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不要被高考作文击败

2018-04-21徐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唐雎纽带晏子

徐江

一、语文,在高考作文面前抖索

“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这是祖训。我的论文——《语文,不要被高考作文击败——从(说“纽带”)应试之窘看“课堂革命”》——就是为改革当下语文教育之弊而作。这个标题不仅指出了语文教育的重大隐忧,而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不必讳言,在我的眼里语文已经被高考作文击败,至少它在高考作文面前挺立不住,在抖索、在俯首!当然,这一切是由它教育、培养的八——考生——表现出来的。他们在高考作文题前,不懂试题内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不懂试题内的事该怎样做,所以,他们不会写与试题相应的文章。写出来的文章,绝大部分也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

阐明这个问题,是不能做“完全推理”的,而只能“以偏概全”——所谓“以一疤而窥全身”。但是,大家应该认真理会我这里对语文与高考撞击而伤之“一疤”的分析,仅以2017年北京高考试题——《说“纽带”》应试之窘态而论之。

正如某《高考作文满分快递》书中展示的几个写作角度所言:考生大多写“纽带是一座桥梁”“纽带是一种力量”“纽带是情感”……显然,这都是似是而非的话。让我们来分析“纽带是一座桥梁”这个典型句子,大家似乎以为是很生动的话语,然而它却在修辞和逻辑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纽带”本身就是一个借用的类比概念,我们还要把这个类比概念再用类比概念“桥梁”去解释,形成类比再类比,叠床架屋。不仅如此,“纽带”的内涵要大于“桥梁”,“桥梁是纽带”,但“纽带不是桥梁”。就像“苹果是水果”,但“水果不是苹果”这样的判断句一样。再加上用“一座”这样的数量限制词加以限制,从内涵及隋景意味上品评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仅此一个小小的创疤足见人们理屈词穷之窘态,形象之猥琐苍白。这种翻来倒去的比喻,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所批评——语言无味,像个瘪三。“面目可憎”到如此地步,语文教育在高考作文题面前不是已经碰得头破血流了吗?要知道,那些《高考作文满分快递》是经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名师审阅修改,又经出版部门编辑之手审编而出版的正式读本。因而说,在表现语文教育之差方面,这可谓真正的很有综合性的“好本子”。至于“力量”“情感”那就更不准确了,试题明明说了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有纽带有力量”“维护纽带需有情感”,总之“纽带”不是这些概念表述的情理。

不仅如此,这个小“创疤”还折射出一个大“创疤”。据抽样调查,无论是考场上或者考试后,人们对此题的应试思维丢掉了半边天——试题中“人或事物”——人的题材选择,不信者可再查之。起联系作用的人就是地地道道的“纽带”,这一巨大的写作领域被忽略了。深入说这一问题,人们更没有从人的材质角度去说有关“纽带”的事。也就是人作为“纽带”,其材质与纽带之关联不会分析,即便写人大多也是举个例子谈什么“纽带”的必要性或如何构建、呵护而已。这就是前边所说不懂试题所涉做人做事之根本,尤其是不懂试题中所涉之事如何去做的方法。这就是我所主张尚要努力做的事:语文要教学生“做人做事做(读)文章”。我一向认为,面对具体的文题不要只看作是写篇文章,而应看作是社会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会写文章,根本的问题是不懂与试题有关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处理方法。

当然,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出了两道题,除《说“纽带”》外,还有关于共和国的照片,二选一。大部分考生躲开《说“纽带”》,其中就有畏难的一面。倘若不是两选一,而是就一道《说“纽带”》,大概语文的抖索会更厉害—些。

二、课堂革命与《说“纽带”》之写作

具体到《说“纽带”》,教师与学生大多想不到甚至不会从人在相关“纽带”问题上联系自己的体验去思考怎样做好“纽带”。所以,语文教育在高考作文题面前仰不起头来。这就牵涉到语文“课堂革命”的问题。“课堂革命”是教育部门十分看重的事,我举双手拥护。“课堂革命”根本问题无非有两个要点:其一,教什么;其二,怎样教。这是老话题,只不过人们在“怎样教”上花样百出,而在“教什么”上没有实质的进步。

下面还是以“一斑”谈这个大问题。

在本次曹妃甸一中高考作文逻辑思维研讨会上特意设计的《说“纽带”—课文中古之國史“纽带”优劣论》就是关于语文“课堂革命”之“教什么”与此作文题应对的思维焦点,是思考语文“课堂革命”的一个由头,因为语文“课堂”之“教什么”不“革命”,学生永远写不出这样的《说“纽带”》。

《说“纽带”》超越常规写人之为“纽带”,自然要关涉人之为人与人之为“纽带”的本质关系。而考生很难从自身的实际经历谈这个问题,他们自然要根据听所读的积累来谈“纽带”了。比如,从人缩窄为写古人,从古人缩窄为写古之国使,再缩窄为“课文中古之国使”。这时,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晏子、唐雎、烛之武、蔺相如、苏武即是。评其优,人们会很容易。因为语文课都是大讲他们的优。这样写,也许会得到不错的分数,大家都会写,但无新奇的意味。然而,若以“优劣”而论之,则需费些气力从中找出“劣”者。这就牵涉到语文“课堂革命”中“教什么”的改革,即晏子、唐雎、烛之武、蔺相如、苏武之中有没有劣者,谁是劣者,劣在哪里。如果明明有劣者,而统统以优者而论,则足以说明语文教育存在着不是是、不非非、是非不分、以非为是的现象,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奉行“以文本体式为依据,即所谓按小说的方式讲小说,按诗歌的方式讲诗歌”。文本解读一直陷落在文体术语的泥淖之中,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之题目就是“说说课文中……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还比如,“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具体的句子是“倚柱,怒发上冲冠”“睨柱”“相视而嘻”等。这当然是一种品读的方式,但这几乎是傻而又傻的问题,有什么值得“研讨”和“练习”的呢?语文这样单一的课堂教学哪里是教育,分明是“囚绿”呀!这样的语文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又怎能辨别这“古之国使之劣者”呢?

倘若搞一搞“课堂革命”,换一种解读方式呢?比如,以逻辑思维读文本。

首先思考,一位干练的国使应怎样处理秦赵“以城易璧”外交事端。如果赵使徒手入秦,劝秦王“罢以十五城易璧之议”,以免引发秦民“重物轻民”之怨;或者请秦王以十万石谷米易璧,谷至赵,赵奉璧,赵使为人质作保;此二者悉尊秦王之意,赵国低调候之,那么,这结果会怎样?不是比蔺相如“奉璧入秦”,然后近于用鸡鸣狗盗之伎,使从人怀璧间道回赵,在秦廷戏耍秦王触其逆鳞的做法好多了吗?

再思考,如果秦王被戏耍而恼羞成怒,烹了蔺相如,同时致书赵王责赵使无礼,要赵王奉璧以谢,且发兵临赵境,危赵之安全,那么,赵王该是多被动?蔺相如他不怕死,但因他无礼于秦王被烹杀那可是赵国的耻辱,而秦王“毕礼而归之”更显秦王之大度。由此可见,蔺相如无格无节无见识。他不是国使之优者。

我就这样搞了“课堂革命”。对这种解读,上海某位名家“审辨”说蔺相如敢如此是因为“看准了秦赵无战事”,这体现了蔺相如“卓越的战略眼光”。人们为了维护传统的蔺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固守传统的语文“课堂”,竟然到了睁眼说瞎话的地步,因为《史记》书中在秦王放蔺一马“毕礼而归之”后,下一句便写道——“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难道这不是战事而是游戏?由此可见,“课堂革命”如果真的动了“传统”,那是多么的艰难。

但是,不这样搞逻辑解读,又怎能知道蔺相如错在哪里,知道该怎样正确处理秦赵易璧外交事端呢?这就是文本解读中的“做人做事”之教育。懂得了这一切,那么,遇到《说“纽带”》就可以从人之根本“材质”角度大说特说与“纽带”之关联了。

说到这里,我再简单举一例子。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受命主持受降仪式。麦克阿瑟处理这件事,也有“国使”之性质,他决定在美国旗舰“密西西里号”兵舰甲板上举行此仪式。我在解读反映此事件的通讯文稿——《落日》课文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这样的问题上:麦克阿瑟为什么在美国旗舰上搞受降?为什么在美国旗舰“密西西里号”上搞受降?为什么在美国旗舰“密西西里号”的甲板上搞受降?这里美国人的心理是什么?这种决策是不是智慧的?这就是做人做事的教育!很显然,麦克阿瑟要让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深入地融贯在美国的元素中,他要在事件中突出美国的形象,这就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智慧。但是,有人反对我的解读,他撰文批驳我并要求“按照通讯的方式读通讯”,无非是细节、人物描写等,按文体术语去对照寻觅。

学生就是这样在语文教育中被教傻了!他们不懂做人的道理,不懂做事的方法,只会用文体术语去套解文本,名之曰“审美”及学“写作”。在有更深入的人生教育资源开掘情况下,僵化地固守单一“文本体式”解读模式的“课堂”必须要“革”它的“命”!不能再拖延了!因此,先要“革”教者之旧观念和能力弱的“命”。

三、运用逻辑思维说“纽带”——我的“下水文”展示

说一千,道一万,是马是骡子遛遛看!有了上述对文本的逻辑认识,我便可以结合小学、初中、高中所读古之国使的故事,用三步演进推论的方法去大“说”特“说”人之为人与人之为“纽带”的本质关系了。为此,特示学步车例文如下:

说“纽带”

——课文中古之国使“纽带”优劣论

大凡为国使者,能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且得出使对象国首肯,则可谓优矣。

上小学曾读过《晏子使楚》的故事:第一则是楚王借晏子矮小嘲笑齐国无人,而晏子巧妙回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晏婴最不贤,故使楚耳。”第二则是人们都熟知的典敌——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晏子以此有力地回击了楚王,不是齐人“固盗”,少数齐人在楚为盗是楚之地“使之然”。晏子的巧对,使王不由得赞叹说:“吾欲伤子,而反自中也。”晏子维护了齐国及他自己的尊严,果然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国之大使。

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讲述唐雎出使秦国,当秦王发“天子之怒”威胁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时,唐雎以“士之怒”相对且挺剑而拼秦王,并宣言“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最后秦王谢之且叹曰:“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们可以看到晏子和唐雎,各自以智慧和勇气让出使对象国之国王心服口服,由倨而转敬。他二人可谓优者。而与此相反,《廉颇蔺相如列传》之蔺相如却很失败,不但没有像前两者被出使对象国君王所叹服,还险些丢了性命。他在秦廷戏秦王,秦之群臣“欲引相如去”,幸赖秦王理性处事“毕礼而归之”。

那么,蔺相如作为赵国大使赴秦交涉“十五城易璧”事,怎么就没有得到秦王点赞呢?

蔺相如本就不应“奉璧入秦”。当年烛之武說秦伯早有言在先,“越国”不能“鄙远”。但蔺相如却真的以璧易城来了,可见其没有卓识,因为秦果如其言予赵城,而赵不能保也。

作为“易璧”交涉的国使,他的任务是和秦、保赵、护璧。既然不该“奉璧入秦”,那又该怎么和秦、保赵、护璧呢?蔺相如当徒手入秦,凭机智的脑袋和三寸不烂之舌,第一说秦王罢以城易璧之事,其理由是赵国不愿因以城易璧事陷秦王于重物轻民之不义。第二,或为两全其美而改为以谷易璧,求秦十万石谷米足矣。秦谷至赵,赵即奉璧。做何选择,悉尊秦王,不触逆鳞,看似被动实主动。但蔺既无此对策,亦无“完璧归赵”之预案,“奉璧入秦是盲动之举。

至于借秦王斋五日之机,派从人怀璧间道归赵,则近于鸡鸣狗盗事。特别是在秦廷大堂上戏秦王,授秦伐赵之柄。倘秦王被触逆鳞,恼羞成怒,致书赵王责赵使无礼,要赵王奉璧以谢,否则兵临赵国,蔺相如虽“完璧归赵”,但引火烧身,隐危其后,值吗?

综上而论,蔺相如无大智,所有者不过是汲汲于自己的功名而睹赵国安危之小伎,请缨奉璧入秦是投机冒险行为。他与晏子、唐雎以国为重相比,远之逊之,岂能被出使国秦王称贤。

《诗》有云:“维君子使,媚于天子。”晏子、唐雎者此之谓也,他们是国使中的君子,蔺相如是不在其列的。由此可见,为国使者只有心系社稷、胸有大智,才能担得起“纽带”之大任。

此文以三步演进推论法为纲构思全文,内含假言思维——“如果……就……”和“只有……才……”。再引《诗》为据,唯望读者细读之,更望大家于“课堂”上如此闹点儿“革命”,且莫顽固地充当蔺相如的保皇党,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之道理,去将自己做人做事的心得从容地写出来。

会后合影

猜你喜欢

唐雎纽带晏子
晏子不辱使命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巧用字母当“纽带”
晏子使楚
唐雎不辱使命否?
唐雎不辱使命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