纯粹的自然地质事件,只从自然的视角进行研究;同样,也不能仅视为纯粹的社会事件,只从人和社会的视角进行研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现在科学领域的许多概念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性质。例如,“矿产资源”不仅是自然概念,而且是经济概念、社会概念,我们不仅要注意它的自然方面,而且要注意它的社会方面,特别需要注意它们性质的相互转化,不能对它作抽象的理解。所有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它们是自然物质或自然过程,具有自然性;但是当它们被人类利用,进入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它们就成为经济资产,又具有了社会性。又如“自然灾害”,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表现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现在的现实的自然界,它的许多物质、运动和过程都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对此开展研究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王俊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