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兵卫与葫芦

2022-09-06志贺直哉

读者 2022年18期
关键词:店老板教员葫芦

☉〔日〕志贺直哉

◎吴 菲译

这是一个名叫清兵卫的孩子与葫芦的故事。事情发生后,清兵卫与葫芦的缘分就断了,不久,清兵卫就找到了葫芦的替代物,那就是画画。如今,他犹如曾经沉迷于葫芦那样沉迷于画画……

清兵卫时常买回葫芦的事,他父母都知道。价格从三四元到十五元左右的带皮的葫芦,清兵卫有十来个。从切口到掏种子,他都一个人漂亮地完成了,然后,他又做了塞子。他用茶渣给葫芦除臭,再把父亲喝剩的酒装在里面,随后继续不停地打磨。

清兵卫沉迷于此。某日,他一边思考葫芦的事,一边走在海滨大道上。忽然,有样东西映入眼帘,他吃了一惊。原来是个老爷爷的秃头,从路边背靠着海滨的一间小店中冒了出来。清兵卫误以为那是一个葫芦。“这葫芦真漂亮。”他叹道,一时没能觉察真相。待反应过来,就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那个老爷爷摇晃着色泽莹润的秃头拐进了对面的小巷。清兵卫突然感到好笑,一个人呵呵地笑出声来。他忍不住边笑边跑了好几十米,还是笑得停不下来。

痴迷葫芦到这般地步,他只要走在街上,不论古董店、蔬菜店、杂货店、点心铺子还是专门卖葫芦的店,只要店头挂着葫芦,他就必定站在店前打量一番。

清兵卫才十二岁,还在上小学。每天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玩儿,总是一个人去街上看葫芦。晚上他就在起居室的角落里盘着腿摆弄葫芦。摆弄完,他就把酒倒进去,用手巾将其卷起后放进铁皮盒,再连盒子一同塞到暖桌底下,然后才去睡觉。翌日清晨一起床,他立刻打开铁盒查看。葫芦表皮密密地渗出一层“汗”。他不厌其烦地望着葫芦,小心翼翼地拴上细绳将其挂在向阳的屋檐下,然后才去上学。

清兵卫居住的城镇是一座商业港口,虽称为市,面积却不大,步行约二十分钟就能从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因此就算售卖葫芦的商家再多,对差不多每天看着它们走过的清兵卫来说,估计已看遍了所有的葫芦。

他对古旧的葫芦不太感兴趣,吸引他的是还没切口、带皮的那种,而且他拥有的大多是所谓形状规则的、模样平庸的货色。

“小孩子嘛,看来葫芦就得是这样的才会喜欢吧。”客人来探访清兵卫那做木匠的爸爸时,一边从旁看着他全神贯注地打磨葫芦,一边这样说。

清兵卫的父亲说:“小孩子家玩什么葫芦……”说着颇不快地回头看了他一眼。

“阿清,尽拿这种没劲儿的可不成哪,得买样子奇特点儿的才行!”客人说。

“这样的才好呢。”清兵卫回答,丝毫不为所动。

清兵卫的父亲与客人的话题也转向了葫芦。

“今年春天的品鉴会上,特别展出的那个马琴的葫芦简直漂亮极了。”清兵卫的父亲说。

“真是个大葫芦啊。”“不仅大,而且很长。”

听着这些话,清兵卫心中很是不屑。所谓马琴的葫芦,当时确实大受好评,但他只瞟了一眼——也不知那马琴是何方神圣——当即觉得那东西毫无价值,就走开了。

“那葫芦我觉着没意思,不就是个头大嘛。”他嘟哝了一句。

他父亲听了,气得瞪圆了眼睛:“什么?啥都不懂还瞎说,给我闭嘴!”

清兵卫只好闭嘴。

某日,清兵卫走在小巷里,在平时不太注意的地方,他发现有个老婆婆在自家的木格窗前摆了个卖柿子干和橘子的摊,她身后的木格窗上挂着二十多个葫芦。他立刻走过去,说了声“请给我看看”,然后一个个地打量。其中有个长约五寸的葫芦,一眼看去模样极其普通,却让他感觉喜欢得几乎想搂住不放。

他的心怦怦跳个不停,试探着问道:“这个多少钱?”

“看你还是小娃娃,十元钱便宜卖给你吧。”老婆婆回答。

清兵卫喘着气叮嘱道:“那说好了,别卖给别人啊。我马上去拿钱。”说着就跑回去了。

没多久,他就涨红着脸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接过葫芦又跑回去了。

自那以后,他就离不开那个葫芦了,去学校也要带上。到后来连上课时也要在桌子下面打磨那个葫芦。这事被主管的教员发现了——偏偏是在修身课上,教员越发生气了。

对于此地的人们喜好葫芦这件事,这位来自外地的教员本来就很反感。对清兵卫的葫芦,他更是气得声音都发抖了,甚至说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并当场把那个精心打磨的葫芦没收了。清兵卫一声都没哭。

清兵卫铁青着脸回到家,只管坐在暖桌旁发呆。

这时,教员夹着书包来找清兵卫的父亲。但父亲外出工作不在家。

“这种事应当全家人一起管教……”教员这样说着,责备了清兵卫的母亲。母亲只能唯唯诺诺地听着。

那个教员的执拗让清兵卫突然感到害怕,他颤抖着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就在教员身后的柱子上,挂着许多打磨好的葫芦,眼看着就要被发觉,清兵卫担忧不已。

狠狠训了一番话之后,教员终于回去了,且没有注意到那些葫芦。清兵卫松了一口气。母亲哭了起来,然后开始不停地埋怨和责骂。

很快,清兵卫的父亲从作坊回来了。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之后,父亲猛地揪住站在旁边的清兵卫,狠狠地揍了他一顿。清兵卫这时又被说成“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的家伙”。父亲还说:“你这样的家伙给我滚出去!”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立刻拿了铁锤来,把葫芦一个个地敲碎了。清兵卫只是哭丧着脸沉默着。

那天晚些时候,教员把从清兵卫手里没收的葫芦扔给了学校的老校工。校工把葫芦带回家,挂在自己那小房间里灰扑扑的柱子上。

大约过了两个月,校工刚好缺几个小钱。他忽然想到那个葫芦——不管多少总能卖几个钱,就拿去附近的古玩店,让人估价。

店老板把葫芦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突然做出一副冷漠的表情,把葫芦还给了校工,说道:“五元的话,倒也可以买下。”

校工吃了一惊。不过他是个聪明人,他若无其事地答道:“才五元,我怎么舍得放手呢。”店老板马上提高到十块。校工仍然不答应。

最后,店老板用了五十元才终于得手。校工相当于从教员那里白拿了四个月工资,他在心中为这意外之财窃喜不已。不过直到最后,关于这件事,他不论是对教员还是对清兵卫都只字未提,所以没人知道那个葫芦的去向。

然而聪明的校工也没想到,古玩店老板以六百元的价格把那个葫芦卖给了乡下的有钱人家。

清兵卫现在沉迷于画画。只要能画画,不论是对教员,还是对用铁锤敲坏了他心爱的十多个葫芦的父亲,他都已没有怨恨。

而对他画画的事,父亲又快要来责骂他了。

猜你喜欢

店老板教员葫芦
晚上好, 教员先生
吃货有福利
葫芦瓜
校长问题
宝葫芦
慷慨背后
晚安,教员先生
画葫芦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囧事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