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19张毅
张毅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中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有助于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且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要提高对激励性语言的重视,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励性语言的重要作用
1.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从而推进学生不断地努力奋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注入学习动力。学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教师注意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就,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鼓励与肯定学生所作出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促使学生对自身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激励性语言,时常为学生加油打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至探究活动中,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激励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等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时常感觉力不从心。比如,在对于学生进行评价时,许多教师不能够由衷表达出对学生的赞赏,难以发挥出评价的作用。大多数教师在实施评价中忽视对学生表现的考虑,过度地使用“你真棒”“你做得太好了”等激励性语言,由于这些语言并非出自教师的内心,导致评价往往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只有感到非常的厌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的应用十分笼统的表扬语言,包括“不错”“非常好”“很好”等,這些语言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的笼统,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学生的优点或者是良好表现,经常性的使用这种笼统性的语言,使得评价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甚至会使得学生迷失前进的方向。
风趣幽默以及生动活泼的激励性语言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身心愉悦,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深受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激励性语言如果是枯燥无味或者千篇一律的,时间一长学生只会感觉到厌烦。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激励教学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的评价采用笼统性语言,不仅评价内容以及方式过于单一,而且评价缺乏新意,最终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正确使用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措施
1.表扬要因人而异。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先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为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激励方式以及表扬方式,防止学生对激励性语言产生厌倦的心理。采用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易于学生接受,而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保障评价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从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谈话、测试以及家访等方式,从而实现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全方位的了解;其次构建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发言状况、薄弱环节以及认知基础等方面,教师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从而保障评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2.教师要练好基本功。生动活泼、形象丰富的教育语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夯实自身的基本功,除了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广泛地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做好平时的积累与总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要重视加强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参加教师之间的交谈会,积极借鉴与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3.形成科学的学生评价观。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正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科学的学生评价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公平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看待每个学生,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成绩差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保障评价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课堂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其次,全面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最后,纵横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激励性语言的作用日益突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激励性语言的应用,充分发挥出激励性语言的作用,激励学生不断地努力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