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4-20李雅
李 雅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45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间,若未接受及时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临床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母婴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指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早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8例。均为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常规护理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47±4.35)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5±0.3)次。早期护理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5.74±4.64)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7±0.4)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行传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接受用药治疗,其次,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对症指导和护理。
早期护理组行早期护理指导。①监测血糖。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学会使用血糖测量仪测量血糖,每间隔7天测量1次,监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必要时需要每天三餐后测量1次血糖。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而言,则需要于每天三餐后监测餐后2 h血糖,并详细记录;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方案,怀孕中、晚期则需要适当增加热量,进而确保患者在妊娠期间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情况;③运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进而降低胰岛素水平,反之增加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临床资料和信息,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观察指标:肺炎、窒息、透明膜病变、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巨大儿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妊娠结局
早期护理组早产、羊水过多及剖宫产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2.2 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早期护理组发生新生儿肺炎、透明膜病变、巨大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2例(4.17%),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1例(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7,P=0.007,P<0.05)。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情况,其中,包含部分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但是在孕期首次被临床检验和确诊的患者[2]。临床研究显示,我国大约1~5%可能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并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此时,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护理指导,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能够改善妊娠结局[3]。
经过大量的讨论所得,早期护理组早产、羊水过多以及剖宫产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早期护理组新生儿肺炎、透明膜病变、巨大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早期护理指导,如:加强运动护理、饮食指导以及血糖检测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结 语
概而言之,通过行早期护理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改善妊娠结局,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1] 周 灵,李 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7):910-911.[2] 孙珊珊,罗辉兰.PBL式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7):73-76.
[3] 白云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