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虚到实,用故事召唤故事
2018-04-21段厚永
段厚永
记叙文写作,强调真情实感,尽量写真人真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这个要求去执行,其结果是非常令^沮丧的,很多学生表示无选材可写,因为生活单调。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赵飞老师将“田野研究”这个社会学概念引入作文研究,根据这个理论,学生家庭状况,如父母的职业、学历水平、甚至专业都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学生的成长经历、阅读积淀等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写作经验产生影响。
事实上,学生写作不是缺少素材,而是无法调动这些固有经验。
一、用故事唤醒故事
(一)从兴趣出发,唤醒故事瘾
学习生涯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应该是听故事了,所以笔者的作文课是以故事为主体的。故事作文课不仅仅是听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一起猜故事,一起讲故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调动、点拨、引导,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享受听故事的乐趣层面上,同时在浑然不觉中明白如何讲故事才能吸引人。听着听着,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更有跃跃欲试的想法,课堂如此才真正有效。
如在《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作文中,笔者首先出示题目,让大家猜文章会写什么,猜第一段会写什么。看完题目,所有入都能猜到文章写的是清兵卫和葫芦的故事,但关于第一段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说从清兵卫开始写起,有的人说应该从葫芦开始写起,有的人说用诗意化的语言来写清兵卫如何喜欢葫芦,等等。紧接着,我出示了作者的原文: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学生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看完这个开头,全班哗然!在哗然之际,我又抛下一个重磅炸弹:“在写法上,你怎么看?在内容匕你觉得本文要写什么?”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兴趣,学生们能够看出来这使用了倒叙的写法,也能够猜到清兵卫原本是非常爱葫芦的,但因为发生了什么事隋而彻底放弃葫芦,转而喜欢画画了!
每个学生天生都有故事瘾,课堂进行到这里,他们想听故事的欲望已经充分被点燃了,但这不是终点,这只是起点。
(二)从虚到实,唤醒创作种子
人们不光喜欢听故事,更渴望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别人。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问道:
根据你的经验,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跟朋友们讲讲,清兵卫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放弃葫芦,爱上绘画?不过你的故事得符合生活逻辑上的真实。
这个问题看似让学生天马行空地编故事,但“根据经验”和“符合生活逻辑上真实”的限定,让学生不可能随意胡编乱造。按照田野作文教学的理论,每个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阅读积淀等都会对他们的写作认知有很大的影响。写作过程中,学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调动这些相关的经验。课堂中,这个看似虚构故事的环节,因为有了限定,强迫学生们调动自己生活的经验去编故事。某种程度上说,是用虚构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写作素材。
课堂中,学生们的构想也确实精彩纷呈。有不少学生居然想到了因为上课也玩葫芦,被老师没收、惩罚、找家长,进而被父母严厉教训,让人惊叹和原作者居然心有灵犀,但仔细思考,这样的故事不就是他们生活真实的再现吗?只不过清兵卫是玩葫芦,他们是玩游戏、玩手机,或者玩其他的东西而已。有部分学生会想到因为天天玩葫芦,影响了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被老师谈话,家长教训,所以就不玩葫芦。还有说因为天天玩葫芦,被其他学生笑话,尤其是被自己心仪的女孩笑话,看着那个女孩喜欢画画,他便改行画画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故事甚至比原作更有波澜,也更符合青春期学生的心里。
有多少种生活的“田野”,就有多少种故事,无选材可写自然也就成了伪命题了!
二、在故事中教会讲故事
通过虚构,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选材可写。这解决了写作之源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只是第一步。如何把故事讲得有趣、有味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
(一)逐层推进,把故事虚构得更真实
批阅作文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大量不真实的情节,有些是天马行空,无法扭转的,但有部分则是缺少了过渡和润滑,因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细腻和完善,导致有些情节过于突兀,显得不真实。学生们在讲故事中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这恰好是教育的契机。因为有学生谈到清兵卫是因为上课玩葫芦被老师批评没收而导致他放弃葫芦,笔者课堂中选取了这个典型的例子,让大家来探讨:
难道清兵卫被没收葫芦就会不爱葫芦了吗?你们也有人玩的东西被没收,怎么没见彻底放弃呢,这符合生活逻辑吗?
把故事引向了生活,学生自然明白单单这样是不可能让清兵卫彻底放弃爱葫芦的,于是学生们便开始设想被老师没收以后还需要哪些情节才能顺理成章地让清兵卫放弃爱葫芦。有学生补充说应该是家长被找来谈话,回家又被混合双打;有学生补充说被当堂训斥,罚站;还有说在门口罚站正好被心仪的女孩撞见,颜面扫地,自尊全无。在大家的想象和补充下,清兵卫先是上课忍不住玩葫芦,被老师发现,当堂狠狠训斥,又被拉到班级门口罚站,再被叫家长来谈话,回家又被狠狠地训斥了。如此连环打击之下,一个十来岁的学生如何能不彻底放弃爱葫芦?故事的真实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做到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似乎已经很好了,但为了进一步锤炼学生们思维的缜密性,我又把课堂向前推进了一层:
仅仅有这些似乎已经够了,可这个老师真的就会按照你们设想的那样去做吗?你们在学校犯错误了,家长来学校被老师谈话之后,是不是都简单粗暴地被来个混合双打?
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瞬间都是逻辑上的必然性和事实上的偶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刚刚的猜想和分析都是从逻辑上的必然性来推测的,还缺了一些偶然性。那么涉及到這个故事,这里的老师和清兵卫的父母也应该有偶然性的因素。他们的爱好、性格、文化修养、教育方式等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会直接对故事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通过上面的提示之后,学生马上想到,这个老师可能是个老古董,非常刻板;家长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或者是没文化,只懂得打骂教育。讨论结束之时,出示这部分故事,大家发现,原来一起讲出来的故事,是那么接近原作。
在层层推进的引导下,学生在讲故事时懂得了如何让文章更真实,也知道了细节的重要性,更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好故事是这样写出来的。
(二)前后勾连,感受铺垫蓄势的故事艺术
人们之所喜欢听故事,这种逻辑上的真实感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在于“故事性”。所谓“故事性”,更重要的是在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环节:
师:我们的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对清兵卫、老师和爸爸有怎样的感受?
生:对清兵卫有些同情。
生:觉得清兵卫不应该上课玩葫芦。
生:对,清兵卫不是个好学生。
师:那对老师呢?
生:虽然不太喜欢,但觉得老师没收葫芦可以理解,毕竟是在课堂上。不管如何,老师的行为也没有大问题。
生:觉得爸爸虽然有些过分,但出发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学生只看到高潮部分的感受,作者的精妙之处在于高潮之前有足够的铺垫。这小环节的引导,旨在和读完前半部分之后再来对比,自然就能发现故事性所在了。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前半部分的思考,笔者设计了小环节如下:
师:看来清兵卫实在有些活该啊,居然把葫芦带到课堂里来玩,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不过我有些疑惑,清兵卫把葫芦带到班级来之前难道不知道后果吗?
生:知道,应该会想到。
生:可能心存侥幸。
师:明知道有可能会被发现,还带来,这说明了什么?
生: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文章前半部分有大量的文字在写清兵卫如何爱葫芦。正是因为有了爱葫芦的描写,后面把葫芦带入课堂才顺理成章,自然对清兵卫、老师、爸爸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
铺垫蓄势,在故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知道有爱葫芦的故事,可怎样才能把爱葫芦的故事讲好呢?大家的思维再一次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有学生从看到葫芦时的深情举动入手,有从抱着葫芦睡觉的习惯入手,有的学生从业余生活全被葫芦占去的角度入手,等等。大家集思广益之下,故事也非常精彩。不过原作更技高一筹,从习惯入手,再到把秃顶脑袋看作葫芦的幻觉,再到生活细节,层层推进,形成了不断上升的情感。这和写葫芦被砸的过程一样,把故事拉长,把细节拉伸,学生看完之后,很受启发。
故事要求集中,沿着一条主线展开,不旁逸斜出,这也是作文中应该学习的地方。这是带葫芦去课堂上的必然性。一个精彩的故事有必然性的因素,同时也有偶然性的因素,这样的故事才会真实完整。这也是写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清兵卫有那么多葫芦,那么爱葫芦,为何偏偏是这次带葫芦去课堂上呢?这个问题旨在把大家思考的重点引向偶然性的因素,这个因素是我们写作中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学生们七嘴八舌,但是少有学生能想到清兵卫偶然得到了一个特别喜欢的,特别独特的葫芦,这样的构思似乎都顺理成章了。由此再来引导大家对清兵卫、老师、爸爸的看法,和前面又不同了。大家对清兵卫充满了同情,对老师和爸爸的做法则表示完全不能接受。
在这一轮的讨论和思考中,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故事性”的艺术魅力。正因有了铺垫蓄势,才让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魅力。这样的结尾,清兵卫的葫芦被拍出了六万的高价,其讽刺效果被充分展现出来。
三、在故事之外讲故事
在虚构的情境中,大家讲故事的热情被点燃了,也初步掌握了讲好故事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巩固这种能力,笔者训练学生构思自己的故事。
(一)巩固故事,模仿故事
这一环节中大家都照葫芦画瓢,围绕着游戏、手机、爱情小说、武侠小说、小玩具等来展开,中间大都是因为被老师发现,叫家长来一起训斥,最终痛改前非。可喜的,也是悲哀的,学生的结尾大都会感觉到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家都明白考场中还是要传递正能量的。
学生们的故事,能够贴近自己的生活经验,注意到铺垫蓄势,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好,同样讲得很精彩,但这只是入格阶段,千人一面不是理想的作文课。
(二)融入自己,让故事更真实感人
在模仿阶段,大家的故事几乎都和原文故事如出一辙,然而那只是作者笔下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自然应该有不同的故事。为了把故事引向更真实的生活,笔者问道:“难道你们的老师看到你们玩东西或者看书都是没收、训斥、罚站、叫家长?你们家长也都是狠狠地训斥吗?”
此话一出,大家立刻意识到了问题。老师不同,家长不同,情境不同,处理方式也完全不同。于是大家又重新修改自己的故事。这次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同样是看小说的,有的被老师收了,但以鼓励为主,希望不要在课上看。有的则和老师签好协议,要考到多少分才能拿回去。有读科幻小说被老师抓住的,老师什么都没说,而是带回去一晚上读完了,第二天语重心长告诉他,小说实在太好看了,老师作为成人都控制不住,但教育他要懂得如何去安排时间读书,可谓用心良苦。同样是因为课上看科幻书被叫家长的,有的回家之后,父母语重心长地交流,摆事实讲道理;有的软硬兼施;有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有的则拿起书和儿子一起读,但商量好时间……故事讲到這里,学生已经不简单停留在模仿层面了,而是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调动了自己的生活,可谓精彩纷呈。
不知不觉的分享之中,学生似乎瞬间读懂了老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讲故事的形式,不仅唤起了学生们表达的欲望,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把自己的生活讲得多姿多彩,讲得跌宕起伏,更让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熏陶,获得了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