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外敷法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比较
2018-04-20张占香朱丽萍马昱君薛晓梅
赵 霞,张占香,朱丽萍,马昱君,薛晓梅
(山西大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优势越来越被患者所熟知,在临床应用及常见手术中,其应用得到了很大的肯定。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易于固定、刺激性小、套管柔软,因此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随着留置针留置在体内的时间增长,长期输注刺激性强、浓度较高的药液,非常容易造成局部静脉感染,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更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为了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研究了应用三种外敷法预防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不同护理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10月山西大医院消化科的住院病人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88岁,将其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4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威海洁瑞生产的18G型留置针和透明敷贴。穿刺点的选取按照每个人的个体不同,主要分布在贵要静脉、前臂的头静脉以及手背静脉等。然后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外敷方法。A组:在留置针第2天,即在穿刺部位上方约2 cm(避开透明敷贴)处用薄型泡沫敷料外敷。B组:该组患者采用马铃薯片进行外敷,将新鲜马铃薯切片,于穿刺部位上方约2 cm(避开敷透明贴)处进行外敷。C组:该组患者在穿刺部位上方约2 cm(避开透明敷贴)处用25%硫酸镁湿纱布块进行外敷。
1.3 观察指标
(1)静脉炎发生率: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2]。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2)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留置时间比较
A组静脉留置时间>5天的有25例,占比60%,B、C组静脉留置时间>5天的则分别为7例(15%)和3例(10%),A组明显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静脉留置针时间比较[n(%)]
2.2 静脉炎发生率
A组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B、C组的82.5%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25%硫酸镁湿热敷,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热敷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粘膜水肿,达到预防静脉炎的目的。但是该方法也有一些缺点,只适用于血管通透性高而引起的外渗[3];而且因为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更换,使用不是很方便,又易弄湿衣服和床单,使患者感觉不舒服。硫酸镁见效慢,在夏季局部湿敷吸收较冬天好,而冬天药物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之后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其药液吸收。
马铃薯亦称土豆,属于茄科植物,性和味甘,其主要成分为淀粉,水分,纤维,糖分,维生素(A、B1、C)及茄碱[4]。马铃薯放置在液体外渗所致的肿胀部位,可将组织内水分吸入马铃薯内,使局部组织肿胀消失。虽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但是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容易滑落,而且容易弄脏衣服、被褥,还需要经常更换,另外,使用之后还容易在患者皮肤上留下紫色痕迹,所以使用也不是特别方便[5]。
薄型泡沫敷料(商品名:愛立敷)是一种自粘聚氨酯泡沫敷料,由聚氨酯泡沫基体层聚氨酯背衬和硅隔离纸组成。经伽马射线灭菌,一次性使用,其中高吸收性能的材料包埋在由一层防水薄膜覆盖的自粘性聚氨酯基质中。它可提供湿润的环境,起到湿敷作用,利于粘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再生。对皮肤无刺激,无痛苦,无污染,无任何不良反应,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不担心滑脱及衣服、被褥弄脏。使用时间长,可持续使用最多7天,避免更换的麻烦,且该敷料使用和去除都很方便。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
综上所述,25%的硫酸镁湿纱布块、新鲜马铃薯片、薄型泡沫敷料外敷注射部位3种方法都可有效预防静脉炎,但薄型泡沫敷料持续外敷静脉输液部位,相比其它两种方法而言,能够更好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而且使用更加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还能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另外该方法还能减少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且对皮肤无刺激,无痛苦,无污染,无任何不良反应,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使用时间长,避免更换的麻烦,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时间。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疗效好,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晓燕,宁 宁.年龄、血管条件与骨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0):3157-315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0.
[3] 付春华,赵 雁,于 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818.
[4] 宋立红.薯片治疗液体外渗一法.现代护理报,2000,12.
[5] 詹琳清.新鲜马铃薯外敷预防静脉炎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